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陂湖的水利概况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3

1953年冬,庐江县政府组织民工治理塘串河河道,河床拓宽为10米。1958年冬至1959年春,航运部门组织民工再次疏浚河道,裁弯取直2.4公里,河床拓宽为30米。
县河为庐江县城通往巢湖、长江唯一水道,原长10公里,淤塞严重。1971年冬至1975年春,庐江县政府组织治理县河(包括黄陂湖航道),对县城南门大桥至缺口大桥17.15公里河床裁弯、拓宽、挖深,竣工后,县河底宽30米,底高程5.5米。其中1972年冬至1976年6月底,对县城西门岗上切岭(包括南门大桥至柏家井河道拓宽、挖深)建桥,完成土方172万立方米,河道底宽20米,底高程5.5至6米,通水量52.2立方米/秒,改善了县河两岸农田防洪、排灌条件,减少了县城洪水灾害,且使水运畅通,增加运载能力。县河上游建有学堂坝、文昌坝、宋小坝、庙岗坝、谢村堰、螺丝堰、祠堂堰和移湖水库等蓄水工程,以利灌溉和洪期蓄水。
瓦洋河上游宽、浅、坡陡、多沙石;下游弯、窄、坡缓、泥沙淤塞。光绪《庐江县志》记述:“瓦洋左右皆圩田,河身原来宽阔,旁有长滩,居民往往增作垸堤,占盖房屋,栽种树木,以致河身狭窄,湍溜刷堤。”1975年12月15日,泥河、缺口两区组织30000劳力经两个冬春,将该河下游改道,即自河口竹林寺至黄圩拐5.86公里长开挖新河。新的河道底宽55——60米,底高程6米。对上游自黄圩拐至秀山口5.9公里长的河道裁弯取直,其底宽35——55米。此项工程共完成土方224.5万立方米,建成配套建筑物16处,完成浆砌块石6777立方米,干块1110立方米,砼1401立方米,投资25.6万元。1979年6月25日大暴雨,致新建的瓦洋河堤岸冲断5个缺口(长743米),冲塌半边埂1452米,水毁人行桥、跌水各2道,冲毁放水涵1道和5段护坡(长75米),并冲坏洋河公路桥和洪庄跌水。瓦洋河部分工程被水毁后,对下游圩区的防洪仍有效益,但不利于上游防旱,水毁工程亦未修复。
黄泥河上游坡陡,流经黄土区,水土流失严重。1972年冬至次年春,泥河区组织15000名劳力对主河(自泥河大桥下至黄陂湖河口)15.1公里进行疏浚筑堤,共完成土石方124.5万立方米,使河底宽20——25米,改善了两岸9.5万亩农田排灌、防洪条件,水运可通泥河镇。该河上游筑大龙坝,支流沙溪河上筑有洪安桥坝和牧堰。 由庐城南门至河口名县河,连接以黄陂湖中心航道,东经塘串河与白湖新河相通,经兆河入巢湖,东南流入西河、凤凰颈、无为汇黄雒河入长江,是庐江庐南水域沟通江、湖的主要航道。
旧时黄陂湖由于泥沙沉积,河道淤塞严重,丰水期,可通航30吨位船只,枯水期只能通航5吨以下小船。1956年至1959年,组织民工疏浚黄陂湖中心航道,1971年冬至1972年春,又组织3万民工整治庐城南门大桥至缺口大桥20公里县河航道,河底由10米拓宽到30米,河底高程由6.4米降低到5.5米,疏浚后常年通航100吨级轮驳船。
塘串河、白湖、兆河3条河(湖)流原不相连接,建国后多次人工疏浚,串通黄陂湖、白湖,流经塘串河、白湖新河、姥山、马头嘴、沐集至马尾河口入巢湖,成为水上运输的主要航道。
1952年1月,庐江、巢县组织民工挖通兆河连接3湖(黄陂湖、白湖、巢湖)水系。1953年至1960年,对塘串河多次拓宽、挖深、筑堤,1978年又疏浚航道,上游在缺口与西河相接,下游通白湖新河接通兆河。两河航道全长33公里,可常年通航100吨级船舶。该航道沿途有白湖的东西环圩河、盛桥河(长河)等支流,部分航道可常年通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