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影艺术性的角度评《云上的日子》,急急急,帮帮忙吧!800字左右

从电影艺术性的角度评《云上的日子》,最好能附带点电影艺术性的分析,急急急,帮帮忙吧!800字左右,万分感谢!!!

第1个回答  2014-01-09
整个电影里,我只看到两个字:抽离。
从所有的生活中抽离,从所有感情中抽离,从所有欲望中抽离,从所有人际关系中抽离。
  
   这部电影,某种程度上是一首诗。诗是什么?最纯粹的东西,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懂得其中的秘密,一种就是哲学家,一种就是诗人。前者从绝对的理性出发,知道了这个世界运转的规律,后者从直觉中出发,直接往最幽深的地方走。
  
   所以,你现在知道了商业电影和最好的文艺片的区别了吧?商业电影刺激、煽情、百转千回,一部好的文艺片又是怎么样的呢?只是叙事,导演就是上帝,所有的人物都活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他们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语言,所有的故事都是他们自己的,隐然要跳出故事的框架,导演,就像上帝一样,冷漠的观察,从来没有喜剧或者悲剧的区别,他们就在那儿。
  
   语言是多余的,从来就是。
  
   从审美的角度出发,大概是朱光潜说:艺术的本质是诗意,即使是小说,诗意就像是花棚的家子,上面攀爬着无数的繁茂的花朵,而这些花朵,就是小说的故事性。故事,必须为本质的诗意的花架服务。
  
   我们在《红楼梦》里大概看到过这种诗意,在米兰昆德拉小说里也看到过一些,不过忧伤了些,作者带了自己感情进去,在王小波的小说里也看到过诗意。不过即使是最最优秀的小说,都还必须借助于故事和情节来表现诗意,而直接用诗来表达的呢?
  
   诗跟语言有关系,语言的断续存亡,直接影响了表达的准确,白话文时代的中国诗人,放到唐宋,最优秀的都变成了二流。而整个文学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世俗化的过程,诗、词、戏剧、小说。越到后来,越是通俗,诗意越少,不过受众却越多,决定艺术形式流行的,是受众最多的那一群体,而不是受众艺术水准最高的那个群体。
  
   回到抽离。
  
   人生于世,受到两个困扰,身体的欲望和外在的评述,倘若扔掉这两个困扰,人人将成为圣人。佛偈:脱下你的衣服!什么是衣服?身体的欲望就是衣服,这是内在的困扰,外在的困扰,则是金钱、荣耀、地位,每一样,都让人心旌动摇,内外纠缠,不得安宁。人们有些通过满足他人内在欲望而得到外部荣耀,有些又通过外部荣耀来满足内在欲望,不过,最后总是悲伤,越是满足,就越是悲伤。
  
   你想过抽离吗?你是人群的一分子,却又不是人群的一分子,你和他们发生各种各样的关系,却又没有任何感情纠结。你顺着自己满足身体所有欲望,或者不满足,却又无任何痛苦,你只是顺着来,从未想过为什么要这样。
  
   在冬天的小镇上,你租了一套房子,四五点钟的清晨你就起床,看着小镇上的人们,在白雾茫茫中开始起床操持一天生计,他们忙碌,他们吵架,他们赚钱,他们工作,你喝豆浆,你吃早饭,你看报纸,周围的一切,好像都跟你有关系,又好像一切都跟你没关系。你是个陌生的观察者,可又是个熟悉的面孔。你和钱之间的联系是工作,你和他人间的联系是钱,统统没有感情。
  
   抽离是小乘佛教的精髓吗?只顾着自己清净就好。
  
   回到电影。四个独立的故事,我最喜欢的是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一个讲的是对外在关系的疏离,一个讲的是对内心欲望的疏离。第二个苏菲玛索的,讲的是得不到救赎的纠缠,第三个婚外情的,讲的是救赎的希望。
  
   这么华丽的电影,每个男人都清丽脱俗,每个女人都身体健美。
  
   只要记得苏菲玛索清晨从大门出来,从爬满蔓藤的小巷子里走到海边那一段,就行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