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十弟子」【五 · 冉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冉有,原名冉求,字子有。孔门三千弟子中七十二贤者之一。擅长政事,性格比较退让,不像子路那么勇敢,但是多才多艺,在这方面是很受孔子赏识的。

  冉有的性格谦逊,不是特别主动,可以说是比较小心翼翼。而孔子都觉得他实在是过于收敛。他跟子路差不多是正好成反面形式,子路是过于勇敢,过于主动,而他却是太收敛了,孔子鼓励他并指正他说他应该能够做到大胆一点。正因为此,孔子对于他们俩不同的性格教育方式也是不一样的,他往往对子路说,如果你想做什么事情要先请教别人,得到同意之后才可以去做。而孔子跟冉有说的东西却不一样,他跟冉有说,如果你有什么想做的事情,你一定要立刻去做,不能一丝一缓的推迟。从中也可以看出来,冉有的性格是不那么外向的,而是需要在孔子的帮助下主动一点。不过孔子对冉有还是很有信心的,因为其实他是很有才能的,只要敢于去做就一定可以做好。

      说到冉有的各种才能,我们在上面说到了他确实十分多才多艺,而孔子为了这一点也经常称赞他。孔子有一次称赞他的才艺说:“以冉有的才能,可以让他当总管管理千户大邑,百乘兵马之家。”这算是一个极高的赞誉,因为千户大邑,百乘兵马算是特别大的范围数量了,而这么多人管理起来是需要技巧以及智慧的。政治本来就不是一个特别容易的事情,毕竟强迫别人听自己的有时候会出乱子,而在管理的时候往往就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手段。而从孔子的评价中我们可以听出来,冉有是完全具备这样的智慧的。包括他在后来还曾经做过季氏宰,相当于是帮助季氏处理政事以及管理,算是一个很大的官了。但是在这中间曾经发生过一件事情,导致孔子特别生他的气,为此狠狠的说了他一顿。因为孔子他倡导的是儒家以及仁政,仁政就代表着百姓安康,用仁德来治理国家或是根据自己的能力范围来做出能够做的事情。冉有的能力是足够治理一个很大的地方的,而且我们上面说过了,他当过季氏宰,所以有一段时间一直在帮季氏做事,帮他们改革,然后帮他们收敛财富。而这并不是孔子所提倡的仁政应该有的举动。孔子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特别生气,甚至还说:“非吾徒也。” 说他不是自己的学生,从中也可以看出来孔子对儒家仁政以及仁德的在乎以及其中的重要性。

    跟上面说到的事情其实是一样的,冉有有着很好的政治天赋,这一点跟子路是有点相像的。但是相对于子路来说,冉有在德行方面是比较缺陷的。上面我们提到的都是他的政治事件,但是极少提到他在德行方面有什么特别的修为。而这也是他的短处之一。毕竟儒家最在乎的就是关于仁德的培养以及修炼,他就算在政治上面有着多大的贡献,德行有缺陷,终究是有缺陷。虽是如此,但是我们也确实不能轻视他的政治天赋。后世包括很多古圣先贤都评价过他,有人则说,他的政治方面的高度可以媲美颜渊的德行以及姜太公伊尹的政绩。这真的是一个特别特别高的评价了。也正因如此,后来唐太宗正式将他列为孔门十哲之一,并且也十分为后世所敬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