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人说的“七不出门,八不还家”是什么意思?有道理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5

“七出不来,八不归”,依据本意来理解,便是逢七不出门,逢八不归家。例如农历初七、十七、二十七在农村被认为并不是出门的吉日,初八、十八、二十八不适宜回家了。古时候,由于大家交通出行都相对落后,通常出趟远门都要大半个月之上,所以在出行时都选择良辰美景吉日。真正意义上的“七出不来”是指出门之前,会为家中办完七件事,这些事没办完以前,就不能出门。这七件事各是:柴、米、油、盐、酱、醋、茶。

因此出门之前,必得把家中的尺寸事儿分配一番,才可以安心而走。出门前要办完七件事:你我皆凡人。之前外出的大都是当家的,是一家的精神支柱,出门前必须要先分配好家里日常生活才可以外出。那样出门后也是有八件事要搞好,如果做不好就不要回家。孝悌忠信廉耻,这也是做人的基本标准,违背了一切一条都真的对不起祖先,无颜面对家人。

因此小伙伴们,千万不要误解了(七不出门,八不归)的真正意思,现在你可以随便哪一天都能够外出,随意哪一天都能够回家了,切忌贴了迷信活动的标签而一棍子打死,更不能妄自菲薄,忘记了老祖先的教训。七不出门是指并没有安顿好家里“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事情情况下,不能出门,这儿的“柴、米、油、盐、酱、醋、茶”其实就指代了家里的大小事儿。

的确,家里的事情一切安置稳妥,才可以安心的出门了。八不归指得乃是没有做到“孝、悌、忠、信、 礼、义、廉、耻”这八件事,就没有颜面回家。这八件事在农户眼里是做人之本,一个正义的人,非常值得人尊敬的人都要做到这八件事,假如没有做到,或是在外赚黑心钱,这种人都是没有颜面回家的。

第2个回答  2022-08-05
这是一些风俗习惯,没有什么科学道理,只是一些地方的风俗习惯,想要有一个好的兆头。
第3个回答  2022-08-05
“七不出门”中的七是指:材、米、油、盐、酱、醋、茶,意思是出门之前要把家里这些必备物品备起,这样出门心里把踏实。八不归家中的八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意思是出门在外也不要忘记初心,这样才有脸回家,才对得起列祖列宗。
第4个回答  2022-08-05
这个意思就是说,在17和27的时候都不能出门,逢八的时候不能还家,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