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基础知识点的整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2

  高中生物常考知识

  一、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1、大量元素: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的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叫做大量元素,如:C、H、O、N、P、S、K、Ca、Mg等。

  2、微量元素:含量比较少,但又是生物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元素,叫做微量元素,如:Fe、Mn、Zn、Ca、B、Mo等。

  3、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1)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

  (2)有机化合物: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

  4、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糖类中的还原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淀粉遇碘变蓝色。

  二、蛋白质

  1、氨基酸的结构特点:每个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并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相连接,同时脱去一分子水,这种方式叫做脱水缩合。

  3、肽键: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NH-CO-)叫做肽键。

  4、二肽:由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化合物,叫做二肽。

  5、多肽: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叫做多肽。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叫做肽链。

  6、蛋白质的功能:蛋白质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它是构建细胞和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它还具有催化,运输,调节,免疫等功能。可以说,一切生命活动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三、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1、核酸的功能:核是细胞内携遗传信息的物质,在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3、核苷酸: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即组成核酸分子的单体,一个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的碱基、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磷酸组成的。

  高中生物知识重点

  一、DNA分子的结构

  5种元素:C、H、O、N、

  4种脱氧核苷酸

  3个小分子: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

  2条脱氧核苷酸长链

  1种空间结构——双螺旋结构(沃森和克里克)

  双螺旋结构:(1)由两条反向平行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得双螺旋结构

  (2)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3)碱基排列在内侧,通过氢键相连,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2个氢键) G=C(3个氢键) G、C含量丰富,DNA结构越稳定。

  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数=脱氧核糖数=磷酸数=含氮碱基数(1个磷酸可连接1个或2个脱氧核糖)

  二、互补配对原则及其推论(双链DNA分子)

  A=T G=C A+G=C+T=(A+G+C+T)

  嘌呤碱基总数=嘧啶碱基总数

  2个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与另外两个互补配对碱基之和相等

  2个不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一半

  三、DNA分子的复制

  1、复制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

  2、复制场所:(只要有DNA得地方就有DNA复制和DNA转录)

  A 真核生物:细胞核(主要)、线粒体、叶绿体

  B 原核生物:拟核、细胞核(基质)

  C宿主细胞内

  3、DNA复制条件:

  ①模板:亲代DNA的两条链

  ②原料:4种尤里的脱氧核苷酸

  ③能量:ATP

  ④酶:DNA解旋酶、RNA聚合酶

  4、DNA复制特点:

  ①边解旋边复制

  ②半保留复制

  5、准确复制的原因

  ①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提供精确模板

  ②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保证复制准确进行

  6、DNA复制的意义:

  讲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子代,保持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四、DNA复制的有关计算

  1、1个DNA分子复制n次,形成2n 个DNA分子

  2、1个DNA分子含有某种碱基m个,则经复制n次,需游离的该种碱基为m(2n-1),第n次复制需游离的该种脱氧核苷算m﹡2n-1

  3、一个含15N的DNA分子,放在含14N的培养基上培养n次,后代中含有15N的DNA分子有2个,后代中含有15N的DNA链有2条,含有14N的DNA分子有2n个,含14N的DNA链有2n+1-2

  高中生物知识总结

  遗传与进化

  第一章遗传因的发现

  1.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叫作等位基因。

  2.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假说-演绎法: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提出假说设计实验 验证假说分析结果 得出结论。测交: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4.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等位基因分开,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配子中。

  5.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在减数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6.表现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叫作基因型。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7.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精(卵)原细胞减少了一半。

  8.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9.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一种基因型)。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四个精子(两种基因型)。

  10.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11.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母方。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作联会。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作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交叉互换。

  12.减数第一次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之间通常没有间期,或者间期时间很短。

  13.男性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叫交叉遗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