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体会到了老师带给孩子的压迫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昨晚我体会到了老师对于孩子的压迫感。

最近班主任(语文老师)出台了新规,每天会在班级群里面随机点名三个学生,家长要负责把被点名学生的语文作业拍照,在晚7点左右发进群里面作为公示。目的是为了加强家长和主动性和督促散漫不认真的学生。我承认老师为了帮助孩子学习也是绞尽脑汁了,所以我个人也是很愿意配合的。只是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让我明白了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前天老师点名的不是我们家的孩子,孩子还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昨

天下午不用上课,我们都是各自处理各自的事情,谁也没有想起来去看班级群的信息。儿子写完作业看了三国演义,玩了会乐高;妻忙着和面做包子馒头;我外出回来后帮妻子做了一点或就开始编写自己的稿子。

当时针即将走到七点的时候,我随意地看了一下手机。嗯,有人发作业照片了,再看看都有谁……唔!居然有自家孩子的名字!

我赶快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孩子也很麻利的翻出了作业让我拍照。我再拍照的过程中发现了两个错字,于是就提醒孩子,“我觉得有两个字可能需要订正一下再发送会比较好。”

儿子马上放下手里的乐高跑了过来“那个那个?”

我指着他写“米宁meng黄”和“默绿”给他看,并且告诉他正确的写法。然后问他“你是直接订正,还是擦掉重写呢?”

儿子这时候就有点着急了,浑身乱晃。稍一犹豫之后儿子决定擦掉重写。这时候儿子的焦急就开始展现出来了,他一边叫喊“橡皮呢?谁看见橡皮了。”一边在屋子里团团转。

我看到这样有点无奈,昨天刚怼过这娃,今天我心情好,就提醒一下他吧。“你的橡皮应该自你的笔袋里面吧。”

结果这小家伙并不领情,依然在大声地喊“我不想去拿我的笔袋出来!”(估计是因为他已经收拾好了书包,不想再翻东西出来了) 然后在几块台、桌面上快速的翻找橡皮,最终没有找到,只好再次拿出了笔袋用橡皮擦掉了错别字,然后就冲我喊“‘墨’字怎么写的?是黑下面加一个什么字?”我看到他一脸的焦急,五官都快揪成了包子褶了,两条腿也在不停地交替地踩踏着地面,浑身颤动着。

我就平静地对他说“我觉得你需要先冷静一下,这样你很容易写错字的。”

小家伙急不可耐地喊着“不行,时间来不及了!七点了!!!”

我说“老师要求七点钟左右发进群里就可以了,时间还来得及!”

儿子的焦虑并没有因为我的解释而降低,还是催促着我“怪告诉我,‘墨’字怎么写。”

我无奈只好先告诉他,然后安慰了一句“我看到你很着急、很紧张,搞得我也变得紧张起来了,千万不要出错了~~~”然后也表现出紧张的样子赶快去给孩子的作业拍照。

拍完照发送到了群里面,正准备去忙别的,儿子又问我“爸爸,你发送了么?”

“发送了。”

“现在几点钟了?”

“七点零二分”

这是儿子似乎才松弛了下来,虚了一口气。然后儿子似乎突然又想起来了什么“我们要设置一个规则,你们要经常检查班级群里面的信息,我可不想下一次再这样了,这个感觉真是太令人难受了!”

听到小家伙在那里发号施令,我心里有小小的不爽。妻似乎也感到了一点不爽。

于是我们俩都选择么保持沉默,但是儿子并不想就这样结束,他大声的说“手机都在你们的手里,你们要负责监督手机里的信息,然后要保证让我不会错过了。”

对于儿子的要求,妻子先作出了回应“我会尽量的去留意手机里的信息,可是我也是很忙的,哪有时间一直盯着手机看啊。这样的要求我可做不到。”

儿子继续主张着自己的要求“不行,你们一定要想办法帮我,我不想被老师批评!那种感觉可不好受。”

妻子说“我也不喜欢被老师批评,那种感觉是挺让人难过的。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儿子还在情绪里,喊道“你们想办法,我不管。”

我这时候插嘴了“老师说时间是随机的,人选也是随机的,这确实比较让人头疼。不过老师说过要在7点钟之前发送到群里面,我们只要能提早发现就可以做好准备了。”

听到我这样说,儿子马上大喊“那就5点钟的时候看一遍,每十分钟都要看一遍。”

我就马上插嘴“我看老师要求的是七点钟左右发送进群里面,我们只需要提前半个小时准备就可以了。”

最终我们商定了:在每天的五、六点钟查看班级群的信息,大家要互相提醒。

把这个内容写在便利贴上,要贴在墙上方便查阅,这时候妻和儿子的意见又出现了冲突。

妻想贴在便利贴的集中地,餐桌的上方。儿子不满意,大声地喊“不要!我不要贴在哪里!”妻无奈地又说了两个位置,儿子都不满意,我看不下去了,我知道他们卡在了一个点上,我应该能帮到他们。

于是我说“当我们表达自己不想要什么的时候,别人可能会更加的不知所措,如果我们能告诉别人我们想要什么的话,那就很容易解决了。”

感觉到他俩的目光都被我吸引了之后我就继续说“儿子是想这个便签能更加的显著,方便寻找和查看。所以我建议把它贴在一个更加空旷的地方,比如儿子座位后面的这堵墙上。”

儿子看了看自己的背后,满意的点点头“就这里吧!”

于是这样就决定了下来。事后我和妻讨论了孩子焦虑的状态,我俩都推测孩子现在对于权威的认同和趋从是一个高峰状态,未来会不会更高不知道,总之我们需要做一些事情让孩子能保持自我,并看到目标以外的人。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