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马兰谣》有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0
观《马兰谣》有感

文/竹心斋主人

《马兰谣》是央视推出的一部描写新中国第一代核试验人故事的电视剧。全剧以中国六七十年代所处的恶劣国内、国际环境为背景,以林俊德将军为首的第一代核试人扎根马兰,战风沙斗严寒喝苦水,抛家舍业为国尽忠。以动人的故事诠释什么是“马兰精神”`“林俊德精神”。

全剧始终以林俊德将军的一生为主线:浙大求学、哈军工转专业,临危受命提前毕业上火线,扎根马兰为核试废寝忘食,放弃退休为国再立新科研课题,罹患癌症放弃医疗,与时间赛跑为国家抢记一生核试资料,不立将军阁转以捐钱带动建学校……章玉全将军、潘喜贵、李仕武班长为等为代表朝战老一辈军人,王淑琴、李霞、杨静怡、肖班长为代表的共和国核试老大姐,程开远(甲)、刘振国、赵凯、黄立伟为代表的核试功臣们的点滴故事,如众星拱月般随主线一一展开。

当我看到核大姐们二递请战书,要求上核试一线,肖班长为此剃光头时,我被她们的勇敢无畏、敢当人先而感动,我为共和国的巾帼英雄们而肃然起敬。

当我看到七人巡逻组,历经生死徒步巡逻八千四百公里归来,我为他们的壮举而落泪。十万马兰将士,为国铸利器,置生死于度外。

当我看到林将军不让妻子评高工,王淑琴又病房里送电脑,我看到什么是相知相惜、相濡以沬、相敬如宾,我看到中国女人的伟大。

当我看到郑振国放弃调去北京,回来向林俊德小组报到,成为新课题二号时,我为他们的崇高的友谊和气节而自省,这种为了国家利益抛弃幸福生活,支持战友的节气无不令人钦佩。这种建立在祟高理想之上的友谊,几人能有?

当我看到林将军放弃医疗,求基地政委别打麻醉针以保持清醒头脑,拔掉管线与死神赛跑,争分夺秒地工作时,我在想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宁可要有意义的一分钟,也不要毫无价值的十分钟。”林将军的话时时在耳边响起。我在想,个人的生命只有投入到时代中,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并为了国家为了社会,有所做为有所贡献时,个人的生命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

感人的画面还有很多很多。既有《西去列车窗口》的青春浪漫,也有身穿防化服代人约会的爱情小插曲,有戈壁如盘的圆月,有素衣惠质的马兰花,更有苦心劝留的师生情谊、文武兄弟的侠客豪情。

《马兰谣》是立体的,多方面的,是有血有肉有泪,有情有义有爱的,是活生生的。《马兰谣》也可以说是一部共和国的历史,是老一辈人图存图强的壮丽诗篇。

苦干惊天动地事,

甘做隐姓埋名人。

举杯邀月恕儿郎无情无义无孝,

献身国防为祖国尽职尽责尽忠。

——马兰人以此为座右铭。

2019年3月8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