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让我眼前一亮的管教方式,值得每一位家长借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三字经》里提到“ 养不教,父之过 ”。可见,管教孩子是父母的职责。

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会:“现在的孩子,怎么这麽难管?”

一位邻居姥姥抱怨说:“过去,我自己上着班,特别忙,还要带两个孩子,都没觉得这麽费劲。现在倒好,我专职在闺女家,就弄她家这一个孩子,怎么感觉这麽费劲呢?”

是孩子们越来越难带?还是我们的养育方式出了问题?

《正面管教》认为,问题不是出在孩子身上。而是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后,我们的管教方式没有跟上孩子的需求。

作者认为,20世纪中期, 社会的发展变化是造成孩子们行为变化的直接原因。

①顺从的榜样越来越少

随着社会的发展,很多女性无论在职场上还是家庭中,都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在家里,母亲不需要像过去那样顺从父亲;在社会上,员工的选择性越来越多,不再需要忍气吞声的服从领导。

可以说现在的孩子,处在一个讲究平等,甚至宣扬个性与独立的时代。孩子几乎没有可以参照的“服从”和“顺从”的榜样。

②培养孩子责任感、上进心的机会少啦

过去每个家庭都有多个孩子,再加上生活条件比较艰苦,父母往往整天为生计而奔波,无瑕为孩子们做周到的服务。而恰恰是这样的环境,自然而然的培养了孩子的责任感和上进心。

记得小时候,看到妈妈每天干农活非常辛苦,只有八九岁的姐姐经常趁妈妈出去干活时,悄悄帮妈妈分担家务。比如做饭、洗衣服等,以减少妈妈的负担。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似乎看不到家长为生计而奔波的画面了。反而家长有了更多的条件为孩子做各种服务,甚至为了避免让孩子吃苦而过度保护孩子。忽视了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同时,也剥脱了孩子以责任感的方式为家庭作出贡献,获得价值感和归属感的机会。

孩子得不到自己“很能干”的锻炼机会,就会产生“我不够好”的信念,从而把聪明与才智都放在反叛或者逃避行为上。

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我们该用什么管教方式待孩子,才利用孩子的健康成长呢?

一、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以相互尊重与合作为基础,是以和善而坚定为原则,在孩子自我控制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各项人生能力。

正面管教,专注于解决问题本身,与孩子们一起制定有利于双方的规则。 与惩罚与娇惯大不相同。

二、正面管教的目的

正面管教的目的,是通过家长的正确引导和示范,让孩子学会解决问题。并通过解决问题,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让孩子学会自我控制,做到自律。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并帮助孩子培养有能力的人所具备的7项能力,是家长们管教孩子的主要目的。

只有孩子具备了这些能力,他才会感到自我价值。当孩子缺乏这些能力时,孩子的行为就会出现问题。

如果家长能把孩子的不良行为,看作培养他的大好机会,管教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①对个人能力的感知力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感受我能行

②对自己在重要关系中的价值的感知力

在家里,多寻求孩子的帮助。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贡献是有价值的,大家确实需要我。

③对自己生活中的力量或影响的感知力

我能影响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④内省能力很强

引导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有能力理解个人的情绪,并能利用这种理解做到自律以及自我控制。

⑤人际沟通能力强

放手让孩子学会与他人打交道。家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引导。

假如几个五六岁的孩子在一起玩玩具。当其中一个孩子想拿回自己玩具时,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去跟小伙伴们沟通。如果这时大人替孩子出面,就剥脱了孩子培养人际沟通能力的机会。

⑥整体把握能力强

能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限制,并且能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⑦判断能力强

根据实际情况,用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抉择。

三、正面管教的4个有效标准

1、和善而坚定

在尊重孩子、鼓励孩子的前提下,相信孩子能经得起挫折,培养孩子对自己能力的信心。

和善要保持情绪的稳定。坚定要坚持原则以及正确的做法

2、有利于孩子感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

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有用的,被需要的

3、长期有效

惩罚往往是父母“反应性”的回应,没经过思考。它看起来立竿见影,但效果是短暂的。孩子们会想尽一切办法,用不良行为与你扯平。

而正面管教是以培养孩子能力为出发点来解决问题,利用孩子成长,效果更持久。

4、培养孩子的良好品格。教给孩子有价值的社会技能+人生技能

善于解决问题,尊重他人,有责任感,好学,热爱劳动……

四、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真实目的

人的行为取决与于所处的社会环境。

孩子的行为与父母以及周围人对待他的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孩子的不良行为都是为了寻求归属感与自我价值感。

德雷克斯说话:“孩子们的察觉能力很强,但解释能力很差”。

很多时候,孩子们出现不良行为,首先是他们误解了他人的做法(包括来自于父母、老师或者同伴的言行等)。其次,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解读,用特定的行为方式(往往是错误的),来获得归属感与自我价值感。

所以,如果家长能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就更容易理解孩子,帮助孩子从行为中成长自己。

阿德勒积极心里学的几个概念,能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孩子。

1、自尊心

自尊是自己给自己的。家长要教会孩子学会自我评价。不依赖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或者赞扬。在家庭及学校让孩子多做有意义的贡献。

2、社会责任感

让自己学会依靠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当孩子有能力帮助别人时,孩子会感到自己特别能干。

3、平等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他对“尊严”与“尊重”有着与成年人同等的要求。

4、犯错误是学习的大好时机

孩子犯错是难免的。家长切勿借题发挥,羞辱或者斥责孩子。与孩子一起,把犯错误当成学习的大好机会,更利于孩子的成长。

5、确保孩子知道你是爱他的

孩子会以自己的方式解读成年人的言行所传递的信息。在行动前,请确保孩子知道,你是爱他的。

小结

无论父母怎样管教孩子都是天经地义的。但只有正确的管教,才利于把孩子培养成为身心健康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孩子越小,正确的管教所带来的成效越大。

因为孩子会潜移默化的把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以及既定的规则刻画在脑海中,从而形成自然而然的行事习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