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关于竹子精神的诗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8

1.赞美竹子精神的诗句

1、唐代柳宗元《巽公院五咏·苦竹桥》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

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

俯瞰涓涓流,仰聆萧萧吟。

差池下烟日,嘲哳鸣山禽。

谅无要津用,栖息有馀阴。

释义:高高的桥与幽幽的小路相连,它曲曲折折穿过稀疏的竹林。竹子从笋箨中迸发苦节,青皮环抱空虚的竹心。俯身看桥下细细的溪流,抬头听山间萧萧的竹韵。烟雾蒸腾中阳光西下,山里的鸟儿在嘲哳乱鸣。料想苦竹不可能作为渡口的竹伐,正好给我们的休憩提供了绿荫。

2、唐代吕太一《咏院中丛竹》

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

心贞徒见赏,箨小未成竿。

释义:窗外的丛竹挺拨直立,青翠中预示来年的春寒。竹子的坚贞为人欣赏,因为竹笋还未长成长竿。

3、唐代杜甫《严郑公宅同咏竹》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释义:嫩绿的竹子有一半还包着笋壳,新长的枝梢刚伸出墙外。翠竹的影子投映在书上,使人感到光线暗下来。竹影移过酒樽也觉得清凉。竹经雨洗显得秀丽而洁净,微风吹来,可以闻到淡淡的清香。只要不被摧残,一定可以看到它长到拂云之高。

4、清代郑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释义: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5、清代郑燮《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释义: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2.关于竹子精神的诗

竹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摘自《咏物诗选》 食笋诗 唐·白居易 此处乃竹乡,春笋满山谷; 山夫折盈把,把来早市鬻。

竹里 清·蒲松龄 尤爱此君好,搔搔缘拂天, 子猷时一至,尤喜主人贤。 摘自《聊斋诗集》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咏竹 宋·黄庭坚 竹笋才生黄犊角,蕨芽初长小儿拳。 试寻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春江晓景 宋·惠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暧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笋 宋·王元之 数里春畦独自寻。迸犀抽锦乱森森。

田文死去宾朋散。抛掷三个玳瑁簪。

摘自《咏物诗选》 谢刘仲行惠笋 宋·朱子 谁寄寒林新属笋,开奁喜见白参差。 知君调我酸寒甚,不是封侯食肉姿。

摘自《咏物诗选》 竹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摘自《咏物诗选》 成语: 势如破竹 胸有成竹 竹马之好 青梅竹马 竹苞松茂 丝竹管弦 书功竹帛 金石丝竹 竹头木屑 竹篱茅舍 哀丝豪竹 名垂竹帛 罄竹难书 竹报平安 丝不如竹 竹柏异心 竹篮打水 竹马之友 吹竹弹丝 成竹在胸 丝不如竹 东南竹箭 茂林修竹。

3.关于竹子的诗句的古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清·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竹石》清·郑燮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绝句》元·王庭筠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东湖新竹》宋·陆游

4.古代关于竹子的诗句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苏东坡。

自古以来竹子一直是诗人、画家们笔下的题材。古诗中关于竹的诗句很多: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瞻彼淇奥,绿竹青青”的句子;唐朝王维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白居易“阁畔竹萧萧,阁下水潺潺”等等。

扬州八怪的郑板桥,画了很多竹子画,并在上面题诗,他在《竹石》画上题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意思是人要有风骨,无论做什么事,没有咬定和坚韧的精神,是难于立根的。

5.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诗句来赞美竹子的顽强生命力的诗句

唐代白居易的《题李次云窗竹》中,诗句“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是赞美竹子的顽强生命力的诗句

【出处】《题李次云窗竹》——唐代:白居易

不用裁为鸣凤管,不须截作钓鱼竿。

千花百草凋零后,留向纷纷雪里看。

【译文】它不需要被做成用来吹奏的笙箫,也不需要截断做成钓鱼竿。只待冬天千花百草凋零后,在纷飞的大雪中去看那点点葱翠。

扩展资料

1、《题李次云窗竹》创作背景

竹,在历代文人墨客的心目中,向来都是某种精神品格的象征。苏东坡曾作诗:“宁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可想而知,竹子的品格在文人心中有多高尚。诗人在赞赏竹的高尚品质同时,也衬托出自已高洁的情怀。

2、《题李次云窗竹》鉴赏

《题李次云窗竹》首二句,平淡无奇,不仅用词浅显,亦无深刻的寓意,只是交代了竹子一般的用途,但作者强调的是“不用”、“不须”,至于缘由,结尾两句予以点明。原来,前三句都是陪衬,是为了与末句构成对比的。

诗人说,我不用把竹子制成笛子,也不把它用作钓鱼竿,要的是让竹子在千花百草凋零之后,在大雪纷飞之时,能够屹立在雪中,使我看到那一番凌雪傲霜的情调。

6.推荐20首关于“竹子”的古诗

1、《酬许十三秀才兼依来韵》唐杜牧多为裁诗步竹轩,有时凝思过朝昏。

篇成敢道怀金璞,吟苦唯应似岭猿。迷兴每惭花月夕,寄愁长在别离魂。

烦君把卷侵寒烛,丽句时传画戟门。2、《题郑常侍厅前竹》唐贾岛绿竹临诗酒,婵娟思不穷。

乱枝低积雪,繁叶亚寒风。萧飒疑泉过,萦回有径通。

侵庭根出土,隔壁笋成丛。疏影纱窗外,清音宝瑟中。

卷帘终日看,欹枕几秋同。万顷歌王子,千竿伴阮公。

露光怜片片,雨润爱濛濛。嶰谷蛮湖北,湘川灀水东。

何如轩槛侧,苍翠袅长空。3、《枕上闻急雨》宋陆游枕上雨声如许奇,残荷丛竹共催诗。

唤回二十三年梦,灯火云安驿里时。4、《题画三首》明唐寅青藜竹杖寻诗处,多在平桥野寺中。

黄叶没鞋人不到,豆篱花发浸溪红。5、《醉里》宋白玉蟾道人天地便为家,惯见溪山眼不花。

竹月光中诗世界,松风影里酒生涯。醒时吟笑扬州鹤,梦见常骑月府蟆。

是则官家縻好爵,此生只合饭胡麻。6、《夜宿山庵》宋陈必复扣宿精庐旋启扉,佛香未冷坐多时。

分僧一半云归榻,借竹几些风入诗。隔梦听钟疑寺远,避寒移枕觉宵迟。

起看犹有残窗月,春雪满山啼子规。7、《题乾明寺壁》宋陈造不待车轮四角生,欲行还驻为交情。

又成一笑渌樽晚,诗卷竹风相与清。8、《环翠亭》宋陈知柔当年把臂入龙山,犹记相逢醉梦间。

君似孤云了无碍,我如倦翼早知还。茅檐负日真成算,竹榻论诗整破颜。

欲问太平真气象,夜来风月到松关。9、《次韵郑佥判》宋方岳老我菟裘月一间,仰眠黄犊看青山。

有诗倚竹猿猱迳,无梦排云虎豹关。城郭是非溪隔断,风烟灭没笔追还。

底须一局销长日,并不能棋方是闲。10、《即事》宋方岳荒烟疏树野人家,竹外寻诗一迳斜。

出鸟亦知人意思,忽翻残雪啄梅花。11、《次韵李平叔直舍竹二绝句》宋韩元吉诗翁爱竹有佳句,诗就移官可奈何。

密叶岁寒应更好,賸来和雪看婆娑。12、《新居觅竹栽》 宋姜特立觅橙曾有句,乞竹可无诗。

好轰东南干,同为风月期。根丰宜地力,萌达趁春时。

他日如相过,清阴满酒卮。13、《再和雁湖十首》宋李壁绕城流水碧潺潺,好是芳菲一月间。

诗阵不收疑破竹,谈围未解递连环。健如俊鹘秋翻野,壮似惊龙夜擘山。

传后化今当有待,百年距几可今闲。13、《和渊老妙现之什》宋李弥逊乾坤渺渺一浮尊,万象分明水四濆。

虎脊横熔山作队,鱼鳞倒影海成纹。老僧诗罢闲欹竹,幽士馀斋正卧云。

妙现镜中无一事,世间从此罢挥斤。14、《秋日闲居二首》宋潘玙诗困权时卧竹窗,梦闲随雁到衡阳。

觉来落日窥帘影,茶鼎松风泼鼻香。15、《静治堂书怀》宋史安叔长揖薰风咏式微,譸张山鸟怪儒衣。

竹君伴我寻诗瘦,梅子从谁学道肥。先自宦情如雾薄,可堪乡梦与云飞。

支林堂下波光好,鹭笑鸥嗔胡不归。16、《题思泉庵》宋王柏一时人物久飞仙,诗竹和庵尽变迁。

尚有禅师风味在,野人门外汲寒泉。17、《和麟老韵五绝》宋王炎诗清虽为竹庵编,禅妙元从佛眼传。

用处纵横能杀活,匣藏不肯试龙泉。18、《寄朱仰之》宋王洋年齐甲子性同宜,想见论文更不疑。

小约同行先具酒,且推独步放君棋。庭前雁鹭能堪否,堂下龟鱼暂付谁。

好向蓝田报消息,多栽松竹待哦诗。19、《寄饯东麓赵赞府之官湖南》宋杨公远忆昔鸣驺闯草庐,欢然把酒话襟期。

自从六月袂分后,又是重阳节过时。江左英贤姑佐邑,湖南松竹助哦诗。

饯违不及空惆怅,傥或逢梅寄一枝。20、《龙云寺次罗竦韵》宋杨寅路转羊肠望眼舒,篮舆更入道人居。

千林黄叶新霜后,四面青山夕照余。幽梦乍惊鱼鼓响,小诗闲向竹窗书。

炉烟茗碗匆匆话,已觉人间万象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