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检测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9

1. 找 人教版 语文 八下 第6单元(文言文) 试题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 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 (2)悄怆幽邃________________

(3)不可久居________________ (4)隶而从者________________

(5) 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 (6) 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

(7)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___________ (8)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______________

(9) 明灭可见__________________ (10) 乃记之而去_________________

(11)百废具兴__________________ (12)属予作文以记之__________________

(13)薄暮冥冥__________________ (14)把酒临风__________________

(15)增其旧制________ (16)百废具兴________

(17)长烟一空__________________ (18) 然则北通巫峡________

(19春和景明______________(20镇岳阳楼之大观也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列句子

(1) 皆若空游无所依。

(2)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4)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5)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6)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7)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8)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9)微斯人,吾谁与归?

(10)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3简答

(1)“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 作者前后感情截然不同,是否矛盾?

(3) 如何理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或异二者之为 “异”各指什么?

3、理解性默写

1.滕子京政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重修岳阳楼的盛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前人之述备矣”与________________形成照应。

4.时间上写洞庭湖美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空间上写洞庭湖美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花鸟草鱼落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虚写景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正反两方面写古仁人的内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默写

饮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己亥杂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 ( ) A.为坻(chi) 俶尔远逝(shu) 淫雨(yin) 环滁(chu) B.林霏(fei) 伛偻(lv) 廿二日(nian) 浅鬣(lie) c.红装而蹇者(jian)呷浪(xia) 金樽(zun) 挂罥(juan) D.风掣(che) 大庇(bi 倩女(qian) 堕事(hui)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觥筹交错( ) 2.谪守( ) 3.宠辱皆忘( ) 4.岸zhi ting 兰 5.hao 月 6.悄怆幽邃( ) 7.qi 路 8.山岳qian 形 9.琅琊( ) 三、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及意思 1.玉盘珍羞直万钱 2.百废具兴 3.属予作文以记之 四、文学常识填空 1.《醉翁亭记》的作者是 , 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号 ,又号 。

2.《小石潭记》的作者是 ,字子厚, 代文学家,“ ”之一。 3.《岳阳楼记》是 朝 所作,选自《 》。

4.《满井游记》的作者是 ,字中郎,号 , 代 家,与其兄、其弟并称为“ ”。 五、下列诗句、篇目、作者及朝代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 A.“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陶渊明——东晋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李白——唐朝 C.“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 ——唐朝 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龚自珍——明朝 六、写出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不同含义 1.绝:往来不绝者,滁人游也( )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2.和:政通人和( ) 春和景明( ) 3.观:予观夫巴陵胜状( )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 4.秀:佳木秀而繁阴( )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 5.乍:波色乍明( ) 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 七、翻译句子有误的一项是 ( ) A.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译文:所有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在水面上吸水的鱼,都是一副悠闲 自得的情态,鸟的羽毛、鱼的鳞鳍当中都充满了欢乐的气氛。 B.环滁皆山也。

译文:环滁这个地方到处都是山。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从小潭往西南方向远望,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 前行,时隐时现。 D.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怎能不有所不同呢? 八、用原文回答 1.《岳阳楼记》描写洞庭湖壮观雄奇景象的语句是: 2.《醉翁亭记》中描写山间四时美景的句子是: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夸张地描写胡地异常寒冷的诗句是: 九、阅读 (一) 至于①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A)前者呼,后者应,(B)往来而不绝着,滁游人也。

②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着,太守宴也。③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C)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D)④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伛偻提携”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它在文中的位置是 (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2.下面对文中画线处文字意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①处是说滁州游山人中间那些背着东西的人一边走一边唱歌。

B.②处是说太守宴上的酒食都产于当地,这也是游宴之乐的原因之一。 C.③处是说酒宴上的欢乐不在于音乐,而在于大家都能尽情的自娱自乐。

D.④处是说酒宴上大家都欢乐,惟独太守精神不振以致自饮自醉。 3.能表明本段内容的核心的一项是 ( ) A.滁人游 B.太守宴C.众宾欢 D.太守醉 4.对本段文字内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写滁人游山太守相随的情形 B.写太守设宴众宾欢乐的情形 C.写滁人、宾客、太守游山的情形 D.写滁人、宾客、太守自醉的情形 5.对本段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 A.本段描写暗示了滁人生活安定富足。

B.本段描写了太守与民同乐的场面。 C.本段刻画了一个嗜酒如命、整日沉迷于宴饮之中的太守形象。

D.本段暗示了太守与下属融洽、无拘无束的亲密关系。 (二) 晚游六桥待日记 西湖最盛,为春为月。

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今岁春雪甚盛,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放,尤为奇观。

石篑数为余言:“傅金吾园中梅,张功甫玉照堂故物也。急往观之!”余时为桃花所恋,竟不忍去湖上。

由断桥至苏堤一带,绿烟红雾,弥漫二十余里。歌吹为风,粉汗为雨。

罗纨之盛,多于堤畔之草,艳冶极矣。然杭人游湖,止午、未、申三时。

其实湖光染翠之工,山岚设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夕春未下,始极其浓媚。月景尤不可言。

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

1.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 梅花为寒所勒、与杏桃相次开发,尤为奇观。

(2)花态柳情,山容水意,别是一种趣味。 2.友人邀作者去赏梅,作者为什么没去? 3.西湖最妩媚动人的景色是在什么时刻? 4.“歌吹为风,粉汗为雨”是指什么? 5.“安可为俗士道哉”这句话如何理解? 十、作文 题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要求: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改写成一篇记叙文,要求叙事完整、清晰,有适当的人物描写。

可结合时代背景,恰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A(“俶”读音为。

3. 语文版八年级下语文各单元测试题

(语文版)九年级第二单元测试题.C、哄笑(h ng) 颓唐(t ) 门槛(ji n) 打折了腿(sh )D.暂时(z n) 间或(ji n) 笔砚(y n) 咸亨(xi ng)2.下列词语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A、乖觉 纵使 。

九年级语文测试题,九年级语文第二单元.C、哄笑(h ng) 颓唐(t ) 门槛(ji n) 打折了腿(sh )D.暂时(z n) 间或(ji n) 笔砚(y n) 咸亨(xi ng)2.下列词语中书写错误的一项是( )A、乖觉 纵使 。语文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B.次 过去 衡量 分寸C.超过 安排 考虑 限度D.次 过 估量 所打算或计较的4.在下面句子的空白处应填入的一组汉字是( )(2分)________然他已经丧 。

九年级语文测试题,九年级上册语文.B.次 过去 衡量 分寸C.超过 安排 考虑 限度D.次 过 估量 所打算或计较的4.在下面句子的空白处应填入的一组汉字是( )(2分)________然他已经丧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一、二、三单元测试题.2、下面汉字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踪影全无 悠然翱翔 壮观绮丽 B、狂乱啼鸣 凌空疾翔 笔直延伸C、美不可言 彼此关照 无可言喻 D、清晰 。

七年级语文测试题,七年级上语文测试题.2、下面汉字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3分)A、踪影全无 悠然翱翔 壮观绮丽 B、狂乱啼鸣 凌空疾翔 笔直延伸C、美不可言 彼此关照 无可言喻 D、清晰 。新课标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海峡:3.填空:⑴《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 八年级英语新课标,诗的第二节是 .⑵《乡愁》选自 ,作者 ,著名诗人,新课标英语八年级上诗中写夫妻分离之愁的诗句是 .⑶ 。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测试题.篁竹(huánɡ)清冽(liè) B.燕地(yàn)挂罥(juàn) C.丧乱(sànɡ)连袂(mèi) D.为坻(chí)俶尔(shū)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 。八年级上语文测试题,诗的第二节是 .⑵《乡愁》选自 ,作者 ,著名诗人,八年级语文测试题.篁竹(huánɡ)清冽(liè) B.燕地(yàn)挂罥(juàn) C.丧乱(sànɡ)连袂(mèi) D.为坻(chí)俶尔(shū)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 。

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下面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人不知而不愠(yùn)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xīn) 不闻机杼声(zhù) 同 。七年级上册测试题,诗的第二节是 .⑵《乡愁》选自 ,作者 ,著名诗人,智商测试题 附答案.下面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人不知而不愠(yùn)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xīn) 不闻机杼声(zhù) 同 。

新课标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2.将下面对应项连线:《包拯》 辛弃疾 《后汉书》《董宣执法》 脱脱 《续资治通鉴》 《岳飞》 范晔 《稼轩长短句》 。八年级英语新课标,诗的第二节是 .⑵《乡愁》选自 ,作者 ,著名诗人,新课标英语八年级上.2.将下面对应项连线:《包拯》 辛弃疾 《后汉书》《董宣执法》 脱脱 《续资治通鉴》 《岳飞》 范晔 《稼轩长短句》 。

新课标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林嗣环 《周元公集》 《天净沙·秋思》 柳宗元 《昌黎先生集》3.原文填空:⑴《爱莲说》中能 。八年级英语新课标,诗的第二节是 .⑵《乡愁》选自 ,作者 ,著名诗人,新课标英语八年级上.《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林嗣环 《周元公集》 《天净沙·秋思》 柳宗元 《昌黎先生集》3.原文填空:⑴《爱莲说》中能 。

语文版八年级(上)第一、二单元合卷测试题.级(上)第一、二单元合卷测试题班级:姓名:成绩: 同学们好!当你走进考场八年级上语文测试题,诗的第二节是 .⑵《乡愁》选自 ,作者 ,著名诗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八年级语文测试题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 。新课标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附答案).doc.B、侮蔑() 恫吓() 沮丧() 生涯()C、遏制() 滂沱() 孤僻() 耸听()D、晓谕() 腼腆() 怡然() 羞怯()2.解释下列词语:流连忘 。

八年级英语新课标,诗的第二节是 .⑵《乡愁》选自 ,作者 ,著名诗人,你就是这里的主人.只要心境平静,新课标英语八年级上.B、侮蔑() 恫吓() 沮丧() 生涯()C、遏制() 滂沱() 孤僻() 耸听()D、晓谕() 腼腆() 怡然() 羞怯()2.解释下列词语:流连忘 。

4. 八年级下语文 第六单元《小石潭记》检测题

小石潭记》 姓名:____ ____ 学号:__ _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一、完成下列填空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 ,是属于 的范畴。②.《小石潭记》的作者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是他 中的第四篇。

③.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潭中的气氛。二,积累运用一、给加点字注音。

(11分)篁竹( ) 佩环( ) 清冽( ) 参差( ) 披拂( ) 寂寥( ) 佁然( ) 翕忽( ) 翠蔓( ) 犬牙差互( ) 日光下澈( ) 俶尔( )坻屿嵁岩( )( )( ) 蒙络摇缀( )( ) 悄怆幽邃( )( )( ) 卷石底以出( )②、根据拼音在括号里写出相应的词语:凛 liè( ) 翠 màn( )连 zhuì( ) 清 chè( )三、结合语境,解释词语: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____________②、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

乐:____________③、皆若空游无所依。 空:____________④、伐竹取道。

伐:________ _ 取:________ _⑤、水尤清冽。 尤:_____________⑥、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_____________ 许: ① 全石以为底。

( ) ④参差披拂。( )⑤佁然不动。

( ) ⑥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⑦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 ⑧其岸势犬牙差互。( )⑨四面竹树环合。

( ) ⑩寂寥无人。( )11悄怆幽邃。

( ) 12以其境过清。( ).朗读课文,并回答问题:1、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

①、“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_________”呼应。②、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 ______”。

③、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________”和“_________”两个句子得到印证。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二段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潭水清澈的?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原文内容,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这“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结合写作背景,作简要说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按提示写出相应语句并加以积累。

(1)文中写水声清脆悦耳的语句:__________ __________。(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_________ _______。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____ ______。(4)描写溪流曲折悠远的语句: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文中高度概括小石潭这周围环境的句子是: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中表现小石潭的石头千奇百怪的句子是: 。

五,翻译下列句子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译句: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译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选择题1、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A.俶尔远逝(游来游去) B.斗折蛇行(蛇)C.潭中鱼可百许头(可能) D.卷石底以出(弯曲)2、选出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A.以其境过清(清凉) B.悄怆幽邃(静悄悄的样子)C.为坻为屿(小岛) D.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面3、选出下列句中“以”字与“以其境过清”的“以”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 )A.全石以为底 B.卷石底以出C.扶苏以数谏故 D.属予作文以记之4、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A.凄神寒骨(感到心情很凄惨,全身冰冷)B.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上)C.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不能在这里居住,于是写下这里就走了)D.其岸势犬牙差互(小石潭的岸边上狗的牙齿参差不齐)5、选出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 )A.四面竹树环合(四周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B.卷石底以出(石。

5. 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复习题集(第六单元

2009年八年级下语文文言文复习题集 第六单元-第七单元 20、《邹忌讽齐王纳谏》--《战国策》 一、朗读并背诵这篇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邹忌的妻、妾、客人是怎样评价邹忌与徐公之美?邹忌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2、邹忌是怎样分析“王之蔽”的?从中可以看出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形貌: 2、朝服衣冠,窥镜. 窥: 3、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地方: 4、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面: 三、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译文: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2、《细柳营》----司马迁 一、阅读课文,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周亚夫不愧为“真将军”。 二课文讲的是周亚夫将军细柳的故事,为什么还要写刘礼军霸上、徐厉军棘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大: 2、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披甲,锐兵刃,彀弓驽,持满。锐: 3、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

改容: 3、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虏: 四、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 ②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22、《古文二则》---司马光 一、吕蒙原本是一介武夫,而鲁肃是吴国的有名的谋士,但后来鲁肃为何愿意跟他“结友”? 二、据历史记载,祖逖率军北伐,收复了黄河以南的大片土地,结合课文,谈谈哪些地方表现了他作为一代名将的胆识? 三、课文中有些词句已浓缩为成语,试着把他们写出来,并造一个句子。 成语: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蒙辞以军中多务。务: 2、但当涉猎,见忘事耳。

涉猎: 3、中夜闻鸡鸣,蹴琨觉。觉: 4、逖将其部曲百余家渡江。

将: 五、本文虽短,但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刻画了鲜明的人物性格。请各用一两个短语来概括他们的性格特点。

孙权: 吕蒙: 鲁肃: 23、《公输》-----墨子 一、阅读课文,说说墨子是怎样成功地阻止楚国攻打宋国的。 二、墨子见楚王的一段议论雄辩有力,简要分析一下它是怎样说服楚王的? 三、翻译句子。

1、宋何罪之有? 2、互不见我于王? 3、必为有切疾矣。 4、虽然,公输盘为我造云梯,必取宋。

24、诗词五首 一、朗读课文,简要回答问题。 1、《采薇》和《十五从军征》写的都是久经征战的士兵还乡的感受,他们的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 2、《清平乐·村居》描绘了的田园生活画面?表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朝天子·咏喇叭》辛辣地讽刺封建统治者,作者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二、解释词语 . 1、…载…载…: 2、始: 3、漫漫: 4、罢: 第七单元 25、《桃花源记》---陶渊明 一、默读课文,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武陵人一路上见到的景色忽然桃花源中的景象,还可以试着把你想象的画面画出来。

二、后世把“世外桃源”作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细读课文,说说作者心目中的这个理想有哪些吸引人的地方。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交通: 2、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问讯: 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绝境: 间隔: 4、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无论: 26、《岳阳楼记》---范仲淹 一、“迁客骚人”登上岳阳楼,因天气的阴晴变化,“览物之情”也有所不同。作者又有怎样的“览物之情”?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向? 二、把课文“嗟夫!……噫!微斯人,吾谁与归?”翻译成一段话。

三课文填空。 ②《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矿达胸襟的句子是 , 。

表达作者远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 3、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具体表现了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

请结合这两段内容,分别以“悲”和“喜”为首字,写一组不少于五言的对偶句。悲 ,喜 。

4、范仲淹借此文委婉地表达了对友人滕子京的劝勉,结尾作者发出了“微斯人,吾谁与归”的慨叹。就全文来看,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 答: 5.第四段写景的顺序,从时间上看是: ;从空间上看是: 。

6.文中用“ ”一句描写微波荡漾的月光;用“ ”一句描写无风时水中的月影。 7领导干部要实践“三个代表”,其中重要一点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所说的“ , ”。

8.岳阳楼有一名联:“四面河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范仲淹有一与“忧乐”相应的名句是“ , ”。 9.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矛盾吗?为什么? 10、这篇散文中有些句子现在已经成为了成语,请将这些成语写在下面。

(至少3个)( 答: 27、《醉翁亭记》---欧阳修 二、作者很擅长描写景物,是根据课文填空,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变换角度来描写。 1、由远及近,从 到 。

2、朝暮之景,从 到 。 3、四时之景,从 到 。

4、由外而内,从 到 。 5、夕照全景,从 到 。

四、解释加点的字词。 1翼然: 2、杂然: 3、颓然: ④晦 ⑤伛偻 五、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各句。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六、理解填空。 ①奠定全文抒情基调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