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习作4(写一篇参观记或游记)400字啊,速度,好的再加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04-19
黄山雄踞安徽南部,它山体独特,玲珑巧石,千姿百态,有着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陡峭,衡山的烟云,庐山的飞瀑,雁荡山的怪石,峨眉山的清凉,是我国著名的山岳之一。
我是坐车去黄山的,车子驶进郊区后,一路上虽见山峰连绵起伏,但都平淡无奇。不料刚转过一个大弯,眼前的景色突变,好象顷刻间拉开了巨大的帷幕。只见那里峰林如海,辟地摩天,危崖土兀,幽壑纵横,美不胜收。到了黄山脚下,我们休息了十分钟后,开始了艰难的旅程。我们一路上,爬爬停停,好不容易爬到玉屏楼,只见一棵高大挺拔的松树耸立在岩石缝中,它的树干中部伸出的两大侧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在挥展双臂,欢迎四方的宾客。导游介绍道,这是迎客松。过了玉屏楼,我们继续出发,刚走几步,几个队员一屁股坐在一块大石头上不走了,喘着气说:“真是累坏我了,早知道不来了。”队长鼓励地说:“坚持就是胜利,黄山的美景还在前头,不走了多可惜啊!你们走不动,我背也要背你们上去。”他们被队长的一番话打动了,立刻站了起来,继续上路了。途中我们经过了黄山第一险一线天。爬一线天时,真可谓是头顶烈日,脚踏寒冰。要时刻注意着脚下的冰,不然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我们一个推着一个,终于到达了黄山三大主峰之一光明顶。我抚摩着刻着字的石碑,不禁想起《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的明教圣地。从光明顶往下看,漫天云雾悄然而至,穿行于山峦之间,随风飘移,时而上升,时而回旋,时而舒展,由而展现云海,云海妙在似海非海,非海似海,现身时,好像滔滔白浪,淹没时,深谷沟壑,只露出峰尖,像一座座岛在海中沉浮,转眼间,又波涛起伏,浪花飞溅。望着远处的群山,我不禁吟起杜甫的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回家的路上,我们都回味着黄山的胜景。黄山它虽没有富丽堂皇的庙宇,也没有宏壮观的禅院宫苑,全凭自己毫不雕饰的天姿国色吸引了成千上万的游客。难怪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游罢黄山后,发出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赞叹。
第2个回答  2011-04-17
今天,我到了六朝古都南京.我一个人逛了中山陵,感觉真的很不同,秋天的气息,两旁笔直的梧桐树.庄严而又感动着,来这里的每一个人.孙先生做为国父,他的治国理念和博爱精神,都值得我们深深的尊敬和瞻仰.
宽阔的花岗岩石阶,紧凑完整,堪称壮观,给人一种无以言语的压力.孙先生临终前嘱咐:“吾死之后,可葬于南京紫金山麓,因南京为临时政府成立之地,所以不忘辛亥革命也。”用来唤醒世人.爬上石阶中门横额上是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出自《礼记.礼运》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意思是说国家政权不是哪一家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老百姓的天下。这是孙先生毕生奋斗的理想,也是他所倡导的三民主义的极好注解。蓝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走进里面,是汉白玉的孙先生的卧像,是按孙先生生前,一比一的比例雕刻的,安详而又庄重.....
如今,作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的中山陵每年接待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无数炎黄子孙与国际友人。人们怀着对中山先生伟大精神的崇敬与景仰来到这里凭吊拜谒。在两岸统一成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的今天,面对目前海峡两岸的现状,海内外炎黄子孙都衷心期盼着祖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那一天早日到来。彼时彼刻,倘若孙中山先生泉下有知,必会含笑长眠的.
第3个回答  2011-04-18
百度知道是全球最大的中文互动问答平台,您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丰富着自己的知识。现在加入我们,将获得神秘的彩蛋大礼包!
第4个回答  2011-04-17

习作4游记.doc.rar 

习作4

教学要求:

1、鼓励学生走近山川河流,“行万里路”,领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无限风采。 

2、引导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诗意的思考,从而发出由衷的赞叹。 

3、本次习作的重点是指导学生按参观或游览的顺序,有选择地进行介绍和描写,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4、激发学生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智慧的敬仰之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习作准备

第5个回答  2012-03-18
动物园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