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诗句古诗李商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1. 关于感情的诗句李商隐古诗
关于感情的诗句李商隐古诗 1. 李商隐的爱情诗句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重过圣女祠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霜 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赠刘司户

江风扬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

已断燕鸿初起势,更惊骚客后归魂。

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2. 李商隐有爱情诗有哪些
无题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闺情】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注释:1.无题:唐代以来,有的诗人不愿意标出能够表示主题的题目时,常用“无题”作诗的标题。

2.丝方尽:丝,与“思”是谐音字,“丝方尽”意思是除非死了,思念才会结束。3.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4.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5.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比喻被怀念者住的地方。

6.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赏析:这是诗人以“无题”为题目的许多诗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诗。

整首诗的内容围绕着第一句,尤其是“别亦难”三字展开。“东风”句点了时节,但更是对人的相思情状的比喻。

因情的缠绵悱恻,人就像春末凋谢的春花那样没了生气。三、四句是相互忠贞不渝、海誓山盟的写照。

五、六句则分别描述两人因不能相见而惆怅、怨虑,倍感清冷以至衰颜的情状。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两句中的设想:但愿青鸟频频传递相思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题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五古】 类别:【未知】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题二首作者:【李商隐】 年代:【唐】 体裁:【七律】 类别:【未知】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重帏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

神女生涯元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教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注释】:莫愁:泛指少女。

典出梁萧衍《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简析】:第一首似写一位女性在怀思所爱。

写深夜难眠还在缝制罗帐,回忆起当时偶遇的情景。及写渴望和惆怅的心情,期待着有机缘能再相遇。

也可以从男性的角度作拟女方的解释。第二首,写少女醒后细品梦中的情景,必然若失,徒自伤感,并表示为了爱情甘愿受折磨,决心追求幸福。

-----------------------------------李商隐的七律无题,艺术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无题诗的独特艺术风貌。这两首七律无题,内容都是抒写青年女子爱情失意的幽怨,相思无望的苦闷,又都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独白就构成了诗的主体。

她的身世遭遇和爱情生活中某些具体情事就是通过追思回忆或隐或显地表现出来的。第一首起联写女主人公深夜缝制罗帐。

凤尾香罗,是一种织有凤纹的薄罗;碧文圆顶,指有青碧花纹的圆顶罗帐。李商隐写诗特别讲求暗示,即使是律诗的起联,也往往不愿意写得过于明显直遂,留下一些内容让读者去玩索体味。

象这一联,就只写主人公在深夜做什么,而不点破这件事意味着什么,甚至连主人公的性别与身份都不作明确交代。我们通过“凤尾香罗”、“碧文圆顶”的字面和“夜深缝”的行动,可以推知主人公大概是一位幽居独处的闺中女子。

罗帐,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被用作男女好合的象征。在寂寥的长夜中默默地缝制罗帐的女主人公,大概正沉浸在对往事的追忆和对会合的深情期待中吧。

接下来是女主人公的一段回忆,内容是她和意中人一次偶然的相遇——“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对方驱车匆匆走过,自己因为羞涩,用团扇遮面,虽相见而未及通一语。

从上下文描写的情况看,这次相遇不象是初次邂逅,而是“断无消息”之前的最后一次照面。否则,不可能有深夜缝制罗帐,期待会合的举动。

正因为是最后一次未通言语的相遇,在长期得不到对方音讯的今天回忆往事,就越发感到失去那次机缘的可惜,而那次相遇的情景也就越加清晰而深刻地留在记忆中。所以这一联不只是描绘了女主人公爱情生活中一个难忘的片断,而且曲折地表达了她在追思往事时那种惋惜、怅惘而又深情地加以回味的复杂心理。

起联与颔联之间,在情节上有很大的跳跃,最后一次照面之前的许多情事(比如她和对方如何结识、相爱等)统统省略了。颈联写别后的相思寂寥。

和上联通过一个富于戏剧性的片断表现瞬间的情绪不同,这一联却是通过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概括地抒写一个较长时期中的生活和感情,具有更浓郁的抒情气氛和象征暗示色彩。两句是说,自从那次匆匆相遇之后,对方便绝无音讯。

已经有多少次独自伴着逐渐黯淡下去的残灯度过寂寥的不眠之夜,眼下又是石榴花红的季节了。“蜡炬成灰泪始干”,“一寸相思一寸灰”,那黯淡的残灯,不只是渲染了长夜寂寥的气氛,而且它本身就仿佛是女主人公相思无望情绪的外化与象征。

石榴花红的季节,春天已经消逝了。在寂寞的期待中,石榴花红给她带来的也许是流光易逝、青春虚度的怅惘与伤感吧?“金烬暗”、“石榴红”,仿佛。
3. 有哪些关于感情的古诗
爱情--在古诗词中经典 速溶时代的快餐文化主流下,爱情似乎也难逃厄运,月上柳梢人约黄昏的烂漫温情,或许早为新新人类所不耻。

但是,正是古典文学里丰富的爱情诗篇,才最能淋漓尽致再现男女相互咏歌的绝美眷恋!漫长的中国诗词历史,淀积众多极具思想意蕴和艺术特色的爱情诗歌。 在标志着中国文学史光辉起点的《诗经》中,占数最多的首当其冲就是关于人性婚恋情感话题的诗篇。

这时代的“情诗”大都是言情者诚挚、热烈、朴素、健康的率真表白,那个尚无禁锢的时代,爱情里所有的忧喜得失、悲欢离合都在其情诗里得以人性化的生动体现。 《木瓜》(《诗经。

卫风》)中~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之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乍看起来,此诗内容简单,但细细揣度,男女赠达颇有韵味。《诗经》描写爱情诗篇中,女子主动的比男子更多些。

因此,可以说,在〈诗经〉时代,“男女授受不亲”,“父母之命,媒妁之约”的礼教在民间尚未达到封建社会那样顽固。此诗通过相互赠物的描写,用复沓反复歌唱,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姑娘小伙永结情好的意愿。

语直情浓,辞浅意深。 〈采葛〉(>)中一连3个复沓~。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只一字之变,但时间的不断延长,却彰显空间的隔阻反而让爱情更深邃眷眷。深切的思念之情,得以彻底地抒发。

而这一日不见如三月、三秋、三岁之比喻,语浅意深,竟被后人表达思念之情广为引用,直到今天,还有什么可以与之相媲美的火热爱情向往呢?! 汉乐府>篇,一气连举五件不可能之事来发誓,表达除非天地合并、世界毁灭,爱情不会终止,“没命成灰土,终不罢相怜”,“要休且待青山灿”的坚贞不渝的感情誓言。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实在是古今情诗之奇作,不同凡响,声情顽艳! >是汉乐府又一杰出代表作,该诗以长达三百五十余句,一千七百多字的篇幅,展现在旧礼教压制下刘兰芝、焦仲卿悲剧婚姻,热情讴歌了忠于爱情的美好品格。刘兰芝的可贵,在于为了爱情,不惧专横,不为荣华所动 ,甚至不惜以死全身,捍卫崇高爱情。

这也正是她的悲剧所在,面对当时无可抗拒的残酷命运,她所能运用的唯一武器,就是爱情了。宁为玉碎的闪光人性觉悟,使该诗“悲情之绝唱”的悲剧色彩,具有无与伦比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

千载之后,读之犹面容鲜活、栩栩如生。 在交通不甚发达的时代,古人最怕离别,“悲莫悲兮生别离”的黯然消魂之痛难以排遣。

离别安可在再,而我更重之。佳人不相见,明月空在帷。

共衔满堂酌,独敛向隅眉。中心乱如雪,宁知有所思。

刘绘的《有所思》是别离情绪的代表之作。月照空床,最可以抒发孤栖独处之愁绪。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帷”,月光越是明亮,就越能引起离人月圆人缺的愁情。长空乱如雪的思念心绪,把游子的深沉愁思和盘脱出,读罢余音袅袅,言尽意犹,心潮起伏不已! 以西晋潘岳为发端,大量“忆内”、“寄内”、“悼亡”的优秀爱情诗作相继涌现。

元缜的《遣悲怀》。

唯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而李商隐的《无题》叹出了“黯然消魂者,唯别而已矣”的伤别之情。“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多无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王维凄然悲歌:“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豪放如苏轼,也曾感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情圆缺,此事古难全。”离别已使人黯然伤神,难以相见的离别就更加让人惆怅无奈。

李商隐开句的一个“难”字,云千重,水千重,人在重重山水中,那份重重叠叠而又难以言说的情感波动,道出人间至恋深情。春蚕吐丝,死而方尽,“丝”“思”谐音;蜡炬燃尽,其泪方干,“泪”“泪”同义,表达了两情相思、丝丝不断,一腔纯情、至死方休的不渝真情。

凄恻精诚,感人至深。 李商隐一生的悲剧命运和其婚姻密切相关。

他因娶“李党”之人王茂元之女为妻而得罪了“牛党”中的令狐父子等人,从此遭到排抑,仕途潦倒。尽管如此,他对王氏始终情深意笃。

王氏生前,诗人对她思念如渴,恩爱不绝;死后,对她悼念不忘,深情如往。 理智一点说,爱情并不都是甜蜜的,爱情带给人的往往是痛苦和欢乐一样多。

正如恩格斯说:“痛苦中最高尚的,最强烈的和最个人的——乃是爱情的痛苦。”如此~有多少痛苦,才有多少欢乐,在痛苦和欢乐的共振点上,才造就真正的爱情,也造就真正的艺术。

经典爱情古诗词大搜捕 我愿与君相知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汉 ;卓文君〈白头吟〉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
4. 关于爱情的古诗
我愿与君相知

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汉 ;卓文君〈白头吟〉

得成比目何辞死

愿作鸳鸯不羡仙。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

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 唐;李商隐〈无题〉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唐;白居易〈长恨歌〉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唐;李商隐〈无题〉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唐;元稹〈离思〉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唐 ;刘禹锡《竹枝词》

春心莫共花争发

一寸相思一寸灰。 唐;李商隐〈无题〉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唐;杜牧〈赠别〉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 王维〈相思〉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唐 杜秋娘〈金缕衣〉

一枝秾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李白《清平调之二》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宋;柳永《凤栖桐》

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李煜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知我意,感君怜,此情须问天! 李煜 《更漏子 金雀钗》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朱淑真〈山查子〉

相见争如不见,有情还似无情。 司马光〈西江月〉

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玉楼春〉

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生〈千秋岁〉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柳永〈雨霖铃〉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声声慢〉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虞美人〉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李商隐〈锦瑟〉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 〉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云案*元夕〉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幕幕。 秦观〈鹊桥〉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元徐再思《蟾宫曲*春情》

多情自古空余恨,好梦由来最易醒。 清;史清《溪佚题》

色不迷人人自迷,情人眼里出西施。 黄増《集杭州俗语诗》

滴不尽相思血泪抛红豆,开不完春柳春花满画楼。 曹雪芹《红楼梦》

相思树下说相思,思郎恨郎郎不知。 民国;梁启超

几次细思量

情愿相思苦! 胡适〈生查子〉

人生自古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宋;欧杨修《玉楼春》

哎!

问世间情为何物?

直教人生死相许!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古人云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