忆秦娥的悲苦人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30
        忆秦娥的悲苦人生

                      ——读《主角》下部有感

        终于读完了陕西作家、矛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彦的《主角》,已是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安静地爬在阳台上,我一个人坐在办公室,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脑海里全是书中人物的形象,忆秦娥,石怀玉,刘红兵,封潇潇,秦八娃,米兰,胡彩香……

        小说以忆秦娥最后的唱词《忆秦娥.主角》结束了,四十载风风雨雨,四十载悲欢荣辱,忆秦娥的一生是成功的,因为她的秦腔艺术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她将这种大西北的特色剧种推向了世界,她演绎出了一个戏剧演员成为主角的辛酸史,她秉持了坚韧正义善良悲悯的戏剧精神。

        忆秦娥的人生就像一场戏剧一样,让人由衷敬佩,又让人心生怜悯,原来每个人成功的背后,都有一段咬牙切齿血泪情仇的日子。忆秦娥从一个放羊娃,一个烧火夫最终靠自我的奋斗一步步走向戏剧艺术的“塔尖”,终成“秦腔皇后”,励志的背后更是通过主人公戏剧外的生活折射出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化。

        的确,戏剧是时代的镜子,从曹禺先生的《雷雨》到老舍先生的《茶馆》,从古至今戏剧一直承担着这样一种文化责任。

      而小说正是通过戏剧中的主角忆秦娥的九死一生时皈依佛门时主持告诉她:唱戏是度人度己的大功德,而让忆秦娥重返舞台,继续唱起这种度己化人的担当。作者通过这样一部作品讴歌了中华文化躯体中曾经作为主动脉血管之一的戏剧所发挥的文化、公理、人伦、价值传承及输送的力量。

      正如作者本人所说的,在那个没有多少文化教育机会的农村,戏剧让人们懂得了“礼义廉耻”,唱戏是愉人,是布道,是修行。所以,忆秦娥在生命的苦难面前,在丈夫出轨儿子患病无法治愈的人生大悲苦面前,在大起大落的开合浮沉中,始终如一地秉持着戏之魂魄,并呈现出一种“戏如人生”的生命瑰丽与精进。

        忆秦娥是“戏剧皇后”,亦是戏剧的苦行僧。任何一个没有真正了解过戏剧艺术,具体地说是没有真正了解过秦腔艺术的人读了这部作品定然会不由自主地生发一种走近秦腔探索秦腔的冲动。

      尽管在这个艺术形式多元化的时代,秦腔被迫边缘化,喜欢秦腔的大多是耄耋之年的老人或者八十年代以前出生的人,尽管在许多物资交流大会的现场再也没有当年人山人海的看戏场面。

      然而,这些并不能抹杀秦腔作为大西北的特色剧种曾经的辉煌和历史贡献。作者正是想通过忆秦娥这样一个人物形象让人们在成百上千年的秦腔历史中,看到一种血脉延续的可能。秦腔,看似粗粝倔强,甚至有些许的暴戾,可这种来自民间的气血贲张的汩汩的流动声,确实是任何庙堂文化都不能替代的最深沉的生命呐喊。

      有时吼一句秦腔会让你热泪纵流,有时你甚至会觉得秦腔竟然偏执地将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进取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而《主角》中忆秦娥始终在以她的血肉之躯,体验并承继着这门艺术可能接近本真的衣钵。

      所以,忆秦娥,她是苦难的,也是幸运的,是柔弱的,也是雄强的。忆秦娥多少次曾经因为生活的磨难想过要放弃舞台,小时候在剧团里被欺凌,被人瞧不起,唯一的靠山舅舅胡三元被捕入狱,被厨师凌辱,心爱的人因为她的离去成了“酒疯子”,第一任丈夫出轨,儿子从小痴呆不会说话最后不慎摔死,乡下演出舞台崩塌压死师父,第二任丈夫石怀玉因为她的撕画事件自杀,以及每次当她载誉归来或者戏剧演出达到巅峰之时,各种心怀羡慕嫉妒恨的造谣陷害污蔑就会随之而来,这一切的人生中的悲苦多少次都快要将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打垮,可是忆秦娥毕竟是忆秦娥,她坚强地经受住了命运的任何打击和狂澜。 她成为“秦腔皇后”的背后不仅是因为她的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造诣,更因为她是善良、坚强、宽恕、坚韧等等许多人性之美的化身,要不然怎么会在民间、中国甚至全世界产生那么强烈的反响,尽管这个人物是虚构的,但是她所承载的精神形象却给了我们许多思考和前行的力量,正如作者所言:不正是因为人家需要悲悯、同情与爱,忆秦娥才把戏唱的欲罢不能吗?

        鲁迅先生说,悲剧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从忆秦娥的苦难人生来看,她是悲苦的,而从她的戏剧生涯来讲她又那么辉煌,是啊,苦难与成功永远是一对孪生姊妹,鲜花和眼泪永远都是生命的珍品。

      忆秦娥是戏剧舞台的主角,也是戏外人生的主角,她用她跌宕起伏的一生告诉我们:一个从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周遭给的破坏越大,用心越苦,挤压越强,甚至有恨其不亡者,才有可能成长得更有生命的密度和质量。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经受住生活的风雨磨砺,做自己生活的主角。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