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生涯教育实践模式新探索] 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模式探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3-10
  〔关键词〕生涯教育;生涯启蒙;生涯探索;生涯决策      生涯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学校、个人的全面关注,人们普遍寄希望于通过生涯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让学生从人生发展角度思考当前的学习生活。然而,如何构建生涯教育体系为学校和老师广为关注。“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的生涯教育模式,从生涯启蒙、生涯探索、生涯决策三个角度全方位开展生涯教育,成为符合生涯教育规律的生涯教育新模式。
  王涛,两年前是北京某知名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材生,既是本班班长又是学生会主席,老师、系里都对这位品学兼优的学生寄予厚望。然而,大一一年课程结束之后,王涛没有先兆地提出了退学。退学之后王涛没有待业、没有创业,而是回到自己曾经就读的高中重新备战高考,并且选择了文科,这一弃理从文的决定让老师和家长大为惊讶,大家都想问王涛一句“为什么”。而今,王涛已是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一名大一新生。
  中途退学、重新高考、弃理从文,究其原因在于学生缺乏生涯规划的意识,盲目决定或者没能遵循自己的特质做出决定。生涯教育在国外发展得已经非常成熟,生涯教育是一项终生教育,从孩子几岁就开始引导其进行有意识的探索,规划自己的生涯。
  然而,如何开展生涯教育呢?
  
  一、生涯教育系统――构建生涯教育立体框架
  
  开展生涯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生涯教育并不是开几节课为学生讲讲老生常谈的劝学道理就可以取得生涯教育成果的,为此,生涯教育应该遵循哪种教学模式甚为重要。
  十多年来,笔者一直从事职业生涯的教育传播,在多所高中担任职业生涯规划讲师,培训了1000多名职业生涯规划的老师。在多年的生涯教育和中国第一套计算机辅助生涯探索系统开发过程中,笔者总结出如下的经验:以“计算机辅助生涯探索系统”为中心,围绕“生涯意识启蒙”、“生涯探索”和“生涯决策行动”三个出发点,辅助课程、活动、咨询、辅导、课题等生涯教育模式,使高中的生涯教育效果大幅提升。
  首先,以计算机系统为辅助的生涯教育能够更深入地实现学生的自我认知,剖析学生兴趣、优势、短板、个性特征等内在特质,而基于高度自我认知的生涯教育才能够为生涯决策提供客观的参考。并且,通过计算机辅助生涯探索系统,学生可以更广阔地探索外部世界,了解全国多数高校的强势专业、各个专业相关课程、相关专业的职业特点、各个职业的就业要求等各方面的信息,更快更准确地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和职业。
  其次,这一教育模式遵循了生涯教育的教育规律,生涯意识启蒙在于引导学生将自己未来的发展与当前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起来,从人生的角度思考当前的决定;生涯探索涵盖自我探索和外部探索,自我探索引导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特性而外部探索则引导学生对外部社会有较深的了解;生涯决策是在自我认知和外部认知的基础上做出生涯承诺并采取行动为自身生涯作准备。
  在这样的生涯教育模式下,生涯教育围绕“三个基本点”的阶段性目标也更为清晰,在这些目标下开展的生涯教育更加有的放矢。
  
  二、生涯启蒙――激发学习源动力
  
  外界诱惑太多、学生对学习没兴趣是当前众多老师面临的棘手问题,国内外的诸多数据表明:人生目标在学生学习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拥有人生目标的学生不仅学习动力更强,而且学习效果常常超过没有目标学生的数倍。
  然而,怎样才能为学生勾画出人生目标呢?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一(三)班学生黄海聪明而有潜力,但是学习一直处于松懈状态,不仅上课不认真听讲,而且作业也不按时完成,成绩持续下滑。家长、老师每天在耳边敲警钟也无济于事,过度的敦促反倒引起了他的抵触情绪。他跟班主任陈老师的一段谈话,道出了他的心声:反正我将来生活不愁,为什么要拼死拼活地学习这些无聊透顶、又不知有何用的枯燥知识呢?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心理教师王晓菁意识到这一普遍性问题之后进行了深入分析,王晓菁认为:帮助学生清晰认识自我,认识当前学习和未来人生发展的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并结合自身优劣势树立人生目标,明确长短期学习规划,是解决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关键所在。
  解决黄海的“问题”时,王晓菁老师重点突出了两个内容:生涯意识启蒙、自我认识提升。生涯意识启蒙目的在于引领学生从人生发展的角度看待当前的学习;自我认识提升帮助学生澄清我喜欢什么、适合什么、想要什么等,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特点和优劣势,并有针对性地提高。
  找到了解决路径,王晓菁开始思考解决方法,王晓菁发起了各种各样体验性的活动:
  1.通过CareerSky高中计算机辅助生涯探索系统的测评部分及详细的报告解读,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自己的兴趣、价值观、能力等特点;利用系统的职业信息初步引发学生的生涯意识,结合系统推荐专业和相关职业,初步关联学生特点和未来学业、职业生涯。
  2.引导学生通过生涯角色饼图和生涯彩虹图了解自己生涯发展的过程,启发学生认识到高中阶段是人一生发展的重要基础。
  3.在随后的生涯幻游活动中,王老师启发学生根据自身的优势、特点设想自己的未来生涯,由此联系到当前的学习、生活实际,激发学生为未来理想生活奋斗的动力。
  经过生涯规划课的探索,王晓菁发现:通过一系列的课程、活动不仅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并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转化学习态度。很多学生在学习态度方面有了大幅转变,学习质量有了质的飞跃,他们纷纷表示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三、生涯探索――成就未来新航向
  
  初高中时期学生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非常欠缺,社会上存在多少种职业、每个职业需要哪些技能、对从业人员有哪些要求、专业和课程和职业之间是怎样的关系?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自我认知和外部认知相结合,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涯,帮助他们决策。
  然而,就像很多老师一样,江苏苏州中学园区校的老师们面临着不知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决策的困惑:文理分科该如何选择?选修课学什么?社会实践实践什么?升学、出国,众多深造机会学生又该怎样抉择?……苏州中学园区校心理老师何一萍希望通过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活动帮助学生消除困惑,促进学生探索未来发展方向。
  我要去哪儿?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恰好关联到生涯教育的生涯探索问题。在生涯教育中,基于深刻的自我探索,引导学生对外部世界进行探索是另一个重点。外部世界探索可以让学生了解各种职业所需的资格和能力,了解大学不同专业、学科的大致学习内容及专业跟职业的关系等多方面内容,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并开始为生涯决策作准备。
  到底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校园就了解各种外部信息呢?何老师反复思索,最终确定了教学思路:
  1.生涯人物访谈:首先让学生从CareerSky系统的职业信息部分搜索自己感兴趣的职业,了解该职业的基本情况及对人的要求,然后要求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职业选取一名从业人员进行采访,了解他们的职业状况和从业要求,通过这一活动促进学生在自己认同的职业领域做深入细致的探索。
  2.生涯环境探索:在高一高二年级还聘请学生家长、社会成员成为学校生涯导师,邀请他们来校给学生讲述自己的生涯发展故事,并提供工作场所给学生参观访问,升华学生对生涯世界的认识。
  3.生涯系统信息指导:在高三年级特意安排广场咨询及志愿辅导等活动,利用CareerSky系统的专业信息、学校信息及志愿选择流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心仪的专业和学校,在细致进行比较和核对后做出选择。
  4.生涯实践:通过社团活动(如天文社等)、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等途径,促进学生探索生涯世界,促进学生对职业世界的认识,激发学生为自己的未来奋斗的动力。
  外部世界探索加深了学生对职业、专业的认识,并将未来的目标职业要求和目前选课、选科、选专业、选校等结合起来,形成了一条畅通发展的人生路径。这一系列生涯教育工作获得了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首肯,荣获“2008年度苏州市中小学十大德育工作创新案例”奖,在当地社会引起了极大反响。
  
  四、生涯决策――升华“十字路口”的抉择
  
  人的生涯发展是由一个又一个生涯决策组成,生涯决策在自我的认识、对外界的探索的基础上,回答了“我怎样去那儿”的问题。
  北京东直门中学的陈萱老师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心理教师,每次文理分科之后她总会接到很多学生的求助:
  李楠文科成绩比理科成绩好,但是由于学校理科升学率比较高,所以没做太多思考就选择了理科。可是进入理科班一个月后,他发现学习起来非常艰难,想换到文科班。
  王非在文理分科的时候没过多考虑便留在了文科班,成绩也不错。可是,当她发现自己喜欢的心理学专业(较好的几所学校)只招收理科生时,顿时觉得不知所措了。
  文理分科是高中阶段学生面临的第一个重大生涯决策,如何帮助学生顺利做出决策,成为了学校老师很关注的问题,陈萱老师在本届高一学生文理分科时做了细致的辅导工作:
  生涯启蒙:利用CareerSky系统,在高一年级开设生涯辅导课,帮助学生对自己有基本的探索和认识,大致对外部职业世界有初步的认识。
  1.文理澄清:在了解CareerSky系统中文理分科基本资料后,要求各班班主任利用班会时间组织辩论会,主题为“文科比理科好还是理科比文科好”,通过这一活动澄清学生对文理科的认识、文理科对学习的要求及文理科专业及升学录取的情况。
  2.特点评估:组织学生使用CareerSky系统对自己的兴趣和能力特点进行评估,并通过大型的年级讲座指导学生如何阅读自己的测评报告,教会学生使用平衡单的决策方法进行文理科的选择。
  3.省略)
  编辑/于 洪 终校/何 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