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的三次流转是哪三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5-12-13
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是“穷折腾”!必须建立长期稳定的土地使用制度,即实行土地永久使用权和级差使用税制度] 
土地使用权是物权的基石,不附带土地使用权的物权只能是空中楼阁。只有建立长期稳定的土地使用制度,才能使中华民族成为积累财富的民族。因此,我国应该实行土地永久使用权和级差使用税制度。 
中国人过去老是“穷折腾”,不会积累财富,其主要原因是不稳定的土地使用权。国家富强安定来自民心稳定,稳定的职业,稳定的收入,稳定的住所,而且还要能有留给后代的产业,也就是使大多数家庭成为中产阶级。世界范围内的所有国家无一例外,不管实行什么样的制度,凡是建立稳定土地使用制度的国家或地区,都富裕,反之,都不会富裕。可以肯定,我国如果有了一部适合国情的完好土地制度,中国也自然会成为一个会积累财富的民族,要不了两、三代人,中国就可能雄立于世界富民强国之林。 
一、现行土地制度的弊端: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土地的终极所有权属国家,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现行土地制度存在很明显的弊端,土地利用不经济,流转不规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1、土地利用不经济 土地虽是国家最宝贵的资源,但却没有变成国家财富的稳定和重要来源。现在只有极少部分所谓“国有”土地可以在市场上流转(出让),由于无严格的法律规定,弊端百出,例如,为了招商引资,各地争相零地价出让土地,国家应该得到的却白白被流失,据说,目前不少问题都出在土地流转中。而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土地却属于无偿使用(比如有些国有企业和农民的土地),这虽然可说成是国家对民众的让利行为,但土地应有的效益却无法得到发挥。特别是在农村实行承包制的土地,尽管有不少农民已不以土地为生,把承包的土地当作“鸡肋”,但因为使用成本低,又弃之可惜,于是便造成大面积撂荒,甚至因眼前利益,对土地进行永久性破坏,这种现象相当普遍。 
2、分类太多,管理复杂,不利于流转 现在土地属性以国有、集体(但又名不副实)分类,实际中还存在具有30年、50年、70年使用权的法人所有或私人所有,由于分类多,只能分类管理,多头管理。就农村而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效益低下,主要原因是不能实现土地的规模和现代化经营,另一方面,城市化虽然要求大部分农民必须放弃土地,但由于承包制下的土地流转受到很多限制,转让收益低,不足于对进入城市或转变职业的农民起到过渡性补偿作用,因此,如果继续实行现行的土地承包经营制,每个农户都只能在自家的小小田块里靠老人们用传统方式劳作,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小康几乎是不可能的。 
3、影响可持续发展 除已开发土地效益低下,人为破坏严重外,我国还有相当规模的土地未被开发利用,因无人管理,在一天天地加剧荒漠化,所造成的生态后果不堪设想。 
二、我国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稳定和完善的土地制度,实行级差土地使用税制。 
新土地制度---级差使用税制度的设想:取消土地集体所有制,保留国有一个属性,国家之外的任何人(包括法人)拥有土地,只拥有使用权,将农村土地承包权改为使用权。所有土地不规定使用年限,如不被国家征收或自愿转让可以永久拥有使用权和继承权,同时,统一实行级差土地税制度(由国家土地税法和省级政府税法细则规定),使用者只须根据不同区位、不同使用性质和规定期间交纳不同的土地使用税,使用者如不能依法交税,国家有权收回土地。 
采纳哦!!!!
第2个回答  2015-12-13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全国基本完成土地改革,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我国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废除了。
2.建立公有制的土地政策:1953年,为适应工业化要求,党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将农村包括土地在内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改革开放的土地政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000年,中共中央决定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延长30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