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政治思想的分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0

中国古代政治思想从内容上可划分为殷周、春秋战国、秦汉到鸦片战争以前等 3个时期。 商鞅、韩非主张富国强兵,提倡耕战;尊崇暴力,强调法治,认为治理国家应该任法不任智,提出了“刑无等级”、“以刑止刑”的观点,否认一切伦理道德,主张用武力进行统一;要求强化社会组织,对人民实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他们还主张绝对君权,宣传独裁政治。
以《老子》书为代表的道家,主张一切顺乎自然,提倡无为而治,向往小国寡民的社会生活,反对一切法律制度和物质文明。道家要求人们谦虚退让,以退为进,“柔弱胜刚强”。它赞美“损有余而补不足”的天道,反对“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人道。
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主张尚同,强调把天下的思想统一于天子,统一于天;主张尚贤,即用人唯贤;提倡兼爱,非攻,揭露不义之战的罪恶。
农家学派的党徒们主张君民共耕而食,无上下等级的区别。 这是以儒家学说为核心并吸收其他各家思想而形成的“三纲五常”说发展变化的时期。这一时期可分以下3个阶段:
① 儒学独尊和儒学神学化,即“三纲五常”说神学化阶段。秦王朝实行法家政治统一了六国,但把法家学说绝对化,迷信暴力,导致速亡。汉代君臣和思想家们认为,秦的速亡是因为“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针对当时民生凋敝的情况,他们主张实行较为宽松的政策,借以与民休息、发展生产、稳定社会秩序,于是博采道、儒、法诸家之长的黄老之学便应运而生。黄老之学主张清静,倡导无为而治,对人民的事务实行不干涉或少干涉的政策。但道家思想在本质上是消极的,只能在大的政治动乱后起暂时缓解作用,不能作为长期的政治指导方针。由于秦王朝速亡的教训,统治者虽然不肯完全放弃法家的政治学说,却不愿公开采用法家的主张,因而以温和、稳健、文雅为特征,强调入世的儒家学说便成为政治家和思想家推崇的学说。经过陆贾、贾谊等人提倡,到汉武帝时,董仲舒适时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汉武帝所采纳。董仲舒的儒学不完全是孔孟之道,是经过改造的,以儒家学说为骨干,吸取了阴阳家、道家、法家某些思想的新儒家学说。它在哲学上宣传“天人相与”,政治上宣传“君权神授”,伦理上提出系统的“三纲五常”说,并认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到了东汉,新儒学发展成为谶纬神学,蜕化成预卜吉凶的迷信。
② 儒学玄学化阶段。晋初,国家暂时统一,不久又出现“八王之乱”,随后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民族南北对峙,征战无已,社会非常黑暗。由于社会动乱,统治阶级内部的自相残杀,知识分子常因言语不慎而遭大祸,社会上形成恐怖气氛,人们不敢鲜明地表达政见,因而出现了提倡道家学说,宣传虚无,主张无为而治的玄学。何晏、王弼等玄学家通过注释《老子》、《庄子》、《论语》、《周易》等诸子经典,建立起唯心主义的本体论,利用道家思想中的道和“自然”等范畴来论证三纲五常的合理性,宣传“名教本于自然”,实行儒道结合,儒学被玄学化。此外,以曹操为代表的法家思想,鲍敬言的无君思想,傅玄的务实思想,《列子》书为代表的纵欲思想等在这一时期也有一定影响。
③ 儒学哲理化阶段。隋、唐和两宋仍奉儒学为官方政治哲学。为了强化儒学的吸引力和控制力,唐朝的韩愈著《原道》,把儒学提到“道”的高度来认识和宣传,给儒学蒙上了一层哲理的色彩。宋朝的统治者和一些知识分子总结了历史经验,又吸收当时流行的佛教、道教的某些内容,把儒学和佛道结合起来,使儒学哲理化,形成理学。以北宋程颢、程颐和南宋朱熹为代表的程朱理学是理学中的客观唯心主义派别,而以南宋陆九渊,以及明代王守仁为代表的陆王心学是理学中的主观唯心主义派别。尽管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哲学观点不同,相互攻讦,但它们的思想核心都是为了维护“三纲五常”,论证皇帝制度的合理性和永恒性,把君权和君主统治秩序天理化。他们认为凡是同“三纲五常”教条相违背的便是“人欲”,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以此镇压人民的革命运动,限制人民的合理要求。他们还夸大人的精神作用,大讲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认为只要人的意诚、心正,天下便太平了。程朱理学在南宋中后期,取得了统治阶级官方哲学的地位,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支配宋、元、明、清四个朝代达六七百年之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