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长的告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9
思考了很多次该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告别这件事,每一次都侥幸地想:还会再见的。遂离开匆匆,也不会回头,后来才渐渐懂得,在短暂的人生里,其实并不存在任何侥幸,很多次你认为是暂别的却成了永久。在经历离开这件事的时候,会觉得如果某些肢体语言庄重地显示出你把告别当成一种仪式,在潇洒挥手而去的对方眼里将变得可笑起来,久之人人都觉得平静的告别是多么的酷。

于是每一次告别都漫长的像盛夏焦灼的下午,你们彼此很熟,其实一点儿也不了解,他就像你在船上认识的人,走的也像那样的人,在码头道别,"老朋友,我们要常联络阿。"明知你不会他也不会主动联络。  所以后来,我干脆把这件事列进了习以为常的清单里,麻木的重复着“要常常联系呀”或者“下次再见面呀”,其实都清楚这已经成了流于表面的客气话。

二月的时候,在香港项目结束之际我们小组约定:天南海北总会相见,七月我们成都聚。    说来愧疚,当时虽然我热血沸腾,但是习惯把这件事又放进“说了再见却不会见”的列表里,同一个城市的相约都往往无限被推迟,更何况五湖四海,直到昨天香港项目的导师Ken再一次在我们小组的微信群里询问:“不知我们七月到成都,大家是否有空。”    那一瞬间好像有一道道声波,从遥远的地方,穿透一层层的空气,掠过花朵,最后在我的心上震颤下一道道棱纹,原来还有你,在郑重的对待告别和下一次相聚这件事。  这样的力量让我打定主意,真诚地去兑现以后每一句脱口而出的“常常联系”与“下次见”。

但是往往还有另外一种也可以被定义为“漫长”的告别,今晨在公众号后台看到来自好友的几则沉重留言,“现在于我,最大的快乐就是远离死亡,不在每一个家人打来的电话之后迅速收拾行李回家,只为最后一面,最后一眼。” 她的爷爷去世,这一刻她说,“一切追求好似无用,都是人们在漫长又健康的岁月里的无聊之作 。 ” 和这样让人绝望乏力的告别比较起来,那些活着时候的漫长告别显得多么轻而易举就可以去结束。

文章的结尾想告诉她,“生活唯一确保我们的就是死亡。故事的结尾并不重要, 所以我们最好不要让那结尾,夺走故事的光芒。”

【2016年发布于我自己废掉的公众号{丰饶之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