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侗族文化村:民俗风情展魅力,芋头侗寨新发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通讯员:马文静)位于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西南部的芋头村”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明朝村建筑格局和清代中期建筑实物,依山而建的碧瓦木楼高低错落,新旧混杂,交相辉映。为了感受这座古寨的民俗风情,为这座古寨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9月8日上午,湘潭大学团委社会实践部赴怀化通道侗族自治县调研团深入芋头村进行调研。

                        风光人情篇

     调研团的成员刚靠近村落就被这一座座古香古色的侗寨所吸引,长长的风雨桥,尖尖的鼓楼,棕色的木质古寨盛满了厚重的历史感,在这静默的绿色中显得安静而肃穆。村寨中传出的清脆的鸟叫声给这片寂静平添了几分情趣,在这样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里,整颗心都能慢慢的沉淀下来,是大家旅游研学的绝佳胜地。在这里,调研团队的成员们看到了往来穿梭的游客人群,他们在这里放松自己,享受片刻惬意的时光,在这山水与古寨之间,感受历史民俗文化融合一体的奇妙。

     除了令人陶醉的美景,侗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民族风情也成为了吸引游客的一张独特的名片。在调研团进入村落的时候,穿着民族服饰的少女笑意盈盈的用拦门酒就来表示对远方客人的欢迎,孔子那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了。在拦门酒过后,村民们亲切的为调研团的成员们指路,并且拿出当地的特色食品让成员们品尝。在鼓楼前面的广场上,有侗族人民展示的别具特色的歌舞表演,她们跳得充满活力,仿佛要向空气传递她们的热情与欢乐。

                          历史故事篇

    调研团的队员为了了解村落的起源,向村子里的老人打听村子的历史。由一位村民和我们说,明朝洪武元年,一侗族姓杨的年轻人带着猎狗赶山,走到芋头界一带时,猎狗在一块草坪上卧下,无论怎样就是不肯走。主人万般无奈,只好说,我向空中扔三次食物,你如果都能接住,我们就留下来安家。结果猎狗无一落空,青年人遵守诺言,在此处住了下来。后来,青年人与一位逃难躲进山里的女子结了婚,这位姑娘能歌善舞,而且相传芦笙表演技艺就是由她带来的。夫妻两人生儿育女,繁衍生息。据说现遗存寨中的“萨岁坛”,就是为祭祀这位祖母而建。

     听了这段历史,这位村民又带我们去了古驿道。他说这条驿道相传是明万历年间修建,用勘筑打制成型的青石板铺成,据说当年西蜀丞相诸葛亮七擒七纵孟获,曾走过这条驿道。中国工农红军过草地由此西进,其中有一部分也是踏着这条古驿道上的青石板翻过芋头界走进贵州。

听了这些故事,调研团队员对侗族文化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村落发展篇  

调研团队了解到,芋头村原来是属于贫困村,村落经济发展滞后。2017年11月,湖南省委书记杜家毫来到芋头村调研,指示当地要利用青山绿水的优势,促进苗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村民脱贫致富。2018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扶贫工作队队长龙国祥来到了村里,开展了大量的走访工作,烧毁了大量由于管理、销售不当的苗木。在烧毁无用苗木后,工作队确定了新的苗木品种,除此之外,龙国祥还引进了阳丰甜柿、中秋酥脆枣、金湘玉黄桃等新培育优质经济林新品种。为了规范生产的流程,提高生产的效率,走现代化农业生产之路,工作组组建了通道育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除此之外,工作组还利用当地清新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发展研学写生红色旅游胜地,通过发展旅游产业来帮助村民脱贫致富。龙国祥不仅关注村里的硬实力,在软实力上也是下苦功夫,为了纠正村里党员原本的不良习气,他要求党员亮出身份、戴上党徽、不准打牌、不讲怪话、党员的基本义务必须做到、时刻要保持昂扬的精气神。在工作队的努力之下,芋头村被列为党性教育基地,成为传播红色基因的重要村落。

  在经过众人的努力之后,芋头村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如今山美水美风情美的红色旅游胜地。村落的故事还在继续 ,村落的发展未来可期,希望以后能有更多像龙国祥这样的人来让它绽放光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