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便是出自什么之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1-03-18
出自宋代词人苏轼之手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03-18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词句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

作者:苏轼 年代: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赏析:
这首词是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作者在密州时所作。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展转在各地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到密州后,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这一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转眼已七年未得团聚了。此刻,词人面对一轮明月,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很明显,这首词反映了作者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一方面,说明作者怀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当时虽已41岁,并且身处远离京都的密州,政治上很不得意,但他对现实、对理想仍充满了信心;另方面,由于政治失意,理想不能实现,才能不得施展,因而对现实产生一种强烈的不满,滋长了消极避世的思想感情。不过,贯穿始终的却是词中所表现出的那种热爱生活与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

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可联想到初生的萌芽事物;一轮满月,可联想到美好的团圆生活;月亮的皎洁,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这一意象上集中了人类多少美好的憧憬与理想!苏轼是一位性格豪放、气质浪漫的诗人,当他抬头遥望中秋明月时,其思想情感犹如长上了翅膀,天上人间自由翱翔。

上片写中秋赏月,因月而引发出对天上仙境的奇想。起句奇崛异常,词人用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诗意,用一问句把读者引入时间、空间这一带有哲理意味的广阔世界。词人的提问,似乎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宇宙的伊始,又好像是在赞叹中秋的美景、造化的巧妙。其中蕴涵了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作者之所以要化用李白诗意,一是李白的咏月诗流传甚广,二是苏轼经常以李白自比,这里也暗含此意。李诗语气比较舒缓,苏词改成设问句以后,便显得峭拔突兀。苏轼将青天作为朋友,把酒相问,显示了豪放的性格与不凡的气魄。“不知”二句承前设疑,引导读者对宇宙人生这一类大问题进行思考。“天上宫阙”承“明月”,“今夕是何年”承“几时有”,针线细密。继续设疑,也将对明月的赞美向往之情推进了一层。设问、思考而又不得其解,于是又产生了“我欲乘风归去”的遐想。李白被称为“谪仙”,苏轼也被人称之为“坡仙”。词人至此突发奇想,打算回到“天上”老家,一探这时空千古奥秘。苏轼生平自视甚高,以“谪仙”自居,所以他当然能御风回家,看看人间“今夕”又是天上的何年?仙境是否胜过人间?词人之所以有这种脱离人世、超越自然的奇想,一方面来自他对宇宙奥秘的好奇,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来自对现实人间的不满。人世间有如此多的不称心、不满意之事,迫使词人幻想摆脱这烦恼人世,到琼楼玉宇中去过逍遥自在的神仙生活。苏轼后来贬官到黄州,时时有类似的奇想,所谓“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以及《前赤壁赋》描写自己在月下泛舟时那种飘然欲仙的感觉,皆产生于共同的思想基础。然而,在词中这仅仅是一种打算,未及展开,便被另一种相反的思想打断:“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两句急转直下,天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美好非凡,但那里高寒难耐,不可久居。词人故意找出天上的美中不足,来坚定自己留在人间的决心。一正一反,更表露出词人对人间生活的热爱。同时,这里依然在写中秋月景,读者可以体会到月亮的美好,以及月光的寒气逼人。这一转折,写出词人既留恋人间又向往天上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能够更深刻地说明词人留恋人世、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显示了词人开阔的心胸与超远的志向,因此为歌词带来一种旷达的作风。“高处不胜寒”并非作者不愿归去的根本原因,“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才是根本之所在。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在月光下起舞,最起码还可以与自己清影为伴。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展示了苏轼情感的波澜起伏。他终于从幻觉回到现实,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纠葛中,入世思想最终占了上风。“何似在人间”是毫无疑问的肯定,雄健的笔力显示了情感的强烈。

下片写望月怀人,即兼怀子由,同时感念人生的离合无常。换头由中秋的圆月联想到人间的离别。夜深月移,月光穿过“朱阁”,照近“绮户”,照到了房中迟迟未能入睡之人。这里既指自己怀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些中秋佳节因不能与亲人团圆以至难以入眠的一切离人。月圆人不圆是多么令人遗憾啊!词人便无理埋怨圆月:“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相形之下,更加重了离人的愁苦了。无理的语气进一步衬托出词人思念胞弟的手足深情,同时又含蓄地表示了对不幸离人的同情。词人毕竟是旷达的,他随即想到月亮也是无辜的,便转而为明月开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既然如此,又何必为暂时的离别而忧伤呢?这三句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做了高度的概括。从语气上,好像是代明月回答前面的提问;从结构上,又是推开一层,从人、月对立过渡到人、月融合。为月亮开脱,实质上还是为了强调对人事的达观,同时寄托对未来的希望。因为,月有圆时,人也有相聚之时。故结尾“但愿”便推出了美好的祝愿。“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突破空间的阻隔,让对明月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张九龄《望月怀远》说:“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许浑《秋霁寄远》说:“唯应待明月,千里与君同”,苏轼就是把前人的诗意化解到自己的作品中,熔铸成对天下离人的共同美好祝愿。

全词设景清丽雄阔,如月光下广袤的清寒世界,天上、人间来回驰骋的开阔空间。将此背景与词人超越一己之喜乐哀愁的豁达胸襟、乐观情调相结合,便典型地体现出苏词清雄旷达的风格。
第3个回答  2020-08-1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便是出自苏轼之手。
第4个回答  2011-03-18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曾任宋翰林学士,知杭州、颍州,礼部尚书。与其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词、文俱取得不俗成就。
诗因酒而有灵性。苏轼的作品中处处离不开酒,苏轼的生活中也不乏酒的身影,尤其是当他失意彷徨时.酒也成就了苏轼的千古美名。
宋嘉佑六年(1061年),苏轼在陕西凤翔为官,年终思乡,写下了《别岁》:故人适千里,临别尚迟迟。人行犹可复,岁行那可追!问岁安所之,远在天一涯。已逐东流水,赴海归无时。东邻酒初熟,西舍亦肥。且为一日欢,慰此穷年悲。勿嗟旧岁别,行与新岁辞。去去勿回顾,还君老与衰。
诗的前半部分意为时光一去不复返,应该郑重地“别岁”以留下美好回忆,展望新的一年。而辞旧迎新之际,酒就成了人们寄托情感的最爱。东家拿出酒,西家拿出肉,共同欢度这新旧交替的难忘时刻,喝个一醉方休,醒来就是新的一年。
《月夜与客饮酒杏花下》:杏花飞帘散余春,明月入户寻幽人。褰衣步月踏花影,炯如流水涵青频。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山城酒薄不堪饮,劝君且吸杯中月。洞箫声断月明中,惟忧月落酒杯空。明朝卷地春风恶,但见绿叶栖残红。
在一个暮春之夜,随风飘落的杏花,飞落在竹帘之上,它的飘落,似乎把春天的景色都给驱散了,寂寞的月光,透过花间,照见庭院,来寻觅幽稚闲静之人,美酒置于花间,酒香更加浓郁,花与酒相得益彰。因山城偏僻,难得好酒,因此,只好请客人多多品味杯中的月光。
《满庭芳》作于苏轼被贬于黄州之后,反映了作者面对挫折飘逸旷达的豪放性格。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且趁闲身未老,须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浑教是醉,三万六千场。思量、能几许?忧愁风雨,一半相妨。又何须抵死,说短论长。幸对清风皓月,苔茵展,云幕高涨。江南好,千钟美酒,一曲《满庭芳》。
作者用形象的艺术概括对世人热衷的名利作了无 情的嘲讽,斥之为“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意图在醉中不问世事,以全身远祸。词人在酒中忘怀了世间烦恼,最后在于钟美酒的好江南中,高唱着《满庭芳》,进入了精神境界的自由王国。
苏轼饮酒作品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水调歌头》了,“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交代了写作的背景。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借酒咏月抒怀的千古佳作,流情极广。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即丙辰年的中秋之夜。词上片借月自喻高洁,下片用月感怀离别。“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人生不满百年,月亮永恒不变,而月亮诞生于何时,恐怕在古人心中永远是个谜了。诗人借着酒意、醉意,大胆的发出此问,进而又想起了传说中月宫,美丽而凄婉的嫦娥奔月,离人间是那么的遥远,虽然清静但未免可怜可怕,使诗人的心境既向往又犹豫,仙境虽好,仍不及人间热闹中透着的酸甜苦辣,丰富多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因宦海沉浮,常身不由已,奔波各地的苏轼,对此深有感触,月亮与人世是相通的,月圆人难圆,诗人由衷的希望所有的有情人终成眷属,团团圆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岂不是普天之下善良人们的共同心声吗?明月,让人们共同仰望,共同祈祷:好人一生平安,真情天长地久。
第5个回答  2011-03-17
苏轼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