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故意针对我的孩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7
一位年轻的班主任带着两位家长找到我,希望我帮助他们调解一下之间的矛盾。

班主任带着家长来主动找我协调关系,这种情况是第一次。以往班主任也会来求助,一般是告知我情况如何,与家长沟通时遇到了什么困难,然后班主任就自己去解决。或者,是两者间的矛盾不好协调,家长直接找到学校,由学校出面进行协调。这样来求助的,我觉得是家校共育的一大进步。首先,班主任肯定还是意识到了一些问题与困难,有愿意协商解决的意识;家长可能对于事件中,老师的处理不赞同,但还没有失去对班主任完全的信任,仍然愿意通过班主任来联系我们,共同坐下协商。我为团队中有这样的班主任而高兴,也为现在的家长有这样的开明态度而欣慰。坐下协商,是多么难得的沟通态度呀。

我们坐下来后,孩子的妈妈主动开口说了经过。他们通过孩子的口,了解到最近老师在课堂上总是在点名批评自己的孩子,而这对于正处在评选三好生、优秀干部、班干部的当口,家长觉得影响了孩子在同学心目中形象。事实证明,孩子在最后评选时,两年多的时间来,第一次落选。于是,追根溯源,就有了这次矛盾的起源。而在家长与老师的沟通中,老师觉得也很委屈,把孩子课堂上的表现给家长说了,但孩子回家说的与老师的又有一些个出入。几次沟通没有成功,于是有了这次的座谈。

班主任在来之前,是与我沟通过的,但是没有妈妈说的这样详细。通过一些细节上的追问,我发现几个问题:

一是妈妈谈到孩子的纪律问题时,说到班上不止一个孩子会犯这样的错,但老师经常只点他孩子的名字。老师对此,进行了解释,是觉得孩子学习成绩不错,对他的要求要更高一些。这样的解释,只能说老师用心良苦。在孩子教育的过程中,无论老师还是父母,我们都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用心良苦不一定是用心得当。只有在对方认可、愿意改变的基础之上,用心良苦才能真正的被用心感受得到。对于老师而言,选择一种真正能适应学生的方法,其实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这样调皮的、又聪明的孩子。而这个孩子还特别介意自己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就更难了。最后,我们达成的共识是,对别的孩子如何,对这位孩子就如何,不再区别对待。妈妈回家给孩子做工作,尽量不打扰别人的学习,积极在课堂上回应老师。同时,在孩子行为有了进步的情况下,老师要及时给予这个孩子表扬,尽快让孩子恢复之前的自信。之所以有这个要求,是因为妈妈说,孩子不愿意进学校。也因为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所以家长才特别着急。我觉得在这个事件中,是不能去判断对错的,因为无法进行衡量。更需要解决的是孩子走进学校,走进班级的安全感、自信心的问题。

二是妈妈谈到班级的其他课纪律有些乱。就这个问题,我们迅速组织年级行政召开了班级的学科老师会议,就班级的纪律问题大家共同想办法,保证教学的正常秩序不受影响。我虽然做了这个处理,但班主任老师说,她去观察过别的学科老师课堂,并不是像家长说的那样糟糕。我相信也不至于,但既然提到了,可能也曾经有发生过,那我们老师们共同努力还是可以做一做的。

三是妈妈告诉我,他们在家里为孩子创造了很好的谈话氛围,孩子回家什么都给他们说,而且孩子不撒谎,所以他们对于孩子是很信任的。整个交流过程中,我发现爸爸很少说话,有些严肃。一问,孩子的爸爸在家里也多是如此,对孩子的要求很高,很严厉。我问妈妈,孩子平时回家,与他们交流的主要是什么?妈妈说,经常都是一些问题,而且家里还会对问题进行探讨,寻找解决的路径。

我觉得这样的氛围,还是挺好的。但不可忽视的是,孩子将目光聚焦在问题上的时候居多。班主任也反应,孩子经常会关注一些负面的东西更多,这也跟妈妈提过,但似乎没有引起重视。我想,对于以解决问题为核心的家庭沟通方式来说,家长关心更加具体的问题,是很正常的。但是,如果引导不当,可能孩子就会纠结于一些问题之中,而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这位年轻的班主任能注意到这个方面,真是不错。在与家长的沟通中,因为有了前面具体事情的解决,家长在接受关于孩子沟通方面的问题时,态度好多了。我还是先欣赏家庭创造的这种氛围,但觉得有的问题是没有必要一定要讨论的。有的问题,家庭在讨论的时候,要引导孩子看到更加阳光的一面。对于男孩子,我建议他们的站位更高一些,视域更宽广一些,不让孩子在具体的问题里打转,能从另外的角度去看待一些问题。特别是爸爸对待孩子的态度,要更加宽容一些,爸爸要更多与孩子聊天,探讨更加宏伟的一些问题去。这样的劝解,与我育儿的观念是有很大关系的。男孩子在我的心目中,是不需要为一些小事而伤神的,粗犷一些的男孩,会更大气一些。

妈妈还是比较接纳的。她也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一些问题,在我结束与她们的谈话后,妈妈还与班主任又聊了一会儿,这是妈妈主动要求的。现在的家长,已经不再像以前的家长,一味的听从,他们有很多的教育想法,并愿意与老师共同坐下来商量。这是新型的家长样态,做为老师,需要适应。

教育,越来越走向多边论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