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名言是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2-21

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意思是: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身心不宁静就无法实现远大的理想。

出自:诸葛亮《诫子书》。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慆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释义:有道德修养的人,是这样进行修养锻炼的,他们以内心平静来使自己尽善尽美,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使自己的志向明确坚定,不安定清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理想。


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如果不下功夫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如果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陶冶性情使节操高尚。


如果年华与岁月虚度,志愿时日消磨,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这样的人不会为社会所用而有益于社会,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扩展资料

诸葛亮运用了逻辑学中的"双重否定"来强调他要表达的“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这是一句富含哲理的话。这同“要想取之,必先与之”,“欲达目的,需先迂回曲折”的道理一样,“淡泊”、“宁静”不是求清净,不想有什么作为,而是要通过学习“明志”,树立远大的志向,待时机成熟就可以“致远”,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

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