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2-06-23
再次读三国感想
时隔多年,再次于上班闲暇之余重读三国。回想刚开始读三国时,还有很多字不认识,但仍然不影响对演义中人物的喜爱,尤其是赵云的形象,栩栩如生,是我少年时最崇拜的形象,其长坂之战,汉水之战让我爱不释手,不知道读了多少遍。
如今再次重读三国,不同的年龄,不同的阅历,已经有了不同的眼光以及看法。三国中的人物或多或少都人格缺陷,比如刘备的伪善,关羽的狂傲,但是罗贯中似乎偏爱赵云诸葛亮,纵观全书,诸葛亮和赵云,一文一武,堪称完美,不得不让人赞叹。
赵云的完美,体现在他的能力和人格上,或许他在三国中所占的笔墨并不多,但是他的每一次出场都扣人心弦。
1、完美的出场
他第一次出场是在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中。在首次出场中,赵云就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种气宇轩昂的猛将风采:“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额,威风凛凛,与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作为一位少年将军,赵云的第一次出场就与袁绍手下的猛将文丑战成平手,救了公孙瓒,并险些帮助其反败为胜。他的首次出场就堪称完美无瑕,一位初出茅庐的小将却拥有力挽狂澜的能力。
而在陈寿的正史《三国志·赵云传》中写到,“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后来,裴松之在为《三国志》做注时,则引用了《云别传》(一本专门写赵云的书,现已失传)的内容做补充。历史上对赵云的了解,其实多数是源于裴松之的注。“《云别传》曰: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时袁绍称冀州牧,瓒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云答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遂与瓒征讨。时先主亦依托瓒,每接纳云,云得深自结托。云以兄丧,辞瓒暂归,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别,云辞曰:“终不背德也。”先主就袁绍,云见于邺。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绍不能知。遂随先主至荆州。”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赵云所怀的志向是从仁政之所在,解民之于倒悬,作为一名武将,身怀儒家的至高的理想,济世安民,这是何等的人格魅力。
2、忠肝义胆的猛将
《三国演义》第一百九十三回,“后主所言,放声大哭,曰:“朕昔幼时,非子龙必死于军之中矣!”即下诏厚葬,谥封大将军、顺平侯,敕葬于成都锦屏山之东。建立庙堂,四时享祭,命太常致祭,诏曰:云昔从先帝,功绩既著。朕以幼冲,涉途艰险,赖恃忠顺,济于危险。 夫谥所以叙元勋也,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志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溺;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故特赐大将军、顺平侯。主者施行。”
这是演义里刘禅和姜维对赵云的定论,姜维还特意提到当阳之役,当阳长坂坡一役,可以说是使赵云闻名天下的事迹。每每在文学家笔里,当阳长坂坡都是他们大书特写,极尽溢美的情节。在演义中,“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可谓是全书的最为经典的章节之一。当时,刘备已经被曹军追击得狼狈不堪,只剩下部分残兵败将。自己的性命都顾及不了,何况是自己的家眷?(这与汉高祖刘邦在荥阳大败的场景颇为相似)而保护刘备家眷的任务正好落在赵云的身上。刘备是个出了名的“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的人。如此险境,自己能脱身已经不错了。因此,就算赵云完成不了任务,相信与赵云那种亲密关系,刘备也不会怪罪。但赵云念念不忘自己的责任,没有跟着刘备向南逃走,反而投北而去,在千军万马中寻找刘备家眷。于是演义中最为惊心动魄的场面就出现了。“赵云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顺着这个情节,罗贯中还不忘附上几首诗:“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罗贯中对于赵云的武艺刻画得可谓极尽完美。有人统计过,赵云在演义中共与约四十名武将交锋,无一败绩。若只看有名有姓的武将,赵云共杀了26名(长坂坡里杀的五十余员大部分没有具体名字)。一本书里记载杀敌将七十多名,冠绝三国。而毛宗岗父子在评价演义众武将武艺时,也认为应该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赵云被摆到仅次于无双吕布的位置,对赵云武艺的评价可以说是达到了顶峰。
如此忠肝义胆的猛将,正是赵云身为一位武将勇武的一面进行了完美的诠释。
3、智勇双全的常胜将军
身为一军统帅,需要的不只是勇武,三国里不缺勇武的人,如吕布典韦之流,然而,智勇双全的将军却不多,汉水之战,是一个典型的战例。
建安二十四年(219),刘备率军进攻汉中,次年黄忠在定军山斩夏侯渊,于是曹操亲自率领大军来争夺汉中,并先运大量的军粮到北山下,有数千万袋。黄忠认为可趁机夺取这些军粮,便领军出击,当时赵云属下的士兵也随着黄忠一起出击。但是黄忠的军队过了约定的时间之后仍未回来,担心的赵云便带着数十骑出了营寨,查看黄忠等人的情况。结果,果然遇到了曹军的主力,赵云奋勇作战,救出了黄忠及部将张著,退守到自军营寨中。此时,张翼觉得敌众我寡,应该闭门紧守。但赵云却拒绝了这一建议,反而大开城门,偃旗息鼓,还亲自横枪立马站在队伍前面,毫无惧色。曹操见到赵云威风凛凛的样子,加上天色已黑,不知敌军数量,大惊,急忙退兵。当曹军退兵时,赵云立刻下令用弓箭射击曹军后队,结果曹军自相践踏,堕入汉水者不计其数。后来,刘备盛赞赵云:“子龙一身是胆也!”这一战,赵云的智勇尽显无遗,也为我们提供了两个成语:“偃旗息鼓”和“一身是胆”。
汉水之战本是由蜀汉大将黄忠建议并发动的一场偷袭战,但是曹操军对于粮草的防备是很严密的,所以黄忠孤军劫粮,是不会那么容易的,好在蜀汉名将赵云胆大心细,能很好的判断敌我形式,并迅速作出反应,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不但救出了黄忠和张著,还给了曹操军重创,使得曹操军失去了和刘备军继续相持的资本。而这场战斗的惊险程度,连刘备也大为惊骇,在看了赵云作战的地方以后,刘备不禁感叹: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军中将士更是称赞赵云为“虎威将军”。为了庆祝这场难得的胜利,刘备大摆宴席,将士们不分上下,从晚上欢饮至白天。
汉水之战虽然只是整个汉中之战的一场局部战斗,但是他对整个汉中争夺战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云别传》中记载,汉水之战曹操军不但损失了大量的军粮,失去了与刘备相持的资本,更是在撤退时死伤了大量的士兵,这对曹操军的士气打击是的非常大的,而与此同时,包括像王平这样的将领以及士兵,死的死,投降的投降,曹操军已经无力再与刘备较量下去,面对刘封这名小将的挑战,曹操军也只能闭关不出了。于是,在与刘备相持了不到两个月后,曹操军无奈,只能选择放弃,撤出汉中。这也很好的解释了《三国志》中,曹操与刘备汉中相持为何仅仅两月就匆匆撤退。
而演义中对汉水之战这样描述“云大喝一声,挺枪骤马,杀入重围,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张郃、徐晃心惊胆战,不敢迎敌。云救出黄忠,且战且走;所到之处,无人敢阻。”
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短短几句,读之令人悠然神往。
4、令人惊叹的战略眼光、大局观
据说在成都武侯祠里,赵云像排在武将第一位,却身着文官服饰,听了之后令我百思不得其解。但是,细读赵云,却发现他有着很多武将身上所没有的文官风范,他拥有者许多文官都没有的战略眼光。
刘备占领四川后,《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七》记载,益州既定,刘备欲以成都的屋舍及城外的园地桑田分赐诸将,赵云反对道:“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今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不宜夺之以私所爱也。”刘备当即同意。这里可以看到,赵云的大局观,赵云解民于倒悬的高尚风骨。
到后来,吴主孙权遣大都督吕蒙奇袭江陵,歼蜀前将军关羽。刘备大怒,欲征讨东吴。赵云相劝道:“国贼,曹操,非孙权也。若先灭魏,则权自服。今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非策之上也。”(《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九》)。刘备不听,率军东征,留赵云督江州。刘备在夷陵之战中为陆逊所败,赵云率军接应,兵至永安,吴军已退。
当时天下的形式是魏强,吴蜀两国势弱,现在看来,蜀国最好的战略方针就是练吴抗魏,诸葛亮隆中策划的战略方向就是东和孙权,北拒曹操。
关羽守荆州时诸葛亮已经告诫过他,然而由于关羽的狂傲,导致荆州失手,自己也命丧黄泉,到刘备的夷陵之战,蜀国衰落,由此可以看出,赵云有着一般武将无法企及的战略眼光。
5、品格高尚
赵云跟随刘备攻取荆南四郡,并以偏将军的身份代领桂阳太守,代替原来的太守赵范。赵范有一名寡嫂名为樊氏,颇有国色,赵范欲将她许配给赵云,但赵云并不是个贪图女色之人。在美色面前,他断然拒绝:“相与同姓,卿兄犹我兄。”当时也有人劝说赵云把樊氏纳为妻妾,赵云则说得更有道理:“范迫降耳,心未可测;天下女不少。”后来,赵范果然逃走。这一个故事就是演义中“赵子龙计取桂阳”的原型。在演义中,刘备对于赵云这一品格大加赞叹:“子龙真丈夫也!”
6、最终定论
赵云死后追谥“顺平”,对于这个谥号,姜维解释为,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有人认为这是姜维在忽悠刘禅,首先顺不是给武将的谥号,其次“平”字,也不是“克定祸乱”,克定祸乱其实应该是“武”,“执事有班曰平”是说这人做事有节制,对于武将来说同样不是啥褒义词。这两个字加起来顶多说赵云是个老好人,武功什么的丝毫没被提及。再有一条说“惠无内德为平”。然而我却认为,这是对赵云允文允武,文武双全的肯定。
滚滚长江东逝水,他们已随着历史的长河远去,留下的只有短短的文字,或许他被演义神话,但是,在我心中,赵云、诸葛亮、卫青、周恩来,是最完美的人,是一个没有人能够企及的高度。
再次看完三国,我感慨良多,李世民说过,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无论是演义还是历史,都给了我们两面镜子,我们可以知兴替,可以明得失,我认为,看书,更重要的在于,明智,开启智慧的大门。从三岁时父亲教我秦时明月汉时关开始,我就在接触着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我把孟子说的“吾善养吾浩然之气”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然而,至今未能从我身上看到浩然正气;我常用文天祥的《正气歌》激励自己,然而往往倾颓;我愿以赵云的柔贤慈惠作为行为的准则,却时常无容人之雅量,是我太笨,无法接受中华五千年的智慧,还是十多年来读书太少,今日聊以此文,抒发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