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太夸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2

1. 文言文的夸张有什么特色

夸张是古今共有的一种修辞手法。

它“廓大一个事件或人物 的特点”(鲁迅《漫谈“漫画”》),以更充分地体现事物的本质 与人的感情。如李白的名句“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 “白发三千丈”(《秋浦歌》),都以大胆的夸张见称。

前者突出 了北方的苦寒,后者渲染了诗人虽略带惆伥而实则不服老的豪迈 情绪。 文言文中的夸张有一个突出特点:往往与铺张的描写,排偶 的句式结合在一起。

如: ① 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 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阿房宫赋》)(哪里来的那 么多的闪闪发光的明星啊,原来是宫女们打开了梳妆的镜子; 忽然间为什么乌云纷纷翻动呢,原来是宫女们早晨正在梳头; 为什么渭水忽然上涨了,浮起一层油脂,原来是她们倾下了洗 罢胭脂的用水;为什么宫室间烟雾纵横弥漫,原来是那里面正 在焚烧香料……) ② 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四万八千丈,对 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高高的天姥山,山 顶连着天,横亘空中,其势非凡,它超过了著名的五岳,盖过了 赤城山,天台山在它的东南面,高有四万八千丈,但比起它来低 了许多,仿佛东南面已经倾陷。)

③ 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齐明、周最、陈轸、召(shao)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 意,吴起、孙膑、带佗、儿(倪)良、王赓、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 其兵。 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卩关而攻秦。

秦人开关而延 敌,九国之师遁逃而不敢进。(贾谊《过秦论》)(在那个时候, 六国有很多谋臣武士,宁越、徐尚、苏秦、杜赫这一班谋臣给六 国出谋划策,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这 一群人物给六国相互联络,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廉颇、赵奢这一类名将给六国训练军队。

他们纠集了很多力量 开往函谷关攻秦,秦国开关迎战,他们都纷纷逃跑了。) 例①极力铺陈阿房宫中的奢侈浪费,一连用了四个排比句; 例②连用五岳、赤城、天台等名山衬托天姥山,行文挥洒自如; 例③是散文中的例句,它几乎列举了战国时代所有的著名的谋 臣、武将(应该说明的是,这些人中有的根本未参与对秦斗争)。

它在三个排比句中铺述出二十个人名,极写六国得人之盛,从而 更加衬托出秦国“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的威风。这 种与铺张、排比结合在一起的夸张,叫它“夸饰”是更恰切一 些的。

文言文的夸张往往使用方位词、数词作虚拟的描写。女口 : ④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卖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辞》) ⑤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杜甫《古柏行》) 例④是夸张地描写出征前的繁忙之态;例⑤不过是写古柏的 高大。

两例中的方位、数字皆不可死看。有人讥笑《古柏行》 写古柏的高与大的比例不当,便犯了以虚作实、照字死解的 毛病。

文言文的夸张经常使用一些典型化了的人名、地名、物名, 把它们当成了夸张的通用词语。如:“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 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泰山”这个地名 代表了最高、最重要的东西。后来用“泰山北斗”来比喻威望最 高的人,也是这个习惯用法。

我们理解“夸张”这一手法时,一定要着眼于客观事物的突 出特征与主观情绪的集中表现,不可“以辞害意”;而我们学习 运用夸张这一手法时,则要注意避免娇揉造作或将夸张与浮夸 混淆。

2. 自己写了一篇古文,求高人修改

我的一点小小意见: 忆余童稚(简单点,或者用总角、垂髫),与孟晖君即密友(这句最好修改下,没啥好意见,抱歉了)。

而(古文不用却表转折)相处融洽(很现代),琴瑟交合(这个…形容夫妻的…不好乱用啊…)。 共庆之(要简洁)。

齐观奇片……(接下来这段不太好改…有点怪…)自此君喜惊悚片之极(或者是“酷爱”吧),奇人也!吾(或者区区、在下、小生等等,避免重复啊)景仰至今,感慨颇多。 这段问题同上。

而今与君两地,不可时见。君于京可安好?愿君多多保重,日后再续前缘(这个…成语要慎用啊…)。

古文中主语的省略很常见,一些人称代词、动词等可以多样化,避免重复,宾语前置、状语后置也常用,之、而用的很多,古人文章不少喜欢化用典故。楼主的文更加偏向半文半白了,许多新生的词语都用了,总体而言很不错了。

不过,还是多看看一些古文吧,成语不好乱用啊~~^0^。

3. 求几句关系形容人贪婪自私的文言文,最好多举几句,谢谢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选自唐代柳宗元《蝜蝂传》)

译文:

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不避开,用来增加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已成为自己的负担,还只怕财富积聚得不够。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来的时候,(他们)有的被罢官,有的被贬往边远地区,也算吃了苦头了。如果一旦被起用,他们又不思悔改,天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即使他们的外形看起来庞大,他们被名为"人",可是见识却和小虫一样,也太可悲了!

4. 文言文的感谢信

亲亲点文: 如晤 密报一封,望乞慢而读,读而通,通而信,信而守,守而悠,是故窃窃如林鸟之语,磔磔似军间之风,可不察。

获悉上文,知汝心青忠于吾,瓜盖友吾,亘于长古,觉于水势之思,飘顿连遏之力,峰兀错石乱行,溪深长却冗于景。 阔淡溢闻,废思则讷;遏僻微忍斯坚者;索浮忒于内,若杜之庇寒士之厦,盛中天之日,厚允能天下,未忌偶聊发少年之狂,足石城车,恼未处久长,苦无计可施。

疲渴臣下,无动宇内,更无窥无计无为,实爱莫能助,真欤?知涵而会为之试。 闽僧捕慌,余台空江自流,洗客心入碧山秋云几重,月下云生,飞天镜结海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