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墩墩蕴含的创作秘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2-18

冰墩墩的介绍
在今年北京冬奥会举行中,冰墩墩在网络上爆火了起来。冰墩墩英文名叫BingDwenDwen。它是今年冬奥会的吉祥物。在第一眼看上去,冰墩墩像是熊猫,他还有着一个透明的外壳,它两个大大圆圆的眼睛充满着正能量和阳光,使人有一种欢快的心情。在它的头周围还有几圈彩色的光环,看起来酷酷的,它于2019年9月17正式与世人见面。

冰墩墩形象来源

冰墩墩外观大体看上去像熊猫,熊猫我们都知道,它是一种被保护的动物,非常可爱,我们也经常在网络上看到工作人员和熊猫相处的样子。非常和谐友好,所以冰墩墩就象征着和谐和友好。冰墩墩的含义
冰是洁白的并且坚固的,“墩墩”我们一看到这个词就会想到老实,憨厚,可爱,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们“坚固的内心”为了奥运会拼尽自己的全力。
冰墩墩的由来2018年8月8日,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运会吉祥物征集启动仪式举行,此后人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冬奥会吉祥物的样子出谋划策,从征稿仪式举行到交稿这期间84天,共收到了5816件对于吉祥物的设计方案。2019年1月7日至8日,北京冬奥组委组织召开了专家评审委员会,他们对于这些收到的方案进行审核。在2019年4月12日,北京冬奥组委邀请全国各大代表,包括社会各界代表,中国残联代表等对设计方案进行评审。2019年6月初.7月初。开始对候选方案和吉祥物的名字进行处理,保证不会与其他的名字重复。2019年8月上报了候选方案,确定了最终方案。

第2个回答  2022-02-17

这么萌的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由江南大学校友、现任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曹雪领衔设计,在经过长达十个月的设计修改和中外专家的严格评审之后,从全球5816件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被确认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

202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设计图

“真的是始料未及!冰墩墩有这样的影响力和感染力!”近日,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总设计师曹雪,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冰墩墩”的成功,文化性、艺术性、商业性三者缺一不可。

冰墩墩可能自己也没想到,在“体育明星”行列,它凭一己之力超越了羽生结弦、樊振东、孙颖莎等明星运动员。

北京2022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

随着北京冬奥会的开幕,吉祥物“冰墩墩”成为名副其实的“顶流”,持续霸屏热搜。在曹雪看来,冰墩墩的成功,文化性、艺术性、商业性三者缺一不可,即“好看、好玩、好卖”。

憨态可掬的熊猫外形,冰晶外壳结合则既契合着冬奥会的“冰雪”主题,也酷似冰雪运动的头盔,环绕彩色丝带,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荣誉与力量感呼之欲出。



另外,“冰墩墩”里的“墩”字,在汉语词典里意指土堆、厚而粗的石块、木头等物品,自带敦厚、敦实、可爱的表征,既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也象征着运动员强壮有力的身体、坚韧不拔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

在网上爆红的“冰墩墩抖雪”动图



而同期的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则是以灯笼为原型,在此基础上融合了天坛、鸽子、长城等北京元素而成。但“容”和“融”两个字,既包含包容、融合之意,叠加在一起,更传递出人类共同体、团结与合一之意。

“文化性的选择是内容本身,比如熊猫、京剧脸谱等象征中华文化元素的东西,但是讲好中国故事,还需要艺术性支撑,用艺术的语言表达;最后是商业性,‘好卖才是硬道理’。”

记者采访曹雪时的图片

曹雪指出,所有创造性的作品,99%以上都是旧元素的新组合。“两个全新的元素,组合起来没有任何传播力,熊猫和冰壳大家都知道,那么冰墩墩就是一个‘传而有达’的作品。”

“为下一次国家形象设计提供参考”据悉,2022年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一方面熊猫的憨厚、可爱传达出中华民族敦实、勤劳、和善、友好的特点,另一方面,它的敦实和力量也体现奥运会拼搏精神,冰雪覆盖的的外壳代表了冬奥会的特点。

此外,冰墩墩还是一个科技熊猫,它穿着像一个太空人,非常时尚、科技味儿十足,展示了中国人民充满了科技自信,把自己摆在世界科技浪潮革命当中,勇敢面对挑战。

再者,冰墩墩脸部的冰丝带灵感来源于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也展现了本次冬运会的特征。

第3个回答  2022-06-24
如何提升自己的创造力?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咱们一起来看看“冰墩墩”中蕴含的创造力的秘密吧。
1、传承与创新
人们在接触一个新事物的时候,都会带着既有的经验去认知。如果和他们过去的经验遥远,就很难理解,比如第一次见到中国孙悟空的外国朋友只会觉得这是个长相奇特的角色;如果和他们过去的经验不同,就会出现偏差,比如南方的朋友很难想象长时间在冰雪环境中的感觉;如果和他们过去的经验相左,甚至会引起抗拒,比如竖大拇指在不同的地域会被理解成完全相反的含义。
冰墩墩使用了熊猫这个全世界人都熟悉、并且有一致理解的视觉符号,更容易被识别、理解;同时,从“冰糖葫芦”到“冰雪宇航服”的创新加持,又赋予了熊猫全新的意蕴,正向明确的联想、更强的记忆点,“冰糖包万物”文化精神的共鸣甚至惊喜。最初冰糖葫芦这一方案从评审中脱颖而出,就是因为它所蕴含的文化传统和生活态度,完全跳出了传统的思维框架,在吉祥物和人们之间建立了全新的亲近关系。
近几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让每个人有机会重新审视中国的传承宝藏与创新之路。
2、发散与聚合
发散思维负责跳跃畅想、充分探索,聚合思维负责推导演绎、深度凝练,这两者是特别常用且互补高效的创造力思维方式。优秀的创造是充分拥抱不确定性,是经过深入的研究和思考才出现的真正有分量的灵感,是乔布斯说的“对1000件事说不”。发散思维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最终达到最优方案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的聚合思维才能发挥出更大的能量。在人们更多受到聚合演绎思维训练的今天,如何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进行发散思维反而更加关键。
冰墩墩来自于熊猫与冰糖葫芦的融合,来自于全球5816份设计稿的发散探索。这些高质量、大规模的探索为之后聚合演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不仅指明了可行的方向,也指明了不可行的方向。
平时的生活工作中,你无法有这样夸张的尝试,但带着发散与聚合的思路,总能找到合适的办法,比如用文字做头脑风暴、用思维导图整理思路、用网络搜索做参考研究,多一些探索、多一分得到更好结果的机会。
3、审辩与跨界
审辩思维要求从全方位思考问题、进行探究和推导,跨界碰撞本身就是对此提供有力的支撑。如果没有能力进行跨界,不仅仅无法真正做到全方位的思考,而且正如爱因斯坦所说,“不能用创造问题时的思维,来解决这些问题”。
在冰墩墩的创造过程中,除了广州美院的主创团队,还有冬奥组委的专家们,来自艺术、文化、科技、商业界的十二位专家评委,征集之初的网络调研,设计过程中的多次青少年交流,清华计算机系的查重团队,从各自的专业领域、经历背景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充分的审辩与跨界。
平时的生活工作中,你可能没有强大的跨界团队,但是像六顶思考帽那样切换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辨、找不同的人交流讨论,往往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收获。
4、多元创造力
每个人的特长和爱好都是不同的,创造力也没有唯一的构成。艺术设计、文化创作、科技研发、商业服务、体育运动、创意生活无论在哪个领域发展,都能、也需要构建起相匹配的创造力。基于对国内外创造力理论与模型、创造力教育模型、创造力测评方法的研究上,我和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阿派朗创造力乐园的团队一起探索,围绕全方位激发培养青少年创造力、在创造力互动过程中采集行为数据、基于数据进行科学化测评,提出阿派朗多元创造力模型(Apailang Multiple Facets of Creativity Model),包含以下方面:
好奇探索(Curiosity & Exploration):积极了解新事物、或者从熟悉的事物中发现新信息,从多种维度进行探究。
博学广闻(Knowlegeability):在广度和深度上具有相对丰富的知识,并有获取更多知识的意愿和能力。
逻辑思辨(Logic & Critical Thinking):运用逻辑思维和审辩思维,去辨别和推理,找到答案、构建想法。
心灵手巧(Creative Making):有能力把想法变为现实,具备动手制作的能力,也有艺术美感的判断。
沟通协作(Communication & Collaboration):愿意与他人沟通,并能通过有效的沟通获取信息、建立协作。
专注毅力(Dedication & Perseverance):能专注投入的完成一个任务,也能持之以恒去达成一个目标。
活力能量(Vitality):有健康、活力的身体基础去培养和发挥创造力,善于发挥自己的身体特质。
在冰墩墩的创造过程中,生活在南方的主创团队好奇探索,刘云平老师从女儿对北京礼物的要求中出人意料的发现了冰糖葫芦这个吉祥物候选人;主创团队和各界专家一起,进行博学广闻的探究;冬奥组委林存真老师的团队以逻辑思辨,发现了冰墩墩和雪容融的组合可能;在各方充分的沟通协作下,心灵手巧的主创团队以专注毅力和活力能量,最终把冰墩墩带到大家面前!
祝愿你找到属于自己的多元创造力发展道路,做出像“冰墩墩”一样优秀的创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