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年”的诗句有哪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11-24

    《书怀寄王秘书》     (唐)张籍                                                                                 白发如今欲满头,从来百事尽应休。 只于触目须防病,不拟将心更养愁。 下药远求新熟酒,看山多上最高楼。 赖君同在京城住,每到花前免独游。                                            品读:这首诗说的现在已经满头白发,本应该休息不在理世事,但最后两句却说不要自我封闭,脱离社会,哪怕年纪大了也要加强人际交往。

    《短歌行》  (魏)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品读:人生的足迹中,充满酸甜苦辣,人生道路,犹如梦幻一般,醉酒解忧,可以暂时忘记一切,但诗人还是有更高的追求,期望通过建功立业,来安慰自己。

    神释         (东晋 )陶渊明                                                                                     大钧无私力,  万理自森著, 人为三才中,  岂不以我故! 与君虽异物,  生而相依附。 结托既喜同,  安得不相语? 三皇大圣人,  今复在何处? 彭祖爱永年,  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  贤愚无复数。 日醉或能忘,  将非促龄具! 立善常所欣,  谁当为汝誉? 甚念伤吾生,  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  品读:这是陶渊明所著《形影神》三首诗中的一首,一个人多思多虑,过分地追求计较名利得失,肯定会伤身伤神,因此要会超脱。放下不适当的追求,适应事务发展的规律,才能从烦恼中得到解脱。

    《饮酒》         (东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辩已忘言。                                 品读;这是一种多么好的心态?即使在车马喧嚣的地方,也充耳不闻,因为心态平静,放的远了,好像居处也偏离了闹市。与世无争,和大自然和平共处,达到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这种悠然心会,难以言说。只能自己去品味。

    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品读:诗人描述了一幅居住在乡村的美丽画卷,以及与家人在一起的幸福生活,特别突出了他超脱尘世,淡泊人生的精神境界。 人老了,不要精神不振,要寻求生活中的乐趣,让身心健康,不必再一味追求身外之物。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唐)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品读:讲诗人年老体衰,受到欺辱而无可奈何;第三个八句写到遭遇连夜雨的悲惨情景;最后六句从自己处境联想到天下寒士的同样遭遇,发出了为天下寒士改变困苦环境的强烈呼声,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7.《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 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                                                                                                        品读:公元768年,57岁的杜甫,离开四川东下,到了岳阳,在赞美洞庭湖浩瀚之余,也感叹自己老病缠身,不禁涕泪横流,但内心仍然忧国忧民,一年多以后,诗人就离开了人世。

8.《江汉》     (唐)杜甫                                                                                              江汉思归客,  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运 ,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  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  不必取长途。                                                                                                        品读:这是诗人去世前两年写的一首抒情诗,表白了自己壮志未酬的心情,即使年岁增长,疾病缠身,也打消不了他的雄心。

9.《咏老赠梦得》   (唐)白居易                                                                                   与君均老矣,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品读:在这首诗的前八句中,诗人对自己的老态做了生动地描述。但在后四句中,提及老友时,则充满了激情,可见诗人与刘禹锡之间的深厚情谊。

10.《酬乐天咏老见示》(唐)刘禹锡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品读:刘禹锡收到白居易的诗后,感慨万千。前四句与白居易有同感,你我都一样,百病缠身,读来极为亲切。但其后六句诗意有了转折,表明我们经历了人世荣辱沉浮,对人生也有更清醒地体味,只要拥有一份好心情,一身就没有白过,诗中最后两句,是全诗的高潮,借黄昏时的红霞满天,充分表达了他的豁达乐观、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1.《酬乐天扬州初逢度上见赠》(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品读:诗的开头两句概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愤懑心情。三四句抒写了对同时被贬的旧友怀念以及人世沧桑之感。五六句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用“千帆过”、“万木春”歌颂后来居上的新生事物,表明了社会总会向前发展。最后两句回应白居易诗中的头两句,但不是借酒消愁,而是“暂凭杯酒长精神”,仍然充满着壮志。 全诗比喻生动,富有哲理,发人深思。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