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灯夜话30之曲周纪事(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6
挑灯夜话30之曲周纪事(四)

渊源文化持久长

民谣俗语唱家乡

曲周城之妙,有众多民谚在述说。比如“三山不见,四海不干”之说,比如“广府好城墙,曲周好牌坊”之语。再比如“不出城,三座桥,出了城(向东),过吊桥,走东关,桥摞桥,铜佛殿、三官庙,校场操兵真热闹。”等等,描写的都是家乡的美好历史,曲周人引以自豪的故土情怀。

“三山不见,四海不干”中的“四海不干”,指的就是城内构筑城墙取土时留下的几处海子。说是“四海”,其实至少有七处。其面积之和,占了整个城池近一半,星罗棋布般散落在城内。东西大街南边有三处,从东到西分别称为东海子、南海子、西海子。分别在东街、南街、西街三个村,海子之间有住户相隔,其中以南海子为最大。记得上初中时,城关中学就在东海子和南海子的北面,上体育课有时就围着海子跑,跑一圈一节课也就下来了。路北从东到西也有三处水面,紧挨着只有一路相分,统称为北海子,也是中间的最大,位于东街和北街村东。还有一个海子在县城的西北角,位于北街,因其形状像元宝,故称元宝海子,后成为渔林队办公及繁殖鱼苗之地,七十年代县畜牧局指导其养殖非洲鲫鱼(罗非)成功,也算一个小科研成果。由于曲周县城海拔低,地下水位高,又有滏阳河相通,因此大旱之年这些海子也未曾干涸过,故有“四海不干”之说。现在不同了,海子因周围群众不断填海建房,已小了许多,护城河除西部留有一点旧址外,已全部填平建房,海子与外水隔绝,成为死水臭坑。西海子早已干涸如平地,民宅建的差不多了,北海子东边的一个坑已全部填平,建房筑路了。“三山不见”,哪三山难以说清。曲周地处华北大平原,一望无际,“曲宅平畴,无岗阜”,甭说山,连个小土丘也难找得到。“三山”之山,实是那皱、漏、瘦、透的太湖石之假山,或色如墨声如磬的灵璧石之摆件。古曲周不仅出了很多考取功名的读书人,比如明朝红极一时的“一朝四尚书”。也因了地域关系,是不大不小的漕运码头,商贾云集,富者贵者也很多。他们无论在哪里,自要在家乡建设庄园花园。打造庭院园林,建设亭台楼榭,那太湖石自必不可少,高屋大堂,灵璧石也是少不了的。因此玩赏奇趣之石便成为一时之风气。最有名的为三个,一个在县衙“三堂”前的院子里,高大威严,是县老爷的至爱,闲暇之余,都要观赏把玩一番;一个在文庙的花园里,文秀中透着灵气,与那月牙河互为主宾,相映成趣;还有一个在某大家族的深宅里,有人说是南街的杨家,也有人说是东街的王家,还有人说是东关的路家,皆为省部级高官,那府第宅院自是不一般,太湖石何止一块,且皆为上等,“来往无白丁”,普通百姓连那大门都进得不去,自是难以见到。清初河朔诗派翘楚刘逢源(曲周相公庄人)写过一首《云麓斋中灵壁石,余戏而取之,后为文符中道夺取》的诗,(云麓是明末工部尚书刘荣嗣之孙刘佑的号,文符,是南明隆武政权吏部兼兵部尚书路振飞的次子路泽溥的号。皆为高官之后,风云人物。)诗曰“寻远楼中灵壁石,嵌空玲珑不盈尺。怪石作供效坡仙,取向书斋娱朝夕。路子途中巧夺去,此公癖甚元章癖。袖中东海千计得,睨柱谁能返赵璧。自古高人不厌痴,多君此意良不惜。共约袍笏拜此君,愿订石交获三益。”足见当时玩石成风,爱石成癖。据悉,上世纪五十年代,祖籍曲周县城南街村的著名兰石画家彭八百先生爱兰如妻,嗜石如子,曾藏有“三山不见”之一石,刻上兰草、书法、图章等以示珍爱。八十年代初,县文化馆在一次文物展览时,曾展出过一块“三山不见”之太湖石,真是漏的奇怪,透的可爱,但后来搬来搬去不知所踪。

“广府好城墙,曲周好牌坊”。广府即现在的广府古城旅游区,春秋时是为“曲梁”,已建有城池。其一直是冀南的一个地域性政治中心,城池愈来愈大,城墙越修越好,便有了好城墙的名声。它不在曲周,文外不表。单说这“曲周好牌坊”,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也有寺庙以牌坊作山门,或用来标明地名,还有大家族在祠堂前设牌坊的。曲周自古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学风浓厚。特别是明朝及清朝早中期,学子源源、人才济济,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深入人心,科第不断。此一时期,参加府县院试考取秀才的不计其数,参加省级乡试中了举人的有三百余人,八十多人入会试进殿试,参加了皇帝亲自主持的国考,成为进士。清中晚期,社会动荡,习武者众,武进士达三十多名。看看范进中举,多难呀。这么多人考取了功名,自是要放官的。随着个人拼搏,功成名就,为这些高官重臣歌功颂德,光宗耀祖,牌坊自是重要产物。曲周历史上有多少座牌坊,因时空跨度较大已难以考证,说七、八十座的居多。县有关部门曾在凤城路东关、北甫段考察,短短数百米的路段竟然发现了牌坊基础、构件十多组,有的间距只有20来米,是当之无愧的“牌坊一条街”,也足见曲周牌坊之多。

明万历朝的兵部尚书王一鹗家族就有十架牌坊,创下了曲周家族牌坊数量之最。如“敕封”牌坊,位于凤城西路,坊主是王一鹗的父亲王世爵,为其封为主事时所立,建于明世宗嘉靖后期。“进士”牌坊,位于凤城西路,为王一鹗考中进士所立,建于嘉靖三十二年。“大中丞”牌坊,位于凤城西路与郦商街交叉口东侧,明神宗万历皇帝为王一鹗担任顺天巡抚时所立,建于万历十年。“奕世尚书”牌坊,位于凤城西路县委党校前,坊主为王永、王世爵、王一鹗祖孙,建于万历十五年,王永是王一鹗的祖父。该牌坊是曲周规格最高的,其重檐歇山顶,由四根霸王柱支撑的“三间四柱”式,中间两柱高三丈有余,旁边两柱高两丈有六,每根柱前后各护有戗石两块。每块戗石上雕有大狮一,小狮二。石柱前后两面刻茶花、牡丹花纹,石柱之间的梁枋,明间用镂刻麒麟园环图案联接。明间梁枋长两丈多,上面书有“圣旨”,牌坊高大巍峨,颇为壮观,十里开外都能看得见,相传即为“文官下轿,武官下马”之处。“三世恩光”牌坊,位于城内北街,为赠兵部侍郎王永、王世爵,兵部左侍郎王一鹗所立,建于明万历年间。

在曲周县城内,原来至少有六架牌坊是为牛玺、牛山木、牛维炳祖孙三代所立的。其中一架为“恩荣天赐”,是为牛玺封赠知县时所立。为牛山木所立的有“恩荣坊”一架,是为其考中进士时所立;“风纪边关”坊一架,是为其任职山西按察司佥事、口北道兵备副使所立,以纪其在代州等地的功绩。为牛山木、牛维炳父子所立的有“世进士”坊、“台谏传芳”坊、“父子进士”坊等三架。      除为当地名流歌功颂德的牌坊外,还有一些是表彰孝子烈妇的牌坊,提倡乐善好施的牌坊,纪念任职曲周的清官廉吏的德政牌坊等。这些牌坊都是由上等石料制成,击之有铜声,刻有文字和精美的纹饰,牌坊大多跨街而立,大小不一。这些牌坊其实有的是牌楼,牌坊没有“楼”的构造,即没有斗拱和屋顶,而牌楼有屋顶,它有更大的烘托气氛。但长期以来老百姓对“坊”、“楼”的概念不清,所以到最后两者成为一个互通的称谓了。牌坊和牌楼分柱出头或不出头,在街上大都是冲天式柱出头,有“一间二柱”、“三间四柱”、“五间六柱”等形式。顶上的楼数,则有一楼、三楼、五楼、七楼、九楼等形式。在北京的牌楼中,规模最大的是“五间六柱十一楼”。现如今,要想看到老牌坊,只有到依庄乡的南寺头村,这个曲周县最大的村庄,还有一架明朝太仆寺少卿张师孟的“三朝恩命”石牌坊巍然屹立,默默地讲述着历史的变迁,成为“曲周好牌坊”的独一幸存者,弥足珍贵。而今人,已在县城的东、南、西三个进城口树立了三架仿古新牌坊(其实是牌楼),南门为“三间四柱”式,其它两个为“五间六柱”式,阔超十丈,涂红抹绿,雕龙画凤,十分的雄大壮观。过了牌坊,便权当进了城门,再往里就是市区了。其名字分别为“崇化”、“景盛”、“永安”,与古城门之名相同。

还有那出城向东的民谚,一直传唱着。之所以向东,是因为东面就是“距县治四百步余”(我亲自步量了一下,这四百步余得按双腿各迈出算一步)的滏阳河。县城南、西、北都是荒野小村,唯独东面,因了那滏阳河,是为周边百里没有的水旱大码头,滏阳河东侧的北亭街,就是货运中心兼批发大市场。不亚于北京的秀水街,武汉的汉正街。因此说,城里是政治中心,这里就是经济中心,一路全是买卖字号,红火的很,自然各种建筑就多。民谚道,不出城,三座桥,出了城,过吊桥,走东关,桥摞桥,铜佛殿、三官庙,校场操兵真热闹。不出城的三座桥,说的是那文庙大门内泮池上面的三座石桥,泮池呈半月形,俗称“月牙河”。文庙共有三个门,中间正门,叫作“棂星门”,左右各有角门,分别叫“金声门”和“玉振门”;从这三个门进去,在泮池上对应有三座小桥是也。出了城,过吊桥,吊桥城城都有,早晨放下供人通行,黄昏吊起防盗防匪。走东关,桥摞桥,在滏阳河和县城之间,有一个小河沟叫透堤渠,起之城南的黄口闸,向北而过。这是条人工河,因县城地势低,滏阳河是条半地上河,就用此河阻隔滏阳河向县城浸透之河水。在这个河上有一座桥。是一座砖造的拱桥,中间一个大拱桥洞,两侧分别有小拱桥洞,两个小拱不在大拱的两侧,而是在侧上,所以人说“桥摞桥”。桥护栏是二尺多宽的青石条,也是中间高的拱形,很是好看,也很实用。小时候常在上面跑着玩,人们也常坐靠或放置东西,便被磨的锃光青亮。是为“通济桥”,与赵州安济桥、广府泓济桥同宗,还都是“济”字辈儿的呢,只不过是地儿小、桥小,名气也小罢了。乾隆十二年知县劳宗发曾重修,另加石刻砖雕,甚是精美,民间俗称“ 三眼桥”。现在透堤渠被修成了盖板涵洞,也即整个河上全是桥了,那通济桥自是没了用途,青石条的护栏更是没了踪影。自此再往东行,过了滏阳河,到了东桥镇(今河东),便有那铜佛殿、三官庙耸立,在那经济中心地带建设,自是不一般,不仅庙宇较大,规制齐全,而且香火极旺,钟声阵阵,青烟缭绕。铜佛殿(资料不详,待补)在凤城路南原第一供应站处,三官庙(三官庙供奉的是三官大帝,三官大帝指的是天官、地官和水官。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天官大帝为尧,地官大帝为舜,水官大帝为禹)在凤城路北,与铜佛殿相对,剪子姑(两条路如剪子般)旁边,至今仍为当地地名。校场操兵真热闹。校场是当时驻军操练及比武的地方,据史记载,曲周县最早有驻军是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此应该是正规军。为维护一方平安,县里有乡勇民团,还有快手捕快,自要训练。在教头的带领下,天天队列方阵,喊杀震天,比武格斗,骑马射箭,自是热闹非凡。它位于现在的国防桥北一公里路西,也即东桥镇的东北角,因当时校场旁边有一庙,供奉神灵不详,当地人称此处为校场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