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2
现如今手机已经不单纯是一种通讯工具,更多的时候是扮演着一种 娱乐 工具的角色,并且是愈演愈烈。

这种普遍现象,使得很多家长也是忧虑万分。

尤其是现在 娱乐 方式多到眼花缭乱,而孩子对于世界的认知,源于一部手机

所以有人说:要想毁掉你的孩子,就给他一部手机。虽然说法有些绝对,但手机带来的影响,的确不可小觑。

除了抖音,短视频,还有王者荣耀、LOL、阴阳师这些时下很火爆的手机 游戏 。手机带来的焦虑已经不言而喻。

有自制力的成年人打开APP后,一不小心就看上一两个小时,更不要说小孩子了。

就像《 娱乐 至死》中所说的:

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

总之,如果不适当的制止,任由孩子把玩手机,那对一个孩子的成长来说,确实是弊大于利的。

从两个方面来做分享:1、弄清孩子为何沉迷手机,2、如何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瘾。

一、 弄清孩子为何沉迷手机

作为父母,如果想引导孩子从手机世界中走出来,那首先就要搞清楚:孩子为什么会沉迷于手机?

其实,孩子沉迷手机只是一个表象,每个沉迷手机的孩子背后,都藏着从未被满足过的心理需求。

1、 缺少父母高质量的陪伴

有位教育专家曾说:【中国大部分孩子是有父母的孤儿,尽管有父母陪伴在身边,但却没有传递内在心理能量给孩子】

在我们身边,父母边带孩子边玩手机,是最常见的现象之一。

一些妈妈,将手机当作孩子的保姆,一旦忙起来,就把手机丢给孩子,孩子瞬间安静下来,除了手机没电,否则都不会过来打扰。

家长与孩子的互动越来越少,越来越乏味,孩子没有发现比手机更有趣的东西,沉迷手机也成为了一种必然。

2、 缺乏自控能力

一位资深软件设计师说:手机软件就是从满足人性的需求出发,来吸引大众的。

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每个成年人都很难自控,何况一个孩子。

有些家长曾抱着侥幸的心理:

不就是上个短视频看个笑话吗?不至于吧!

我不拍孩子的视频,也不让孩子自己当主播,让他刷抖音没问题吧,毕竟一个视频才15秒……

实则不然,孩子会对这种强度的愉悦感上瘾,久而久之,就需要更高强度、更持续、更深入的刺激。

相对而言,愉悦感更少、需要高付出的学习、阅读、思考 ,自然就不会再愿意去做了。

3、 用玩手机来逃避现实压力

很多沉迷手机的孩子,往往在家庭生活里碰了壁。

有一个初中生特别喜欢玩 游戏 ,他说:

我爸我妈就知道成绩,其他事情在他们眼里都是一文不值,手机里那些从未见过的 游戏 好友,都比他们关心我!

了解后才知道,这个孩子和父母的关系处得并不好,虽然家境殷实,但是爸妈对孩子比较严格,动不动就嘲讽、拿孩子比较。长期下来,亲子之间话很少,父母怎么说,孩子也听不进去。

【其实,长期沉迷于网络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几乎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压力。】

有的孩子人际关系处理得不好;

有的学习成绩差;

有的孩子在家中缺乏爱和关怀......

但在手机 游戏 中,没有父母的埋怨和指责,反而能得到及时的回应和认可每闯一关,会有奖励,失败一次,会有鼓励,一路过关斩将,孩子的成就感得到很大的满足。

【在大人那里无法被看见、被理解的需求,却能在 游戏 中得到满足。】

以上3点就是孩子沉迷手机的主要原因,我们只有知道问题背后的原因,才好针对性的来帮助孩子改变!

二、 如何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瘾

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深有感触:

三十年前,人们惊呼流行音乐会毁掉下一代;

二十年前,人们惊呼电视节目会毁掉下一代;

十年前,人们惊呼电脑及因特网会毁掉下一代;

现在,人们开始惊呼手机会毁掉下一代……

人类发展的 历史 证明: “没有任何力量能毁掉下一代,【除了上一代】。”

看起来像个笑话,其实却蕴含了哲理

大多数父母都将手机、电脑看成洪水猛兽,生怕给了孩子手机,就毁了孩子一生,手机是很容易让孩子上瘾,但并不是所有教育失当的锅都可以甩给手机。

【导致孩子出现行为问题,不是手机这个介质,而是父母本身。】

所以,父母要从自身开始改变,才能真正的帮助到我们的孩子。

争取做到以下几点:

1、 满足孩子的内心渴望: 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渴望被爱、接纳、肯定、赞赏、尊重。这是孩子本能的需求,我们作为父母满足了孩子多少呢?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我们都应该表现得很满足并赞赏。这里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需要父母去做:『理解动机』, “关上房门,孩子用手机做什么呢?”这是家长最担心的问题。试着去理解孩子玩手机的动机,比如,“他们想联系朋友”,而不是“想使用设备”,动机比设备重要。

孩子有自己的朋友圈,担心不和同学分享信息,不玩同款 游戏 ,会被排斥。

这种行为,和成年人刷微博、追热点来寻求共同话题一样。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被爱和安全感,是孩子的主要心理需求,其中70%源于父母。】

当父母无法满足时,就会向外寻求。

怎样避免这种情况呢?

第一, 父母再忙也要陪孩子,哪怕每天只是抽10分钟跟孩子聊聊最近的见闻

第二, 培养孩子的特长,这样才不至于沉迷虚拟世界。

2、 父母做好榜样,以身作则

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因此,生活中父母的很多行为,直接影响孩子跟着模仿学习。

现在有些孩子的家长本身就是手机迷和 游戏 迷,回到家一有空就刷手机,玩 游戏

如此耳濡目染,孩子怎么会不玩 游戏 呢?

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父母,想让孩子少玩手机,讲一百遍道理,不如父母的榜样力量来得有用。

【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自己要做好榜样。】

你整日沉迷手机,别的父母每天看书,就别纳闷为何你家娃是个手机迷,而别人家小孩小小年纪博览群书。

3、 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作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多留意和观察:孩子对什么事情有比较浓厚的兴趣?

比如说画画、跳舞、表扬、写作、武术等。

生活中的这些爱好的培养建立,会转移孩子对于手机的兴趣。

一旦拥有了一个兴趣爱好,在空闲的时间里,孩子会主动去做这件令他感到快乐的事情。

4、 注意力转移法

要想降低孩子对手机的依赖,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线下时间更有意思。

一旦孩子已经上瘾了,爸妈可以想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跟孩子一起家庭阅读,带孩子外出去散步聊天、带孩子运动锻炼身体、让孩子多交朋友、参加 社会 活动

旅行、陪孩子做手工,晚上给孩子讲故事,甚至和孩子一起养花种菜,让孩子浇水施肥等,都是不错的注意力转移法

【关键还是在于作为父母我们是否用心,是否全身心、高质量的陪伴孩子,这点非常重要!】

5、 和孩子一起商定规则。

选择一个家长和孩子心情都不错的时候,一家人可以一起制定一个共同遵守的规则, 家长或孩子一旦违反,要承担违约责任。这种办法与父母强加给自己的命令相比,会让孩子更有参与感,完成约定的积极性也会更高。

约定的规则要做到4点:

1. 要清晰地指出孩子需要改进的行为,如:一天玩手机不能超过一小时,玩手机必须在写完作业后。

2. 清晰的说明完成约定后可以得到什么,没有完成约定会失去什么。

在此过程中,家长少说“不”多说“可以”,如:如果你完成约定,周末我们可以去看一场电影等,让孩子朝着积极的方向努力。

3. 把约定书面化,贴在家里显眼的地方,让家长和孩子时时刻刻可以看到。

当孩子完成约定,哪怕是阶段性的,家长要及时给予鼓励。没有完成约定,该承担的违约责任一定要承担。

4. 约法三章”重点突出“约”字,在达成约定的过程中,尽量汲取孩子的意见,千万不能把约定变成父母单方面的“命令”。

孩子喜欢玩手机本身不是一件十恶不赦的事,

最重要的是看父母如何智慧地引导孩子在时间、精力上的合理分配。

如果父母只是单纯地断网、砸手机、甚至揍两顿,只会让自己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所以,比起明令禁止、没收手机

【父母们做好孩子的榜样,给孩子更多的陪伴和鼓励,给孩子一个好的人生引导,才是解决孩子沉迷于 游戏 的最有效办法。】

也请父母们,努力引导孩子,让他们从网络的世界走里出来

因为这个世界,有太多可以去体验和成长的事情!

孩子玩手机除了平常的社交,看短视频以外,危害最大的是玩 游戏 上瘾

相信这也是困扰很多家长的问题, 游戏 ,像电子鸦片一样,正在危害着我们孩子的身心:对孩子生理的危害:长期玩 游戏 ,大脑高度兴奋,会导致神经功能紊乱,视力模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免疫功能下降,造成失眠、头晕等疾病,甚至猝死。

对孩子心理的危害:孩子沉迷于虚幻世界,心理封闭,不愿与人交往,为人冷漠,人格异化,三观扭曲,甚至精神障碍。

对孩子道德的危害:玩 游戏 要不停付费,买装备,需要钱,但孩子没有经济来源,就会向父母撒谎要钱,甚至偷窃,做出超出道德规范的行为。

对孩子行为的危害:因痴迷 游戏 而旷课、辍学、离家出走。孩子容易角色混淆,把一些 游戏 中的场景带入现实世界,走上犯罪道路。

针对孩子的这些问题,我研究实践了很多年,也成功帮助一些孩子改变

总结了一些方法:

需要系统的引导孩子改变

不光是在提升孩子自信心方面,包括学习动力、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的培养,还有增进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等等

都是希望将我自己所学习和总结出来的一些好的知识和方法,教会给更多的孩子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