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术语篇】采购定期订货制

如题所述

深入解析:定期订货制的库存管理艺术


库存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策略是定期订货制,它是一种基于预设时间间隔的库存补充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周期性地评估库存水平,通过与目标库存目标的对比,确定每次补货的恰当批量。假设需求具有随机波动,每次盘点时的库存需求差异会直接影响补货决策。


订货周期与目标库存的设定


订货周期通常基于生产计划周期设定,如月度或季度,但也可以通过经济订货批量公式优化,以降低成本。公式表示为:订货周期=1/订货次数=库存需求/需求频率。目标库存水平Q0则要考虑到订货周期T和提前期L内的平均需求,以及为了确保服务水平(例如95%)所必需的保险储备。具体计算公式为:Q0=(T+L)×日均需求量+服务水平对应的Z值×需求变动标准差。


以实际案例为例,某产品日均需求为200件,标准差为25件,提前期5天,服务水平95%,订货成本450元,年保管费20%,工作日250天,起始库存500件,经济订货周期24天。通过计算,我们得到目标库存6065件,每次订货量5565件,与固定订货量相比,这种系统需要更大的保险储备和订单量。


定期订货制的适用条件与局限


定期订货制适用于单一品种,可扩展至多品种联合订购。它适用于需求的随机性和确定性,特别适合管理B/C类商品,这类商品品种多、占用资金少,管理需求相对较低。然而,它对于关键或高价商品(如A类物料),由于需求波动大,可能不适合采用。


实施与挑战


订货周期的选择需兼顾实际与习惯,如自然日历周期或企业生产周期。确定最高库存量时,要确保在T+R周期内满足需求。订货批量并非固定,以实际库存与最高库存之差为依据。实施时,需求分析、策略选择(如确定Qmax和T)和周期性库存检查是关键步骤。


总的来说,定期订货制是一种平衡成本与服务水平的库存管理方法,但需要灵活调整策略以适应具体业务需求和市场环境的波动。通过精准的决策和实施,企业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库存,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