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空调和风扇,古人是怎么活过夏天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没有空调、没有风扇、没有网络,古人怎么活过夏天的?难道是一个个袒胸露乳,期盼风的临幸?那就太小看古人了,下面为你 盘点古人的七大消暑神器。

别嘚瑟现代人有冰箱的万千宠爱。

早在战国时期,老祖宗就发明了能长时间储存冰块的青铜“冰鉴”≈冰箱+空调,即可低温储冰又可冰镇酒水和花果,还可以给空气降温。

空调耗电,交完电费准备吃土了?古人可没这个烦恼。

先秦时,大户人家会挖掘“窟室”,即奢华版的地下室,每日餐饮也会安排在内进行。

到汉代,皇宫设有冬夏两用的“空调房”,冬季叫“温调殿”,夏季叫“清凉殿”。

沙发神马都太热了,凉席才是最爱。

一般是藤、苇、竹等编织而成的,最昂贵的是象牙席。据说汉武帝时,曾经以象牙簟赐给宠妃李夫人。

(赤果果的秀恩爱啊)

还有一种丝绢编织的凉席,在南朝梁人刘孝仪的形容中,使用时会觉得夏室已寒,想穿上冬天的裘袄,即便室外炎热如沸,也用不着扇子。

(这是感冒了吧?这么夸张!)

夏天,没事来两根冰棍,那酸爽,千金不换呐。

不过别得意,早在唐代,百姓就会制作公开出售的“冰棍”了。

大木桶里放上冰,撒上盐以降低冰的融点,再将盛有蔗糖水的小铁盒排列在桶中,插入小木棍,过一会,就冻成了冰棍。到了宋朝,冷饮非常丰富。

热从头起,寒从脚起。夏天醒来满头大汗?用瓷枕轻松解决烦恼。内部中空,下端有孔穴透风,四周能透气,加之瓷器表面有一层冰凉的釉面,睡上去非常凉爽。

至明朝,避暑建筑从宫廷走向民间。

明朝高濂在《遵生八笺》中就曾精彩描述:“霍都别墅,一堂之中开七井,皆以镂刻之,盘覆之,夏日坐其上,七井生凉,不知暑气。”不难看出,明代的“凉屋”在巧妙利用地理优势上又前进了一大步。

明清时期,皇宫出现了可移动的冷源——冰柜。 上面镂空,作为冷气出孔,中部空间还可储存食物,如西瓜、冷饮等。这种“冷柜”后来民间也用上了,还有进口货,时称“洋桶”。

民间还有一个神器——空调井。 在厅内或需要的房内挖一深井采集冷气,上面用盖子盖妥,盖子上凿孔,夏天便有冷气从下面出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