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福镇出过哪些人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09-13
陆峻(1154-1216)字子高。宋淳熙十一年 (1184)入太学,十三年(1186)升内舍。
辅广(生卒年不详)字汉卿,号潜庵。
吕希周(生卒年不详)字师旦,号东汇。
吕焕(1521-1601)字南文,号心源。
吕宣忠(1625-1647)字谅功,小字朴人,号樵庵。
吕留良(1629-1683)字庄生,又字用晦,号晚村,别号耻斋老人,南阳村白衣人。[6]
晋代
许安仁 在语儿乡授学时,值“五胡之乱”,招勇练兵拒敌,乡并得免滋扰。
唐代
吴公约,余杭人。黄巢起兵时,招语儿健儿保境。乡升为义和镇,功授义和镇遏使。
朱文喜,语儿人。出家名无着禅师,发心建造崇福寺双塔,为上有名古迹。
尉迟恭,善阳人。在旧县治东南建万岁桥,东西跨河连贯,方便镇上行人。
宋代
吴伯举,括苍人。元丰间在镇倡聚学者,择经师教之,镇学启兴。
黄杨,绍兴人。重建金兵毁坏之县治,在镇治理有方,民不知扰。
爱上达,宣城人。庆元间在镇东南建观风亭,观风向,防灾害,后为春风楼之古迹。
莫琮,仁和人。建椿桂堂于崇福寺西,教子有方,“五子登科”,今五桂坊之地名由此而来。
黄元直,会稽人。淳佑间建荣桂斋,在镇会课诸生,编有《语溪志》,扬名全国。
元代
庐礼,太平人。至顺初在镇兴学修社,均赋恤刑,劝富户出粟,半价以赈,时人称“循吏”。
王雍,崇德知州,律己公廉,迁改学宫至河东,奠定今日孔庙之基。
吴英,崇德人。在运河之左建屋六十格,创设延陵义塾,为镇上有“义学”之始。
张土城,泰州人。至正十六年(1356)领兵驱除扰镇之苗兵,修城抚民。
明代
郁纶,德州人。景泰间兴学校,建县治,疏河渠,筑街道,倡市肆,镇更兴盛。
陈伯琼,福清人。正德间在镇修建学校、公署、教场,并简政抑豪。
李滋,宜兴人。疏浚市河,令运土为文壁山、桂山,为镇上水运作贡献。
刘宗武,贵县人。嘉靖间知县。筑瓮城,修公署,为城防出力。
蔡贵易,同安人。隆庆末建尊经阁,拓学官墙,筑拌池堤,复包角堰。
郭子直,镇东郊人。集石门山人宋旭、崇福寺僧明旷等,组“殳 山文社”,发扬镇上文化。
吕炯,崇德人。城西筑友芳园,建五柳山庄,大雅山居,长林亭,兴镇上名胜。
陈应坚,长洲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减免荒里糟粮,修建邮传、学校、仓廒。
蔡本端,闽县人。嘉靖间协同自希周兴筑县城,为防倭侵镇树立功勋。
胡友松,崇德人。利用当地产蚕丝,而长洲多职工,往来两邑贸丝通贾,促进镇商繁荣。
刘会国,武陵人。崇桢间修学宫址,筑洋池堤,奖励士类,人文蔚起。
清代
社森,怀柔人。康熙八年(1669)减里均田,修建学官、书院、粮仓、永安桥、漏泽园。
方维翰,大兴人。嘉庆间创立崇文书院于西门,集诸生会课,捐俸以助膏火。
邓廷彩,重庆人。道光初,捐资创修包角堰桥,镇民呼堰上桥日:“邓父”。
杨澍恩,湘潭人。同治间,修复战后被毁建筑,招商复市,准小本经营搭棚营业。
林孝河,闽县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书院为学堂,废八股,兴学堂,为镇上创新学之首。
民国
沈廷浩,镇西东园人。在镇长期从事体育工作,发动义务劳动,扩建运动场,提倡强种强国。
曹月江,崇德人。二十年代主持运河疏浚,提倡“实业救国”’,创设天利、惠通、振兴茧行于镇郊。
孟裕通,杭州人。设计开挖县前城隍庙二大公井,改善镇人饮水条件。
程振翔,崇德人。创设农民银行抵押粮丝,解决镇郊农人“蚕期缺粮,禾熟缺钱”的困难。
毛皋坤,江山人。创建中山公园,设有六角、四角、晚村等事及中山、英土、民众等塔堂。
连东山(1662-1772)心灵手巧,戏作小船,削木人划浆,放置地中能自动摇荡。清康熙年间就能自制自鸣钟,与西洋人所造无异。
洪师父(1880-1920)家住北门外。自幼学石匠,年轻时就会制磨二凿碑牌,作盘龙石柱能雕空龙身。清宣统二年(1910),镇北门建造迎恩桥,他参与设计。
丰缄(1865-1941)字黹红,号绣常,原籍石门湾,嫁镇上徐多伊为继妻,住西横街,人称其为“丰蝴蝶”。
来茂松(1876-1944)祖籍萧山,后迁至镇上太平坊,开设来永兴灯笼店。能自制各式灯笼,不时花样翻新,品种多达数十种。擅长在灯笼上绘画写字,画的龙凤、双龙抢珠、西湖十景,栩栩如生,形象逼真。写得一手仿宋好字,自写自剪贴在灯笼上,为当时实用和特需者所赞赏。
鲍廷发(1876-1941)家住镇北街北桥头,开设鲍隆顺纸扎店。用竹蔑为架,以色纸为表,能扎出各种彩具。
滕文奎(1852-1960)家住春风坊北街。少习厨工,善于烹调筵席。一人能切配数十桌酒菜,花色多样,刀功精细,擅办“鱼翅席”,人称“膝三丝”。
褚少南(1886-1950)家住西寺前,对古画破损修补,怀有绝技。
傅华根,(1948- )浙江崇德人,恢复高考制度后首批全国统考入浙江农业大学(现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中国民族音乐家,杰出二胡演奏家,民族音乐理论家,‘崇德琴社’社长。
赵晓明,(1961- )浙江崇德人,恢复高考制度后首批全国统考入浙江工学院(现浙江工业大学),后获浙江大学管理工程硕士学位。
王金林(1919-1946)又名锦林、金连。
沈林坤(1930-1949)镇郊东北周家石桥(今同福乡苏民村)人,家庭世代务农。
王有法(1955—1979)出生于船民家庭,党员、烈士。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