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簪的爱情诗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0

1.与古代发簪有关的诗句有哪些

1.南乡子·诸将说封侯 宋代:黄庭坚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

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

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2.春望 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3.溪居 唐代:柳宗元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 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

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1.南乡子·诸将说封侯 译文 在诸将都谈论封侯之事的时候,我独倚高楼,和着竹笛,放声长歌。

世事在风吹雨打中悄然而逝,刘裕在重阳登临戏马台,与群臣宴会的盛景已一去不复返了。快快畅饮不要留下,酒味醇香依旧。

花在老人头上羞笑,白发簪花不消解忧愁。赏析 这首词“以诗为词”的创作方法,从遣词造句到意境格调都体现出诗的特点。

不借助景物渲染,而直抒胸臆,风格豪放中有峭健。2.春望 译文 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半年多,家书难得,一封抵得上万两黄金。

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简直要不能插簪了。赏析 这首诗全篇情景交融,感情深沉,而又含蓄凝练,言简意赅,充分体现了“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且这首诗结构紧凑,围绕“望”字展开,前四句借景抒情,情景结合。诗人由登高远望到焦点式的透视,由远及近,感情由弱到强,就在这感情和景色的交叉转换中含蓄地传达出诗人的感叹忧愤。

由开篇描绘国都萧索的景色,到眼观春花而泪流,耳闻鸟鸣而怨恨;再写战事持续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无,最后写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环环相生、层层递进,创造了一个能够引发人们共鸣、深思的境界。表现了在典型的时代背景下所生成的典型感受,反映了同时代的人们热爱国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大家一致的内在心声。

也展示出诗人忧国忧民、感时伤怀的高尚情感。3.溪居 译文 很久来为公务所累,幸好被贬谪到南方少数民族地区。

闲静无事,与农人的菜圃为邻,有的时候就像个山林中的隐士。早晨耕田,翻锄带着露水的野草,晚上撑船游玩回来,船触到溪石发出声响。

独来独往,碰不到其他的人,眼望楚天一片碧绿,放声高歌。赏析 这首诗是柳宗元贬官永州时在愚溪之畔筑屋而居时的作品。

诗歌表面是写在此生活的惬意自适,其实是强写欢愉,将被贬的郁愤之情隐晦写出。诗人被贬谪永州,应该是有满腹牢骚的,却在诗的开头将其称为幸事:“久为簪组柬,幸此南夷谪。”

诗人认为他长久地为在朝中做官所累,幸亏贬谪南来这荒夷之地,可以让他过上闲适的生活。此两句正话反说,将不幸之事说成是幸事,表达了对朝中当权派的不满。

“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这四句是强调在此生活的闲适之情。

闲暇时与种菜的老农为邻,有时还真像是在山林隐居的人。一大早带着露水就去锄草,晚上乘船沿着溪水前进。

“闲依”表现作者的闲散之态, “偶似”是故作放旷之语,自我安慰。柳宗元少有才名,胸怀大志,可是仕途不顺,一再遭贬。

这次更是被贬永州,远离长安。他满腔的热情得不到施展的空间,有志而不得伸,有才而不被重用。

于是,在此贬所,只好强写欢愉,故作闲适,称自己对被贬感到庆幸,假装很喜欢这种安逸舒适的生活。“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有时整日独来独往碰不见一个行人,于是放声高歌,声音久久地回荡在沟谷碧空之中,多么清越空旷。

这闲适潇洒的生活,让诗人仿佛对自己的不幸遭贬无所萦怀,心胸旷达开朗。这里诗人看似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但毕竟也太孤独了。

这两句恰恰透露出诗人是强作闲适,无人问津时自娱自乐,也只是一种无奈的调侃。纵观全诗,诗人似乎已经淡忘了遭贬的痛苦,诗中把被贬谪的不幸称之为幸,将孤独冷静的生活诠释为飘逸闲适的生活。

实际上这全都是诗人激愤的反语,在这种被美化了的谪居生活的背后,隐蕴的是诗人内心深深的郁闷和怨愤。表面的平淡所蕴含的激愤,更让人为之怦然心动,正如清代的沈德潜所说: “愚溪诸咏,处连蹇困厄之境,发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间言外,时或遇之。”

这是很中肯的评价。全诗清丽简练,含蓄深沉,意在言外,耐人寻味。

2.有什么与簪子有关的诗词

1、含娇含笑,宿翠残红窈窕,鬓如蝉。寒玉簪秋水,轻纱卷碧烟。——唐·温庭筠《女冠子·含娇含笑》

白话译文:带着娇羞,含着微笑,鬓云一缕轻飘。虽是昨夜残妆,依旧那样窈窕。玉簪绾住浓发,寒如秋水一般,衣裙飘动,仿佛碧烟缭绕。

2、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宋代·秦观《一丛花·年时今夜见师师》

白话译文:抛开髻簪,披拂着秀发,紧偎在我的怀中,她挥泪唱起了新谱的歌曲。

3、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北宋·晏几道《阮郎归·天边》

白话译文:身佩紫兰,头簪菊黄,急切切重温旧日的颠狂。

4、何用通音信,莲花玳瑁簪。——汉·佚名《古绝句·日暮秋云阴》

白话译文:不见,不言,又何妨。我对感情的期许大抵也是如此,一支莲花玳瑁簪已足够,彼此笃定。不见,不言,亦无妨。

扩展资料:

《女冠子》这个词牌原来就是吟咏女道士的,所谓“女冠”,即是女道士。唐朝时,一般女子不戴冠,只有女道士戴黄冠,因而人称女道士为“女冠”或“女黄冠”。温庭筠这首词就是咏其本事。

这首词着意于刻画女道士的容貌。上片写女道士出家前容貌仪态的娇媚柔美,以及她的妆容与服饰;下片写其出家为女道士的妆束以及闲适安然、怡然自得的情态与心理活动。

全篇看似都在咏写女道士,实质上是在言情。如以细腻的笔法刻画女道士的容貌神韵,表现她的娇艳窈窕,暗指她身虽入道而情缘未了,末二句更是见出其怀春之情,之所以说“早求仙”,是在以退为进,曲折地表现人间情愫。

此词虽然在思想内容上缺乏深度,但是在艺术上是值得称道的。如此娇美飘逸的仪态,如此华美精致的服饰,与以往温词中暖玉浓香相比,这首《女冠子》写得不失女性的娇妍清丽,甚至有几分冶艳性感。全词以电影蒙太奇的表现手法来状写女主人公的外貌神态,体现了温词的美学特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女冠子·含娇含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一丛花·年时今夜见师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古绝句·日暮秋云阴

3.簪子和红豆有一个寓意对爱人思念的诗句是哪句

一把红色油纸伞。

一支发簪,一颗红豆。

一段秀才与千金的青梅竹马。

一场终不得圆满的爱恋。

嘉定方泰小镇上,春雨沥沥。

年幼的他。

冒雨将一颗小小的红豆。

放进了她的掌心。

当古诗文与典故遇上中国动漫。

竟是这样缠绵悱恻。

年华灼灼艳桃李,

结发簪花配君子。

与簪子有关的诗词

女冠子 温庭筠

含娇含笑,

宿翠残红窈窕。

鬓如蝉,

寒玉簪秋水,

轻纱卷碧烟。

雪胸鸾镜里,

琪树凤楼前,

寄语青娥伴,

早求仙。

南乡子 黄庭坚

诸将说封侯,短笛长歌独倚楼。

万事尽随风雨去,休休,戏马台南金络头。

催酒莫迟留,酒味今秋似去秋。

花向老人头上笑,羞羞,白发簪花不解愁。

鹧鸪天 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着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

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减字木兰花 李清照

卖花担上,

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

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

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

徒要教郎比并看

一丛花 秦观

年时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

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飔。

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

佳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

想应妙舞清歌罢,又还对、秋色嗟咨。

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

阮郎归 晏几道

天边金掌露成霜,

云随雁字长。

绿杯红袖称重阳,

人情似故乡。

兰佩紫,菊簪黄,

殷勤理旧狂。

欲将沉醉换悲凉,

清歌莫断肠。

相见欢 朱敦儒

金陵城上西楼,

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

大江流。

中原乱,

簪缨散,

几时收?

试倩悲风吹泪,

过扬州。

古绝句 汉无名氏

日暮秋云阴,

江水清且深。

何用通音信,

莲花玳瑁簪。

酒泉子 冯延巳

云散更深,

堂上孤灯阶下月。

早梅香,残雪白,夜沉沉。

阑边偷唱系瑶簪,

前事总堪惆怅。

寒风生,罗衣薄,万般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