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的地理环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3


清水县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天水市东北,陇山西南麓渭河北岸支流牛头河流域。东界陕西省陇县、宝鸡市,南连G310、连霍高速公路,西接秦安县,北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毗邻。即在北纬34°32′至34°56′,东径105°45′106°30′之间。东西长66公里,南北宽47公里,面积2012平方公里。
清水县在历史上处于丝绸之路南路的要冲,从陕西陇县翻越陇山,出大震关(今盘龙铺)至天水(古秦州)、河西,清水为必经之地,素有“陇右要冲,关中屏障”之称。西南经清麦公路至天水火车站44公里,西经云山镇至秦安县城77公里,北经清张公路至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城47公里,西南沿清麦公路经北道埠至天水市人民政府驻地秦城区63公里,西距省会兰州市395公里,东经陕西省陇县至西安市380公里。 清水县地处鄂尔多斯地台西南和北祁连地槽褶皱带东端,清水县境东部为陇山余脉南北向盘龙山,南部有盘龙山南段东西向笔架峰,西部是弓型高峰科山梁,北部为南北向化岭山与封山;在山梁内外,形成以牛头河为中心的汤浴河、樊河、后川河四大水系。在群山环抱中,形成牛头河中部的山间盆地、清水城处盆地中南部,海拔1360米。
清水境内地貌的演变,最早可以追溯到数亿年前。从大约5亿年前的奥陶世开始,境内才露出海面,成为华北古陆的一部分。又过了1亿多年,在中、晚石炭世时经过几次短暂的沧桑变迁之后,到距今大约2.8亿年的二叠纪早期,基本摆脱海水的浸淹。在随后漫长的地质岁月里,经过多次大规模的造山运动,尤其从距今7000万年的第三纪初期开始,伴随着县东陇山的再度抬升以及后来外力的长期塑造,主要是古牛头河及其支流随地面抬升而下切,到更新世时,地面起伏已经很大,清水地貌大框架基本形成。后来虽然历经数百万年的黄土堆积以及流水、人类活动等外力的长期作用,形成今天沟壑纵横的地貌形态,但清水县地貌的基本框架并未有很大的改变。 清水农作物种类繁多,农业资源富饶。清水县经济以农业为主,畜牧、林果、经作等农业支柱产业初具规模,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洋芋、蚕豆等,正常年景产量达1亿公斤。经济作物主要有中药材、胡麻、葵花、大麻、蔬菜、花卉等。其中中药材人工种植及野生600多种,年产量6000多吨,素有“千年药乡”之称。
清水县有林地万亩,生长着杨、榛、桦、栎、松、楸等250种木本植物。沙棘、山梨、草莓、山葡萄、五味子等野生果类资源较丰富,其中沙棘面积30万亩,年产沙棘鲜果5万吨,为全国四大沙棘基地之一。
林区野生动物种类较多,主要有金钱豹、斑羚、鬣羚、云豹、林麝、毛冠鹿、水獭、猞猁、鸳鸯、红腹锦鸡等珍禽异兽60余种,其中10余种属国家二、三级保护动物。
境内中药材品种繁多,有70科165种,主要有半夏、沙参、大黄、独活、升麻、甘草、猪苓、柴胡、五味子、元胡等植物药材以及鹿茸、麝香、豹骨等名贵药材,年产量2000多吨,素有“千年药乡”之称。
经济林木以核桃、苹果、山杏、梨、花椒为主,年产干鲜果80多万吨。其中苹果有40多个品种,12万亩,年产量7万吨,尤以红星、红冠、超红、首红、红富士等质优量大,是驰名中外的天水花牛苹果重点产区之一;核桃年产3万吨,曾荣获1997年甘肃省首届林产品展销会金奖,大量出口于东南亚、西欧、北美;黑木耳年产2000公斤以上;蜂蜜、蘑菇、花椒、柿子等在地方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有天然草地45.6万亩,野生牧草25科183种,以禾本科、莎草科、豆科、菊科为主。蚕豆、豌豆,尤其是紫花苜蓿的种植面积较广阔。以黄牛为主的草食性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目前已建成汤浴河、牛头河、柳林河和东南部山区等4个黄牛养殖小区,年出栏黄牛2.3万头,成为天水市黄牛养殖基地。 2005年末,清水县总户数为66846户,总人口312552人,其中农业人口291628人,占总人口的93.3%。
2012年末,清水县总人口330000人,其中农业人口250000人,占总人口的92%。 清水“天河”品牌优势明显,工业生产初具规模。清水县工业以酒饮食品业为主体,以建材和机械制造业为两翼。产品主要有“天河”、“羲皇故里”、“充国”、“麦积烟雨”系列白酒、果酒、饮料、果汁、沙棘总黄酮和花岗岩板材、岩棉制品、麻纺织品、制粉机、粉皮机、粉丝机、压面机、铡草机等30多个门类360多个品种。天河酒业集团公司已跻身天水市三大企业集团之一,先后获国际博览会金奖、国优及省部级优质产品奖20多项。
工商旅游业快速发展,完成了61户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循环经济产业园区被列为甘肃省第一批省级试点园区之一,产业集聚功能不断增强。轩辕纸业、鑫烨化工、天赐实业建成投产,鑫烨化工等进入天水市“10强50户”企业,绿盛堂出口创汇30万美元,骨干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清水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93.8%。“家电下乡”、“退市还路”、“万村千乡”农家店和杨家林蔬菜市场等项目顺利实施,建成各类市场19个,发展商业网点1934户。完成了6个重点景区规划编制,投资近2亿元对温泉生态旅游景区实施新建改造,2010年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4亿元,较“十五”末增长8.1倍。 2011年,清水县有卫生机构539个,其中乡中心卫生院9个,乡卫生院14个,各类医务人员107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58人,病床总数815张。
2011年,清水县人民医院被省、市确定为甘肃省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医院,已建立健全了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制度,基本药物共438种,使用率达90%,门诊费用由原来的86.03元降至81.36元/(人次),降低了5%,平均住院费用由原来的3100元降至2814.5元,降低9%。 清水县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工伤、生育、居民和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119人、7351人、4415人、1400人、10968人和11632人。城镇低保标准由2006年的每人每月125元提高到167元,农村低保标准由2006年的每年每人600元提高到850元,五保户保障标准提高到每年每人2046元,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全面落实。
清水交通便捷,通迅、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完善。清水县电力、电话、广播电视、农机路实现了“村村通”。移动电话基站覆盖县境80%;县城自来水日供应能力达7500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