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的学术反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0

A、专著类:
(一)《意境探微》的学术反响:
1、《扬州大学报》、《中国文化报》、《中华读书报》学术报道,共3次;
2、《扬大研究生》、《扬州晚报》、《文艺报》、《社会科学报》、《中国文化报》、《中华读书报》、《徐州师大学报》、《东方丛刊》、《江海学刊》、《书品》发表书评文章共10篇;
3、《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冬之卷、《文学前沿》2003年第7辑、《中国美学年鉴》2003年评论共3次。
(二)《当代文艺美学的多维思考》的学术反响:
1、《扬州大学报》、《社会科学报》、《中国文化报》学术报道共3次;
2、《文艺报》、《澳门日报》发表书评文章共2篇。
B、论文类(共转载97篇次,含重复论文):
(一)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2篇:
1、《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10篇;
2、《文艺理论》6篇;
3、《美学》1篇;
4、《文学研究文摘》1篇;
5、《文化研究》2篇;
6、《语言文字学》1篇;
7、《中学语文教与学》1篇。
(二)《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7篇。
(三)《新华文摘》转摘5篇:
1、全文转载1篇;
2、观点摘要4篇。
(四)其他报刊全文转载16篇:
1、《读者》(1997年第1期) 1篇;
2、《诗刊》(1997年第10期) 1篇;
3、《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陕西师大主办) 6篇;
4、《比较文学报》(四川大学主办) 2篇;
5、《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年鉴》(2006) 1篇;
6、《中学语文》(2003年第3期教师版) 1篇;
7、江苏省美学学会编:《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1篇;
8、忽培元主编:《新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1篇,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
9、白烨选编:《2001中国年度文论选》,1篇,漓江出版社2002年版;
10、葛红兵主编:《20世纪中国文艺思想史论》(第二卷),1篇,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五)网络转载47篇次(含重复论文):
1、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办:《文艺学新周刊》(网刊),4篇;
2、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办:文艺学网《教授文集》(古风卷),24篇;
3、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办:美学网,5篇;
4、全国美学研究网:6篇;
5、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网,文学类,6篇;
6、学术中国网:2篇。
C、学术争鸣:
1、远锋文,《中国教育报》1989年11月21日第3版,商榷“灵感思维”问题;
2、王振复文,《复旦学报》2004年第5期,商榷“意境”问题。
D、学术评价:
1、吴慧洁、黄慧薇文,人大复印资料《美学》1999年第9期,评论意境研究,被誉为意境研究的代表人物之一。
2、黄维梁文,《海南师院学报》2006年第3期,评论意境研究。
3、童庆炳文,《中国文化研究》2002年冬之卷,第8页,评论意境研究。
4、董学文著:《文学理论学导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38-339页,评论和引用“文学理论关键词”研究。
5、毛庆耆、董学文等:《中国文艺理论百年教程》,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325页,评价“文学理论关键词”研究。
6、董学文、金永兵等:《中国当代文学理论(1978-2008)》,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93、94、97页,评价和引用“文学理论关键词”研究等。
7、曾繁仁主编:《中国新时期文艺学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4、111、112、314页,评价和引用关于“话语”、“关键词”等论文3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