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10-30
上行下效
严于律己
律己律人
以身作则
身先士卒
为人师表
言必行,行必果。
言行一致
表里如一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正人先正己
宽于待人,严于律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9-29
【不言之教】:教:教育。不以语言为主而进行的教育。指以身作则起到的教育作用。【曾子杀彘】:彘:猪。曾子杀猪。比喻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则。【上梁不正】:上梁:指上级或长辈。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不能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比口头上的教育更为重要。
古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译文】孔子说:“自己行为端正,就是不发布命令,人民也会服从;自己的行为不端正,发布了命令也没有人遵从。”
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译文】孔子说:“真能端正了自身的行为,从政治理又有什么难的呢?不能够端正自身的行为,又怎么去使别人端正呢?”
第3个回答 2018-09-07
行下效严于律己律己律人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为人师表言必行,全靠车头带,行必果。正人先正己宽于待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火车跑得快,严于律己
第4个回答 2018-09-24
行下效严于律己律己律人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为人师表言必行,全靠车头带,行必果。正人先正己宽于待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火车跑得快,严于律己
第5个回答 2018-09-17
目不见睫 自己的眼睛看不到自己的睫毛。比喻没有自知之明。也比喻只见远处,不见近处。出处:《韩非子·喻老》:“智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自知之明 自知:自己了解自己;明:看清事物的能力。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出处:《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五十步笑百步 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出处:《孟子·梁惠王上》:“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比喻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谋取不可能到手的东西。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一回:“平儿说道:‘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没人伦的混账东西,起这样念头,叫他不得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