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寒夜》之曾树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稿纸上留有之前中断的开头,古语说:百无一用是书生,手无缚鸡之力,都是说身为知识分子的男性的特点,确切地说是弱点。

再次想要赘叙的时候,突然改变主意,不想写男人了,换成女性吧。因此决定简略的谈谈巴金《寒夜》里的曾树生这一女性形象。《寒夜》是巴金创作后期的一个代表作。主要写一位平凡的知识分子汪文宣在战争背景下,无力抵抗来自经济的、精神的压迫,最终导致家庭的破裂,自己得肺病烂掉喉咙,在抗战胜利的那天悲凉死去的故事。

树生是个学教育出身的年轻美丽的,充满活力的知识女性。为了生活被迫去银行当小职员(其实是当“花瓶”不用干多少事只需打扮漂亮就好)。文宣微薄的薪水无力支持家庭的开销,她不怪他,并理解他。“这不怪你,在这个年头谁还有好脾气啊?这又不是你一个人的错。我的脾气也不好。”疼惜他,不忍看他夹在妻子母亲之间痛苦的煎熬,提出离开他。因为她爱他,所以不忍看他为难。她试图努力和婆婆和睦相处但却失败。

她固执的要送儿子去贵族学校念书,不顾学费的昂贵,不顾小宣的吃力与苦恼。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着她的虚荣,其次才是想让小宣打小接受好的教育,不要他在起点就输给其他小孩子。照我看来,贵族学校也未必就一定比平民学校强很多。

人都说女人像孩子,任性。树生和婆婆之间无休止的吵架,有许多话都是故意,像小孩子般的任性。如陈主任劝她同去兰州那章,她犹豫不决的回到家:

“我知道,我什么都知道,”母亲继续说。“她横竖是留不住的,让她早点走也好。”

“我偏不走,看你有什么办法!”树生赌气地说,但是声音很低,母亲没有听清楚。

她受不了别人侮辱她,作为长辈的母亲也不行!又一次吵架的时候,她(母亲)骂树生“你不过是我儿子的姘头”。因为文宣和树生没有正式结婚。那样个战火纷争动乱不安的年代,婆婆还看重结婚的排场,真是固执守旧。

她总是在树生面前炫耀:“我是八抬大轿明媒正娶的!”母亲是个旧式的知识女性,同树生一样,很爱文宣。可她有恋子情结似的,不能容忍另一个本不相干的女人同她分享儿子的爱。她恨树生。虽然她情愿为儿子付出一切,但她不能做点什么,无能为力。

而且和儿媳进行着无休止的争吵,一点也不肯让步。可以说,文宣的死与这两个爱他的女人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她们的不和,争吵带给他精神上的苦闷无奈和无力反抗,是导致文宣的死的重要原因。

在是否不再忍受他母亲的辱骂离开文宣上,她矛盾她痛苦;在要不要跟陈主任同去兰州避难上,她犹豫(丈夫还一个劲的催她走);她想和儿子小宣亲近,但是贫血老成、冷静脸色苍白的小宣像极了他的父亲,像极了所谓的那个家,给她的那种沉闷、压抑、冷漠之感。

树生发脾气时,文宣只是一味退让,只用悲哀的眼光看她。她怕看到那样的眼光,她讨厌那样的眼光,讨厌文宣的软弱,只会哀求,叹气和哭。

最后,她无法忍受自己对丈夫没有爱情而只剩怜悯的感情,决定离开他。我理解并赞同她。爱情只剩下怜悯就没有在一起的必要。她勇敢的首先提出来,早先意识到这种感情,更早承受因此带来的犹豫、痛苦、徘徊,最后艰难地作出决定。甚至背上“弃夫”的罪名,所以树生真的很不容易。

以上便是我对曾树生这一形象较为浅薄的分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