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一碗人间烟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5
关于“人间烟火气”这个词,似乎并没有什么标准的定义,只是提起来,大抵都是与市井小巷有关的。城里的烟火,不过是几十层高楼中亮起的一扇窗,清冷冷的,离人间甚远。

中国人对于吃食,向来是最在意的。于是, 中国人的人间烟火气,往往与吃分不开 。早上的街道,晨光穿过树叶间的缝隙,零星落在未醒的街道上,这是静好的人间景象,却终归少了些味道。直至楼下包子铺开门,快出笼的包子,一掀盖儿,云烟雾绕,才氤氲出一番人间烟火气。买卖中的交谈声,邻里间的问好声,便又为这番景象增添几分人情味。

“人间烟火气”,最少不了的便是俗气,它只藏于寻常人家的寻常景象中。 柴米油盐酱醋茶,家长里短的琐碎事,样样都是足矣慰藉人心的烟火气。 若真要寻这烟火气,还得去菜场,看看新鲜的还带着晨露的蔬果,心里暗暗盘算着这黄瓜该同什么一起炒,那萝卜新鲜水灵,用来炖汤再好不过。挑好了,再与商贩闲谈两句,讨个好价,遇上熟识的老板,还要再白饶几根翠绿的小葱。人来人往,热热闹闹,这便是透着人情味,烟火气的人间。

文人中,汪曾祺或许最能得“人间烟火气”的真意,在他眼里,草木有灵,万物皆景,人间风月浪漫,寻常琐事也浪漫。 汪曾祺爱吃也是出了名的,所以他写“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味。”人间烟火,在他眼里,是有味儿的。不论是灶火上慢熬的一碗清淡白粥,还是课本里勾起学生馋虫的高邮咸鸭蛋,酸甜苦辣,每一种味道,都于唇齿间绽放,细细品味,便能体味其中蕴藏的烟火味道。汪曾祺写吃食,也不注重字句雕琢,仿佛就是随性而起,想到哪处便写了,字里行间都遮不住烟火气。所以若是久居城市,入眼皆是灯红酒绿、高楼大厦,忘了何谓人间烟火气,不妨去汪曾祺的文字里寻一寻。

“人间烟火气”存在的意义,或许就是在繁杂琐事困扰时,给人带来那么一点儿慰藉,你看世事皆可爱,人间美好,烟火味浓,哪还有理由不好好生活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