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文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等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之处?

“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痛代价,坚定而执着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非离地球的努力”如何理解?

第1个回答  2011-04-25
理解:
文章通过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历史和发展的叙述,热情的赞颂了为了航天事业付出心血的人们那种坚持不懈.艰苦奋斗的精神,歌颂了航天人热爱祖国.献身科学的高尚情怀.

值得学习之处:
1.千年梦圆在今朝”,我们炎黄子孙怎能不高兴自豪,怎能不欢欣鼓舞?请同学们阅读解放军军官作家蔡桂林在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实现了之后创作了一首诗《炎黄飞天梦》 (配乐朗读)

2.虽然我们的千年梦圆了,但我们依然没有停止追梦的脚步,在载人航天事业上,我们又取得了哪些成功?(请生介绍)

3.载人航天梦想的实现,让富有激情与魄力的炎黄子孙有了更高远、更绚丽的梦想,我们还想圆哪些梦?(请学生说)出示句子(接读):登临月球、探索火星,遨游于更深、更远的太空。

4.有梦就有希望,有梦就有追求,圆梦的任务将落在你们的肩上,让我们为中华民族更高远的梦想,时刻准备着吧!追问

我可能没问清楚,我指写作手法。

第2个回答  2011-04-26
1、题目与内容的巧妙融合
题为“千年梦圆在今朝”,“千年”与“今朝”是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从古到今,跨度之大,可见人们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关键词在“圆”,它是一个长期漫长的艰难过程,正是这个过程造就了科学的蓬勃发展。
课文内容也有机地划分成了两部分,前半部分写了“千年梦”,自古以来,人们就有着遨游太空的航天梦想,并列举了明代万户的事例来说明人们的探索实践,虽然失败了,却为后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人们对科学有着执着的追求。后半部分从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代又一代的科研人员锲而不舍,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着,不懈的努力终于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中国的航天事业举世瞩目,令人骄傲与自豪,这正是“圆在今朝”。由此可见,课文在结构安排上清晰灵活,内容具体地阐释了题目的内涵。
2、科学精神的体现蕴涵于具体研究过程中
课文分为两条主线,一条线用大量的事实如明代万户为梦想的尝试、“神舟五号”的研制,叙述了千年飞天梦今朝得以圆的过程,另一条线说明了“梦圆”背后的精神和力量,两条线融为一体,充分表现了中国的航天工作人员坚持不懈、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的精神。

从课文表达来看,本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过渡句的连接作用
(1)“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不只是在简单地描绘着瑰丽绚烂的飞天之梦,他们还于千百年的岁月流转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自己的美好愿望。”
“不只是”凸显了炎黄子孙不仅是拥有梦想更主要的是尝试梦想,不是空想而是在做的过程中努力将其变成现实。由此引出了下文明代万户的事例,
(2)“尽管遭受了无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坚定而执著的炎黄子孙却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力。”
此处过渡句承接了上文,科学试验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万户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却鼓舞了炎黄子孙,继续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前行,“坚定而执着”正体现了这一点,同时为下文做好了铺垫。
(3)“在准备发射人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人航天技术的探索。”
“同时”一词可以看出,中国的科学家对航天事业总是有着更多的梦想,也就有着更长远的科学规划,为此也就有了下文锲而不舍的反复试验。

参考资料:http://www.tkgame.com/feitianxiyou/2010-12-09/188715.html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04-25
那些梦我坚持不懈的去追 那些路我坚持不懈的去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