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表达了苏轼什么思想感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23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仕途坎坷。他屡遭贬谪,阅历复杂,其作品往往视野开阔,风格豪迈豁达,意趣横生。在做地方官时期,他做了不少于国于民有益的事。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由知密州改为知徐州。元丰元年(1078年)徐州地区春旱严重,苏轼有诗云:“东方有旱千里赤,三月行人口生土”(《起伏龙行》)。苏轼作为地方长官,曾因人建议前往徐州东门外二十里的石潭去求雨。得雨后,又往石潭谢雨。沿途经过农村,见到初夏欣欣向荣的景象,写下五首《浣溪沙》词。这五首《浣溪沙》是苏轼词作中数量不多的表现田园生活的作品。它从不同角度描绘了农村优美、宁静、纯朴的风光,表现了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向往以及与农民紧密无间的感情。词中语言与他一贯的豪放、旷达、洒脱、婉约不同,别有一番特色。苏轼的组词《浣溪沙》虽不是他评价最高、最具艺术性的作品,但却是苏轼为数不多的农村题材的词作。这组词有代表性地表达了作者热爱农村生活、热爱人民群众、关心百姓生活的感情。语言清新自然、朴实无华。读这组词,令人回味无穷,仿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很不一样的苏轼。来源:文学教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