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法国文学的演变进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1

最早的形态
公元5世纪末,在今天法国的土地上,已经出现法兰克人的王朝。但是以法兰西命名的独立王国,则从公元 9世纪中叶开始。“法兰西王国”是指法兰克人的王国。法兰西王国的建立标志着法国民族统一体的形成,同时也标志着民族语言,即罗曼语的形成。作为现代法语的前身的罗曼语,是拉丁语和当地方言融合而成的民间语言,称为“通俗拉丁语”。最早的法国文学作品是用罗曼语创作的。
标志
法国文学史上通常以公元 842年的《斯特拉斯堡盟约》作为法国文学起源的第一个标志。这份文献只是当时法兰克王秃头查理和日耳曼王路易订立攻守同盟的条文,内容与文学无关。由于盟誓全文要由在场的法兰西将士齐声朗读,所以不用当时的官方语言拉丁语,只能用民间语言罗曼语写下来。于是这一文献不但成为法兰西语言史上的第一件珍贵资料,而且也被认为法国文学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
10世纪和11世纪,在法国文学史上除几篇《圣徒行述》外,没有留下重要的纪录。这类圣徒小传都是用韵文写成。例如11世纪的《圣阿莱克西行述》包括 265行诗。当时在民间口头流传的作品是多种多样的,但只有宗教题材的口头文学被纪录下来。这是由于当时只有教会掌握文化,只有神职人员才有条件把流传在民间的口头文学经过他们的选择和润饰而纪录下来。
中世纪文学是法国文学史的第一章。
法国通史上所谓中世纪,指公元842到1515年,也就是从《斯特拉斯堡盟约》算起,到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登基为止。文学史上的中世纪大致也是这样划分的。
最早的法国文献《斯特拉斯堡盟约》

中世纪长达五、六百年之久,在这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法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迁。从 9世纪到11世纪是封建制度从产生到成熟的阶段。12世纪是封建制度鼎盛时代。从13世纪开始,一个新的社会阶级──市民阶级逐渐形成和发展。它是资产阶级的前身,它和封建势力的关系是相互对立又互相利用,因为当时代表封建等级制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势力,在市民阶级的合作下,才逐渐改变了封建割据的局面。
中世纪的法国社会存在着封建与反封建两大势力的矛盾和冲突。在封建势力一边,有两种因素:封建贵族与基督教教会。在反封建的一边,也有两种因素:农民与市民阶级。在文学上,这种错综复杂的阶级关系反映为多种风格、多种体裁的作品的蓬勃发展。在封建阶级上升的过程中,人民群众曾经歌颂封建主的武功,宣扬为祖国献身的爱国主义。流行于11世纪的《罗兰之歌》的主题思想就是在这种基础上产生的。
《罗兰之歌》
《罗兰之歌》歌颂查理大帝的武功和他麾下骑士们的忠勇,奋战而死的罗兰就是这类骑士的典型形像,《罗兰之歌》是一篇史诗,它具备了古代史诗的基本因素,那就是讴歌武士的勋业和真诚的爱情。罗兰的未婚妻一听说罗兰战死沙场,立即昏厥倒地,这就是爱情的表现。
武功歌
武功歌是流行于11世纪法国的一种口头文学。《罗兰之歌》是当时流行的武功歌中的代表作。到了12世纪,宫廷小说继武功歌之后风行法国。这种小说是一种协韵的诗体作品,便于口传和记忆。宫廷小说是法国文学史上最早的小说。
宫廷小说
宫廷小说主要内容是骑士以贵妇人为热恋与崇拜的对象,他们为了博得贵妇人的欢心,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宫廷小说反映13世纪法国封建贵族的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变化,贵族阶级从崇尚武功、爱好征战与狩猎,转变到醉心于奢华的生活,并且开始欣赏文学艺术,重视礼貌风度,语言力求优雅。宫廷小说代表作《特里斯丹和绮瑟》的主题思想是爱情至上论,也就是所谓“爱情比生死更为强烈”。
训诫小说
13世纪流行一种惩恶劝善的训诫小说,又名喻意小说。善、恶、美、丑这些抽象的概念在小说中都以人的面目出现,即用人的形像、言语、动作,表现一种抽象的概念。最著名的喻意小说《玫瑰传奇》是用诗体写成,上下两部共有诗句万行以上。上部大约写于1230年,40年后,才由另一个作家继续写成下部。这种训诫小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市民阶级的道德观。
市民文学
中世纪法国文学中最富于生气、最有独创性的是代表新兴的市民阶级的市民文学。从12世纪以来,市民文学日渐发展,14、15世纪,是市民文学的昌盛时期。市民文学体裁不一,内容丰富活泼。在寓言、故事、小寓言、趣剧(或译闹剧)以及抒情诗方面,都有杰出的作品。例如《列那狐的故事》、《农民医生》、《分裂的毯子》、《讼师巴德兰》等,都是流传到今天还能吸引读者的市民文学代表作品。中世纪的市民文学对后世文学影响甚大。16世纪人文主义作家拉伯雷的小说《巨人传》,17世纪喜剧家莫里哀某些剧本(例如《屈打成医》)等,在内容或在表现形式上,都受了中世纪市民文学的影响。
个人抒情诗的最早的优秀之作
13世纪的平民诗人吕特伯夫和15世纪的流浪诗人维永的作品,被认为个人抒情诗的最早的优秀之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