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儿的诗意_示儿的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1

示儿的诗意_示儿的意思

《示儿》

作者:陆游

原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1、示儿:给儿子看。
2、元:通原,本来。
3、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4、但:只是。
5、九州:这里代指中国。
6、同:统一。
7、王师:宋军。
8、北定:将北方平定。
9、中原:金兵占领的地区。
10、家祭:家中的祭典。
11、无忘:不要忘记。
12、乃:你的。
13、翁:父亲。

诗意:

本来就知道人死去了什么都可无牵无挂。
只是为没有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而感到悲伤。
当宋朝的军队收复祖国领土的那一天,
在祭祀祖先的时候,
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件事情告诉我。

赏析: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是说人死后万事万物都可无牵无挂了。但接着第二句意思一转:但悲不见九州同,只有一件事却放不下,那就是沦丧的国土尚未收复,没有亲眼看见祖国的统一。诗的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他坚信总有一天宋朝的军队必定能平定中原,光复失地。有了这一句,诗的情调便由悲痛转化为激昂。结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情绪又一转,无奈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只好把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于是深情地嘱咐儿子,在家祭时千万别忘记把北定中原的喜讯告诉他。

他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因此他特地写这首诗作为遗嘱,谆谆告诫自己的儿子。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无怪乎自南宋以来,凡是读过这首诗的人无不为之感动,特别是当外敌入侵或祖国分裂的情况下,更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这首诗用笔曲折,情真意切地表达了诗人临终时复杂的思想情绪和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既有对抗金大业未就的无穷遗恨,也有对神圣事业必成的坚定信念。全诗有悲的成分,但基调是激昂的。诗的语言浑然天成,没有丝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着意雕琢的诗更美,更感人。

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意


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意

《冬夜读书示子聿》

宋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译文:

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终生为之奋斗,
往往是年轻时开始用功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
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
要想彻底明白书本上的深刻的知识必须要亲自实践。

赏析:

这首的意思是说,古人学习知识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了老年才取得成功。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未能理解知识的真谛,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方能学有所成。

在宋宁宗家庆五年,即1199年的年底,陆游写了《冬夜读书示子聿》一首诗。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在这首诗里,诗人一方面强调了做学问要坚持不懈,早下功夫,免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将来一事无成,后悔莫及。另一方面,特别强调了做学问的功夫要下在哪里,这也是做学问的诀窍,那就是不能满足于字面上的明白,而要躬行实践,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只有这样才能把书本上的知识变成自己的实际本领。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这符合唯物认识论的观点。作者的这种见解,不仅在封建社会对人们做学问、求知识是很宝贵的经验之谈,就是对今天的人们也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是非常有价值的见解。

燕诗示刘叟


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衔泥两椽间,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索食声孜孜。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心力不知疲。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喃喃教言语,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声尽呼不归。却入空巢里,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尔当返自思。思尔为雏日,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今日尔应知。

又示宗武


杜甫 又示宗武
觅句新知律,摊书解满床。试吟青玉案,莫羡紫罗囊。
假日从时饮,明年共我长。应须饱经术,已似爱文章。
十五男儿志,三千弟子行。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

【赏析】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