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刚阴柔风格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阳刚与阴柔,是中国传统文化两大基本审美类型。阳刚的审美特征是雄伟劲直,沉着痛快;阴柔的审美特征是温深徐婉,优游不迫。如雄浑、壮丽、劲健、豪放、峭拔、奇险、悲壮等艺术美形态,属于阳刚范畴;绮丽、冲淡、飘逸、婉约、含蓄、典雅、凄婉等艺术美形态,属于阴柔范畴。

阳刚与阴柔最早是我国哲学里的范畴。哲学概念的“阳刚"与“阴柔”渐渐渗透到中国古代文论之中,最早以阴阳二气划分文学风格的是曹丕,他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所谓清气,即清刚之气,与阳刚相应;所谓浊气,即灼柔之气,与阴柔相应。

曹丕在这里实开后世以阳刚之美、阴柔之美论文学之先河,但是他并没有涉及到价值判断的问题,对于刚柔无褒奖贬抑之说。刘勰在他的《文心雕龙-定势》篇里就曾运用“刚”、“柔”概念议论文章的体裁与风格,二者应该兼有,不能偏废。

姚鼐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最大贡献就是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的提出。姚鼐最先在他的文论名篇《复鲁絜非书》中把文章风格美明确划分为两种类型:“阳与刚之美”和“阴与柔之美”。由“阳刚之美”我们可以联想到的词语是刚健、活力、崇敬、征服、雄伟、壮丽、中正、诚信等等;由“阴柔之美”我们可以联想到的词语是含蓄、宽厚、柔顺、静态、委婉、内敛等等。

对此,姚鼐有他自己直观而精辟的论述:

“鼐闻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文者,天地之精英,而阴阳刚柔之发也。惟圣人之言,统二气之会而弗偏,然而《易》、《诗》、《书》、《论语》所载,亦间有可以刚柔分矣。值其时其人告语之,体各有宜也。自诸子而降,其为文无有弗偏者。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其光也,如杲日,如火,如金镠铁;其于人也,如凭高视远,如君而朝万众,如鼓万勇士而战之。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其于人也,漻乎其如叹,邈乎其如有思,暖乎其如喜,愀乎其如悲。观其文,讽其音,则为文者之性情形状,举以殊焉。”

此相关的另一段著名文论就是姚鼐《<海愚诗钞>序》中的文字:

“吾尝以谓文章之原,本乎天地。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已。苟有得乎阴阳刚柔之精,皆可以为文章之美。阴阳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有其一端而绝亡其一,刚者至于偾强而拂戾,柔者至于颓废而阉幽,则必无与于文者矣。然古君子称为文章之至,虽兼具二者之用,亦不能无所偏优于其间。其故何哉?天地之道,协合以为体,而时发奇出以为用者,理固然也。其在天地之用也,尚阳而下阴,伸刚而绌柔,故人得之亦然。文之雄伟而劲直者,必贵于温深而徐婉。温深徐婉之才,不易得也。然其尤难得者,必在乎天下之雄才也。夫古今为诗人者多矣,为诗而善者亦多矣,而卓然足称为雄才者,千余年中数人焉耳。甚矣,其得之难也。

结合两篇文字,姚鼐的理论主要涉及三个层面:第一、对“阳刚”与“阴柔”两种审美范畴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归纳和总结,第二、把“阳刚”与“阴柔”两种审美风格特征和人结合起来,体现中国传统以风格即人的观念。第三、强调“阳刚”与“阴柔”两种审美风格特征和天地之道结合起来,体现中国传统天人一体的思想。姚鼐在《敦拙堂诗集序》里指出:“夫文者艺也。道与艺合,天与人一,则为文之至。”

《海愚诗钞序》其中“雄伟而劲直”是指代“阳刚”,“温深而徐婉”则是指代“阴柔”,而“天地之用也,尚阳而下阴,伸刚而绌柔”,且“然其尤难得者,必在乎天下之雄才也。夫古今为诗人者多矣,为诗而善者亦多矣,而卓然足称为雄才者,千余年中数人焉耳”。从这些论断不难看出姚鼐于阳刚、阴柔二者之中,更倾向于阳刚之美。当然,“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是相对而互动的。阳中有阴,阴中有阳,这两种美也不存在高低和优劣。其实,姚鼐认为最理想的文章是刚柔并重而无所偏的,不过达到这样的水准。

当然,对“阳刚之美”也只是姚鼐在理论上的审美倾向,而在创作实践中,姚鼐又由于种种原因不自觉地偏向阴柔。

其实,姚鼐在论述阳刚阴柔风格论的时候,也不自觉得流露出他“保守”、”自相矛盾”的复杂特点。一方面,他认为刚与柔的中间产物不能算做真正的艺术美。这种说法有失偏颇了。事实上,艺术风格有多种多样,那种居于阳刚阴柔之间的非刚非柔、非阴非阳、亦刚亦柔、亦阴亦阳的文学作品也是一种艺术之美,即“冲淡”、“中和”之美。另一方面,姚鼐又是追求阳刚阴柔兼备的“至文”的。这可以体现在姚鼐衡量古文的最高标准是“平淡自然”上。这种中和之美。这也是姚鼐致力追求的理想境界。

姚鼐在他的《<古文辞类纂>序》中说:“……文者八,曰:神、理、气、味、格、律、声、色。神、理、气、味者,文之精也;格、律、声、色者,文之粗也。然苟舍其粗,则精者亦胡以寓焉。学者之于古人,必始而遇其粗,中而遇其精,终则御其精者而遗其粗者。”这里的“终则御”的“精”是指“神、理、气、味”,而“御”此“精”之后达到的“至文”境界就是“平淡自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