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想象画面写作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30

1. 根据李白的《望天门山》写作文,500字左右

一天,李白去天门山观赏风景,他乘上小船,顺着楚江,一路游来,小船到了天门山,李白被眼前的美丽景色吸引住了。

李白抬头看着这两座高大的山,看起来真像一座天门一样,在楚江两岸互相对立着,高而雄伟的山峰像两个守护神一样,守护着楚江。漫山的树木郁郁葱葱,有的树木弯着腰,像欢迎来游玩的客人;有的像一把把撑开的大伞,想给游客们遮荫、躲雨;还有的高耸入云,像孙悟空的金箍棒。山上百鸟争鸣,像在奏一曲曲悦耳动听的交响曲。

楚江水有时静静的流淌着,有时哗哗的水声像一个温顺的小姑娘哼着轻盈的小曲,有时像一匹脱了缰的野马,呼啸奔腾,一泻千里。汹涌的江水声,在山谷间回荡,震耳欲聋,浩浩荡荡的楚江水向东流,像一条银龙飞向天门山,在天门山下,流转盘旋。

李白乘着小船,在夕阳的余辉下,望着眼前雄伟、壮观、神奇的天门山。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吟诵出了让人们回味无穷的《望天门山》: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2. 望天门山看图写话三百字左右

清晨,我走出船舱,太阳还没有升起来,在天门山上早早起了一层青色的雾,山风有些凉意,只听见江水流动的声音。站在船头,我放眼望去,只见东梁山形成了一扇天门,仿佛要把天门截断了,江水缓缓而平静地流淌着,时而宽,时而窄,时而急,时而缓。偶尔,浪花飞溅,冲击船舷。“哗哗”的声响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的。整个身心都得到了享受。

纤尘不染的碧水向东流去,跳到着快乐的音符,忽然在半腰被天门拦住了,碧水滚滚地朝另一个方向流去。突然,两座翠 *** 滴的青山相对展现我眼前。绿的发黑的岩石坚硬,挺直,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要扑下来,春把两座山染了一遍。松柏成阵,在山上只见几簇野花就是在绿色的山丘上艳丽的点缀。

在天水相接的地方太阳一纵一纵的往上升,好像负着什么重担似的。雾散开了,眼前一片景象清晰。太阳射出万道光芒,一艘白帆出来了,太阳给白帆镶上了一条金边。江水好像被太阳惊醒了一般,奔腾流去。

看到这景色,我既愿久立四望,又想高吟一首豪迈进的诗篇。

3. 结合天门山展开想象写一篇短文

天门山,古称云梦山、嵩梁山,是张家界永定区海拔最高的山,距城区8千米,因自然奇观天门洞而得名,最早被记入史册的名山。

主峰1518.6米,1992年7月被批准为国家森林公园。三国吴永安六年(公元 263 年),嵩梁山忽然峭壁洞开,玄朗如门,形成迄今罕见的世界奇观――天门洞,天门洞南北对穿,门高131.5米,宽57米,深60米,拔地依天,宛若一道通天的门户,从此而得名天门山。

山顶相对平坦,保存着完整的原始次森林,有着很多极为珍贵和独特的植物品种,森林覆盖率达90%。其间古树参天,藤蔓缠绕,青苔遍布,石笋、石芽举步皆是,处处如天成的盆景,被世人誉为世界最美的空中花园和天界仙境。

4. 改写《望天门山》作文

各位旅客、各位游客,大家好。

今天我门去参观美丽的天门山。相传古时候,孙悟空用三打白骨精时使用的金箍棒,一下就把山辟成两半了。

因而,楚江水奔腾咆哮着,从天门山中间一泻而下。有一天,李白坐着一叶扁舟饮着酒,看着波浪滚滚的江水,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看,水面上小鱼儿不停的跳跃,如果你运气好的话,就能看见一条美丽鱼儿跳到你的手心里,使你欣喜若狂,笑得合不上嘴。看,河两岸的青山魏峨屹立,非常壮观;树木郁郁葱葱,风景异常秀丽。

瞧,树林里的小松鼠爬在松树上,摘松果的样子,真是太可笑了;金丝猴爬到一棵桃树上,东摘一个西摘一个,逗得大家哈哈大笑。今天我们运气可真好,小松鼠把松果仍给我们,真好玩;金丝猴把桃子仍过来,差一点连它都一起下来了。

小鸟唧唧喳喳叫个不停,好像在给我们唱着欢乐的歌曲。看到这样的风景,是不是有机会还想来看这人间仙境?。

5. 望天门山诗人以丰富的想象形象描绘了天门山什么景象

这首诗前两句用铺叙的方法,描写天门山的雄奇壮观和江水浩荡奔流的气势。

诗人不写博望、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却说山势“中断”,从而形象地写出两山峭拔相对的险峻:“楚江开”,不令点明了山与水的关系,而且描绘出山势中断、江水至此浩荡而出的气势。“碧”字明写江水之色,暗写江水之深;“回”字描述江水奔腾回旋,更写出了天门山一带的山势走向。

后两句描绘出从两岸青山夹缝中望过去的远景,“相对”二字用得巧妙,使两岸青山具有了生命和感情。结尾一句更是神来之笔,一轮红日,映在碧水、青山、白帆之上,使整个画面明丽光艳,层次分明,从而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画卷展现出来。

望采纳~~。

6. 望天门山写了景物的什么美

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试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绝句尚简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样写得淋漓尽致。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个固定的立脚点“望天门山”,那大概只会产生“两岸青山相对立”的静态感。反之,舟行江上,顺流而下,望着远处的天门两山扑进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出”字不但逼真地表现了在舟行过程中“望天门山”时天门山特有的姿态,而且寓含了舟中人的新鲜喜悦之感。夹江对峙的天门山,似乎正迎面向自己走来,表示它对江上来客的欢迎。青山既然对远客如此有情,则远客自当更加兴会淋漓。“孤帆一片日边来”,正传神地描绘出孤帆乘风破浪,越来越靠近天门山的情景,和诗人欣睹名山胜景、目接神驰的情状。

这首诗写了碧水青山,白帆红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绚丽的画面。但这画面不是静止的,而是流动的。随着诗人行舟,山断江开,东流水回,青山相对迎出,孤帆日边驶来。景色由远及近再及远地展开。诗中用了六个动词“断、开、流、回、出、来”,山水景物呈现出跃跃欲出的动态,描绘了天门山一带的雄奇阔远。一、二句写出了天门山水雄奇险峻不可阻遏的气势,给人惊心动魄之感。三、四句把浑阔茫远的水势,写足了,写活了。“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这两句写诗人远眺天门山夹江对峙,江水穿过天门山,水势湍急、激荡回旋的壮丽景象。第一句紧扣题目,总写天门山。放眼望去,绵亘在楚地的梁山和博望山仿佛是被奔腾浩荡的江水冲开门,形成了一个天然的门户,澎湃的江水从中涌了过来。第二句写天门山下的江水。流经上游千山万壑,冲出三峡的长江水,由西向东缓缓流来。江水流至天门山时受阻,冲开天门山形成湍急的旋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第三句承前第一句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的形势。楚地广阔的江面,被绵亘的天门山阻断,受阻的江水咆哮着犹如一把利剑,将巍峨的天门山劈做两半,江水奔泻而过。天门山夹江耸立,故说它们是“相对出”。“出”在这里是耸出的意思。最后一句承前第二句写长江江面的远景。穿过天门山的滔滔江水,奔流东去浩渺无际,从红日冉冉升起的天边,一条帆船朝天门山驰来。“日边来”,极言船来处之高远。写江水的绵远不直接点出水,而是写水上的船,让人们从“日边来”中去想象江水的渺远。纵目远眺,天空无物。楚江碧水,烟波浩渺,孤帆红日,江山如画。这首诗意境开阔,气魄豪迈,音节和谐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画面色彩鲜明。虽然只有短短的四句二十八个字,但它所构成的意境是那么优美、壮阔、人们读了诗恍若置身其中。诗人将读者的视野沿着烟波浩渺的长江,引向无限宽广的天地里,使人顿时觉得心胸开阔、眼界扩大。从这里我们看到了诗人李白的豪放不羁的精神和不愿意把自己限在小天地里的广阔胸怀。这首诗和王之焕的《登鹳鹊楼》,一首是写黄河,一首是写长江,山川形势各有特点,而作品中的意境也不尽相同,但作为盛唐时期抒情诗歌的代表作,两者的共同处是,意境开阔,气象雄伟,充满了蓬勃的朝气和积极向上的力量。李白为唐人七绝之冠,最善于在有限的篇幅里创造。

7. 望天门山改写成短文100个

从辅导班回来,走到离家不远的草坪时,忽然听见一声连着一声的“咚咚”声,本来没往草坪上注意,一听见声音,警觉性开始提高起来,我小心的环顾四周,眼睛的焦点定格在枯黄的野草上。

一只酷似啄木鸟的小鸟十分专注的正在用它尖尖的长嘴巴捣地呢!我慢慢地走近它,它好似害怕了,展开翅膀往后退了几步,我这才渐渐看清了它的“庐山真面目”。它有着一身枯草色的衣服,怪不得我路过时,没有发现它呢!它的嘴巴很长,比我的中指还长一点儿;双翅的羽毛中间好似印章按上去的黑点;尾巴不像麻雀一样的短,是一束较长的羽毛覆盖在它的臀部;它的胸前毛茸茸的,就像人工毛似的膨胀起来,显得精神倍增;尤为奇怪的,它的头顶竟然长着如小扇子一般大小的桂冠!这到底是何方神鸟啊?我静静地站在小鸟前,它也依旧捣着地捉小食,看来它饿得不轻呢~~~只见它急速的如捣蒜般的匝地,也没见它吃到了什么,它的喉结做着反反复复的调动,上上下下,上上下下······我又悄悄地往前迈了一大步,它没有像刚才那样的害怕,只管捣地,好像我是一空气,也好像它没有注意到我。

它这边捣捣,那边捣捣,土地上竟是被它这个大作家捣的小坑,身后好像有人骑车过去,又好像没有,反正就是有东西吓着它了,它连续地扭扭歪歪地往墙根跑,头上的桂冠一抖一抖的,它的头冠上也是布满了小点点,有白色,有黑色,还有褐色,我没有再往前走动,只是静静地凝视它,每当它不经意抬头看我时,我都只是面带微笑。我再次渐渐地走近它,近的我伸手就能摸住它,它一动不动抬头看向我,我友好的微笑着,它没有因害怕我而躲得远远的,好似知道我并没有伤害它的意思,就飞到我的头顶绕了一大圈,我很惊讶它的举动,当时就定格到那儿了。

我回过神来时,它已经不捣地了,它好像在做晚饭后的运动,在草地上优雅的走着,兼挺胸慢慢地走。我循步来到它身边,与它并肩而走,它并没有抬头看我,也没有退缩,只静静地与我走着······天色在不知不觉中暗了下来,它抖了抖翅膀,我想它该走了,它在飞起的那一刻没有扭头看我,而我却一直盯住它飞向了远处,它始终没有回头。

好像我们根本不认识,素不相识,它可能有它自己的意思吧,我是不可能懂得的。我望着它,在黑夜里,它渐渐地凝成一个小黑点,一直到从我的视线里消失。

这是我与一只小鸟唯一一次最亲密的接触,我触觉到了它们独有的内心世界。这时,我想到了一句话: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虽然,到现在我还不敢确定你是哪种品类的鸟雀,可是,我们之间却发生了一次奇妙的人与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