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避开人生立场与偏见,让人生因理性而受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7

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立的立场,而一个人处在自身立场上,却又缺乏了对其他立场的同理心,也缺少对别人换位思考的过程,导致立场成了产生自我偏见的根源。

但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拿自己的偏见去观察和判断事物时,本身就已经背离了事物的客观真相,所以很多时候我们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想法,只是自己内心自以为是的偏见,当我们带着这种偏见去看待问题的时候,自然不能通达问题的本质。

当一个人只是带着错误的观念和方式去生活的时候,也只会因为这种错误而带来糟糕的结果。

而这也造成了一个直接现象,就是很多人觉得“自己明白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之所以存在这个现象,就是因为我们即便明白一些道理,但是也因为无法抛开偏见通达真知,再者是因为对自身立场的认识不足,而无法使自己的所知恰当地融合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与角色。

通俗一点来说,也就是说我们所知道的道理跟自身所处的真相并不匹配,一切只是带着主观偏见产生的错误愚知,从而产生对问题的肤浅理解,这样的方式如何能通达问题的根本呢?这样的“知”又怎么算得上真知呢。

偏见除了世俗对自身意识产生的影响之外,更来源于自身的立场,所以在恰当的时候能够脱离立场去看待问题,自然可以避免执念对自我产生的影响。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议论事情的人,自己置于事情之外,应该尽量去了解事情的全部是非曲直;而做事的人,处于事情之中,应当完全抛弃个人的利害得失。

这句话所指的,就是一个人在面对自己的问题和他人的问题时,能够脱离立场来看待问题的道理。

议论事情的人通常自己不在事情之中,所以只能以旁观者的姿态去判断问题,这个时候自己看似是清醒的,但是却缺乏了对于问题的深刻认识,这种状态其实也陷入了立场的局限之中。

而身处事情之中的人更是如此,本身就处于事情的立场之中,这个立场又切实关乎着自身利益得失,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产生自我意识之中的执着与偏见。

那么不管是作为当事人还是作为旁观者,根本都是缺乏脱离立场换位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决定能否抛开自我偏见的重要根本,以脱离立场的方式避开自我偏见,而不是当自己成为局外人的时候侃侃而谈,成为局内人的时候束手无策,这也是能够避开主观偏见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则能使自己更容易接近于客观本质。

一个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摆脱立场和偏见,就能接近多少客观真相,就能多么理智地去看待问题,人生也会因这种理智而直接受益。

比如曾国藩就是一个例子,曾国藩最刚开始的时候处世锋芒毕露,直言不讳,经常招致他人嫉恨,甚至受人暗算,而且在皇帝眼里也并不被重用。

后来经过许多年的宦海沉浮之后,曾国藩才深深意识到这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他知道仅凭自己的一己之力,是无法改变自己所处局面的,如果想继续为官,为自己建功立业,唯一的方法就是懂得适应规则,改变自我状态,而这才是曾国藩走向成熟老练的时刻。

比如后来在攻下金陵之后,曾国藩曾国荃兄弟的声望可谓是如日中天,当曾国藩被封为一等侯爵之后,也没有居功自傲,因为他明白高处不胜寒的道理,而这个时候朝廷的猜忌和其他群臣的嫉妒也随之而来。

所以不等朝廷的逐项举措下来,曾国藩就先来一个自我裁军,当战争一结束的时候就立马宣告裁兵,并且不要朝廷一分一文,便把裁兵的费用安置妥当,在一月之间就裁去了不少人马。

也正是这样妥善的处事方式,让他在面对问题的关键时刻占据主导位置,从而避开了被动的祸患。

人性之中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就是“心随境转”,当一个人处在某种环境之下,就会很自然地受当下环境的表象所影响,左右了自己的心情思绪,导致自己不能理智地看待问题,比如说身处高位时被成功冲昏头脑,身处逆境时被情绪左右了理智。

此时只有能够脱离立场看待问题,才能由此避免主观意识对自我产生的偏见,让自己以局外人的姿态来审视局内人的处境,从而摆脱“不知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困惑。

就像曾国藩一样,在关键时刻审时度势,避免自己深陷于成功的喜悦之中,以理智的状态去审视自身,为自己避开祸患,保全自身。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