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木万春这句古诗包含了诗人怎样的哲理和思想感情?

注意是思想感情和哲理两个方面!

827年,被贬在外23年的刘禹锡开始了回归长安的路途。他先去往陪都洛阳,而白居易此时也从苏州归洛,途中,两位大诗人在扬州相逢。人生最高兴的事是久汗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就是其一。
两个同是天涯沦落人,在筵席上觥筹交错,有美酒把握在手中,有美好的前途等着彼此,怎能不让他们写诗互和。
白居易先写《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按家族同辈长幼排序,刘禹锡是第二十八位,因此白居易称呼他为“刘二十八”。
白居易惺惺相惜,可惜刘禹锡被蹉跎了23年大好的光阴。他抛砖引玉,将引来刘禹锡一生最好的诗句出岫。此刻他们就像正负极的两朵云,跨越千山万水就为了在遇见的刹那碰撞出最闪亮的火花: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23年流落在他乡坐异乡客,再回到梦想的起点,却似那路遇仙人棋局的樵夫,一局棋罢,斧柄已烂,唯有扛着烂斧头下山,人间沧桑早已更迭。
23年,有人枯木还能再逢春,而有人却再也等不到了,被埋葬在冬天里。刘禹锡没有想自己在这23年里失去了什么,他只想到了他失去了一个好友,那个跟自己共进退的好友柳宗元,如今自己还在,而那位生死之交却已不在。
所以此刻刘禹锡为好友歌吟一首向秀的《思旧赋》。西晋时,向秀和嵇康是好朋友,嵇康因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氏集团而被杀。一次向秀从嵇康的旧居路过,听到邻人在吹笛子,笛声让他想起被杀害的好友,悲愤地写了一篇《思旧赋》悼念嵇康。
刘禹锡的眼光穿越千重时光千里江山,回到十三年前,那一日,他跟好友柳宗元一起去玄都看桃花。
柳宗元十年前,就跟他一起被贬,十年后,亦是跟他一起被召回长安。
回来后刘禹锡写了一首《戏赠看花诸君子》:“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有些人看到这诗,心里很不爽,所以跟皇帝说刘禹锡“挟邪乱政,不宜在朝”。
所以刘禹锡再次被贬,被贬到了更远更苦的播州也就是现在的遵义一带。连同柳宗元也被贬到了柳州。
柳宗元得知自己被贬至柳州,而刘禹锡远谪播州时,不禁大哭起来……
他哭不是为了自己又被贬了,只是因为:“禹锡有母年高,今为郡蛮方,西南绝域,往复万离,如何与母偕行。如母子异方,便为永诀。吾与禹锡为执友,胡忍见其若是?”说应该照顾刘禹锡还有年迈的母亲,不能让他老母亲跟他一起去那边远之地。
于是,柳宗元向朝廷请示,希望跟刘禹锡换一换:“愿以柳易播,虽重得罪,死不恨。”后来有人帮着说话,刘禹锡才得以改贬到广东连州。
他们一起离开了长安,一直相送送到了衡阳,分别时刘禹锡跟柳宗元说,你的桂江会流过我的连山,你一定要想我:“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如果不想我,我就遥望桂江,天天吟唱《有所思》:“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

衡阳一别,刘禹锡越过五岭,南下连州,而柳宗元沿湘江而上,到达柳州。
从此,柳宗元和刘禹锡只能凭窗了望,以书信往来聊寄相思——才明白,原来很多唐诗宋词的相思诗原来是男人写给男人的。而相思的情调竟也如爱情般婉转婀娜。
柳宗元到达柳州后,身体日趋恶化,临终前,写下遗嘱,要仆人在他死后将书稿交与刘禹锡,信中说:“我不幸卒以谪死,以遗草累故人。”公元819年,柳宗元去世。
此时的刘禹锡正扶着母亲的灵柩行走在回洛阳的路上。当他经过衡阳时,遇见了这位送信的仆人,刘禹锡还以为是子厚原来说好的,说自己要在路上,会收到他写的想要对自己说的话。刘禹锡还想着看看子厚有什么想要对自己说的话,可是当他接到信,才发现不是子厚的愿言,竟是讣告!刘禹锡不能自已地发狂大叫起来,怎么可能?在我母亲去世时,你还三次派人来安慰我,还担心我的病,还跟我说还会再写信给我说想要说的话,怎么可能?!我没看到你想要对我说的话,看到的却是冷冰冰的一纸讣书,是的,子厚想要对梦得说的话,梦得也再也听不到了,那些话就与那人从此擦肩而过,两处茫茫皆不见:
“呜呼痛哉!嗟予不天,甫遭闵凶。未离所部,三使来吊。忧我衰病,谕以苦言。情深礼至,款密重复。期以中路,更申愿言。途次衡阳,云有柳使。谓复前约,忽承讣书,惊号大叫,如得狂病。良久问故,百哀攻中。涕洟迸落,魂魄震越。伸纸穷竟,得君遗书。绝弦之音,凄怆彻骨。”
“惊号大叫”,819年,衡阳,激荡着一个诗人失去了知己的“啊啊啊啊”大号之声,他不知如何排解这种突至之痛,唯只有以大号惨烈地撕开碧落黄泉,问天问地,问子厚,你怎么就这么让他去了!你怎么就这么去了!
后来刘禹锡给韩愈写信,让韩愈为柳宗元撰写了墓志铭,那件以柳州换播州的事情也就被记在了石碑上,亘古流传。而后的刘禹锡花毕生之力,整理柳宗元的遗作,又全力筹资刊印,使其得以问世。

此时,23年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时光,刘禹锡只为失去柳宗元这个好友心痛,却不为自己惋惜蹉跎的年华,也不为天下惋惜自己没有在世界的中心,因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他的缺席千帆停发,万木不春,而他自己早已行过千山万水,前程我尚未到达又如何,关键我已走过。
就像张晓风说的:“肉身会死亡,今日之红粉,竟是明日之髑髅,此刻脑中之才慧,亦无非他年缕蚁之小宴。然而,此生此世仍是可幸贺的。我甘愿做冬残的槁木,只要曾经是早春如诗如酒的花光,我立誓在成土成泥成尘成烟之余都要洒然一笑,因为活过了,就是一场胜利,就有资格欢呼。
在生命高潮的波峰,享受它。在生命低潮的波谷,忍受它。享受生命,使我感到自己的幸运,忍受生命,使我了解自己的韧度,两者皆令我喜悦不尽。”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不是人至终点的放弃,而是对生命冬去春会再来的祝贺。一截沉舟,曾经欲尽江流万里长,一截病树,曾经千树万树梨花开,那是人在往高度攀爬的旅途,但在此刻,千山万险行过以后,带着一身褴褛,一心沧桑,站在行过的群山峰上,才有了得以俯视人生的高度。千山涌来,千山涌去,我只是这潮峰下一履小小的足印,终会被长江后浪推前浪淹灭了痕迹,但是扑地为岸之一沙,路之一石,桥之一尘,让年轻的孩子欢欣雀跃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踏足而去,开始他们人生的路途,我就是那唐诗里路逢一老翁,两鬓白如雪,一里二里行,四回五回歇,看着擎着梦想的少年银鞍白马度春风的行嘶而去,又如何?愿以沉舟,作江湖浮沉的警标,愿以病树,作人生方向的路标,所以安然看待千帆竞过,万树发春。
23年,经历的已太多,此时的刘禹锡,“事历艰难人始重,九层成后喜从微。”事历艰难人始重,一个人,经历了,身上能担待的东西才会有重量,有了重量,心思就稳当了,面对成功即将到来的此刻,不会再有欣喜若狂,而是淡定地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

参考资料:《那些年 我们一起读的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1-22
情感:诗人被贬回京,朝廷里都是一些新面孔了,感叹世事无常。
哲理:新事物总会取代旧事物,事物都是发展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