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后背的位置示意图 后背拔罐位置与功效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1-03
1

天宗穴理气消肿

归经:手太阳小肠经。

定位:在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4胸椎相平。取穴:自然垂臂,肩胛下角平第7胸椎,向上数3个椎体即第4胸椎,由此做水平线与冈下窝中央交点处即是。

拔罐功效:通经活络,理气消肿。主治肩胛疼痛,乳痈等症。

2

膏肓穴补虚损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平第4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3寸。

拔罐功效:补虚损,理肺气,主治咳嗽,气喘,肺痨,盗汗,咯血,健忘,遗精,羸瘦,虚痨。

3

至阳穴健脾胃

归经:督脉。

定位: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取穴:俯卧位,双臂紧贴身体两侧,与肩胛骨下角相平的第7胸椎棘突下方。

拔罐功效:健脾胃,清湿热,主治黄疸,胸肋胀痛,身热,咳嗽,气喘,胸闷,胃痛,脊背强痛。

4

大杼穴清热散风

归经: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在背部,当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取穴:大椎下第1个椎体即是第1胸椎,沿肩胛骨内侧端与后正中线的中点做垂线与第1胸椎水平的交点处即是。

拔罐功效:清热散风,强健筋骨,主治咳嗽,发热,头痛,肩背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