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朱老师评课《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9
昨晚八点守在CCtalk上听朱老师评江苏卞峰老师讲的《桥》,一个多小时的分享,听完收获颇多。

朱老师先从文本解读,单元目标,课后习题,和《穷人》比对这四方面帮助大家理清教学思路。然后为我们示范朗读了这篇文章,最后谈谈他会怎么上这节课。

一、分析课文

1.文本解读:《桥》这篇课文真正有意思的地方是在短句和环境描写中。

2.看单元目标:本单元的阅读目标是学习读小说的基本方法:关注环境、人物、情节。

3.再看课后习题:第二题问的是小说写了一位怎样的老支书?找出写老支书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结合相关情节说说你的理解。第三题是画出描写雨、桥和洪水的句子,说说这些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第四题是小说最后才点名人物关系,讨论这样写的好处。这三个问题刚好对应人物,环境和情节,紧扣了单元目标。

4.看完以上三点,怎么教呢?不着急,再看看《穷人》,看出两篇文章的关联和不同之处。

二、评课。

1.卞峰老师正是将课后习题变成了教学环节。这样上课,对教师目标意识的培养,教学设计的提高是有帮助的。

2.读旁白如果背的出,直接背课文,这样有助于和学生交流。

3.关于配乐。教学环节中使用配乐,首先思考配乐是为了什么?如果只是为了渲染气氛,这是不够的,这只是第一层。第二层是通过配乐使得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字。第三层是通过配乐使得音乐变成了整节课堂的一种教学资源,直抵学生的内心,直抵学生的精神世界。

三、朱老师谈他会如何上这篇课文。

1.先读再让学生分享,而不是先分享再去读。没有读作为基础,学生的发言会不够广。

2.通过环境描写感受人物形象,从这样的视角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六年级学生,课堂教学还停留在分析动作、语言、神态描写,学生会毫无长进。读文学作品,最怕的是给人物形象贴标签。越是好的作品,人物形象越是复杂。怎么去感受人物形象?不只是看人物描写方法,通过环境描写也可以感受人物形象。比如体会“像泼,像倒”,什么叫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人们疯了似的折回来,没腿深的水里。这样的“一揪一推”想到了什么,将这两个进行比较。力气花在这些地方,把这里讲透了,老汉的形象才会凸显出来,学生体会的才深刻。有了环境描写,学生自然会分享地更广,思维更加活跃,用这样的思路上课,学生绝对会给你惊喜。

四、边听边讨论,摘录江苏的许家芳老师对《桥》这课的评课 。

A、精彩之处:

1. 聚焦老支书人物形象,以不同目标的“读”串起了整节课,条理清晰。

2. 强调了“速读”、“批注”旧知,意识好,利于培养孩子“学以致用”的习惯。

3.整体看课的流程有一定的设计感。细节上:

(1)词语的分类读

(2)师:“老汉和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按理说小说就可以结束了,但作家谈歌却这样写到”,这一句过渡转换得好,引出出乎意料的结果。

(3)情感升华处的假设:造了新桥,怎么命名?包括后面延展出生活中这样舍己为人的各行各业的英雄无处不在,点出文章人文要素自然。

(4)根据老师聚焦人物形象展开的教学流程,板书倒也算简洁

B、个人觉得可以改进的地方:

1.感觉流程的设计重文章的人文要素,感知人物形象忽略了置于一定的情节之中,在品读老支书的神态、语言、动作等句子前,是否先梳理文章的三个部分“山洪咆哮、指挥过桥、祭奠父子”,也就是厘清情节,板书上作些构思,也就偏向语文要素去设计板书,使板书既能概况情节,又能展示课堂流程,还能更深层次地训练孩子的思维。以改变不能展现思维过程的重人文要素的原有板书。

2.语言过渡还可以再自然些

3 教师的语气给我感觉没有真正走入文本,有的地方调侃不太合适,如“要不要奖励?”处的有意调动,在那么紧张的氛围中,在生命遇到严重威胁处有意让全班同学发笑,容易让孩子“出戏”。

听完朱老师的评课和大家的讨论,着实佩服,对文本解读,教学思路又有了新的体会。网络教研促进自我成长,感谢朱老师的引领。期待下周二的《童年的水墨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