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作人:娶日本女佣,两人将鲁迅赶出家门,却与日本妻相伴54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4
如果不是因为家族的衰败搞得乌烟瘴气,加上琐碎的家务事,也许周作人不会离开家乡;如果他没有像鲁迅一样离开绍兴到南京进入江南水师学堂学习,也许就没有后来的考取官费生到日本留学,并认识他的日本妻子。

1906年,鲁迅大婚后的第四天就抛弃了新婚妻子朱安,重返日本,这次同他一起前往的还有弟弟周作人。

来到日本后,生活并不宽裕的鲁迅、周作人跟另外的三个中国留学生合租住到了一起。这个由5个男人组成的“家”他们请来了一个保姆帮忙照料家务,这个保姆叫羽太信子。正如电视剧《京华烟云》里面的富家公子姚体仁爱上丫鬟银屏。可见那个年代,雇主与下女之间往往容易产生爱情。周作人也不列外,他爱上了这位长相平凡的日本女人羽太信子,这一年周作人21岁。

羽太信子出生于一个下层的贫农家庭,然而她也逃不过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的命运,年纪轻轻就出 社会 工作养家。羽太信子没有出众的样貌,她虽个子小小,却生得结实饱满,具有古典美的“香扇坠儿”身材,一张粉团脸蛋颇为讨喜。

周作人的生活枯燥乏味,除了上课就是看书写字,再加上还被哥哥鲁迅严格约束,周作人在学习上可不敢懒散。一直到跟羽太信子相恋,他的重心开始变了。

周作人是一个性格内向的人,他与羽太信子年龄相仿,所以在五个男子中,他与羽太信子最为聊得来。相比中国女人的高清矜持,日本女人照顾起人来细腻又体贴,想不爱上都难。羽太信子想要追求周作人,自然马到成功。

性格内向的周作人自然不会主动找羽太信子搭话,那么羽太信子只能主动出击了。

当羽太信子主动在周作人面前跳起日本的一种非常好看的舞蹈叫“盆踊”时,周作人也心甘情愿地跃进了爱情的绮梦之中。两个人你来我往,周作人逐渐对羽太信子展开心扉,他跟羽太信子聊起自己的家庭情况“从一个家境富裕的官宦之家,再到家道中落,如今成了穷困潦倒的穷书生……”。羽太信子虽说出身不好,而且家中世代没有一个读书人,在她看来,虽然周家人家道没落,但是相比她的家庭来说仍然有莫名的吸引力。从周作人身上,她看到了大户人家出身体现出来的气质,他知书达理,虽落魄但一点也不寒碜。两人互相爱上了对方。

1909年,相恋一年后,羽太信子跟周作人在东京举办了婚礼。对于这桩跨国婚姻,又是敌对的中日两国,更何况在绍兴那样的乡下地方是难以让人接受的,但是鲁迅的母亲鲁瑞竟然同意了。其实源于鲁迅失败的婚姻经历。自从鲁瑞帮大儿子鲁迅包办了一场不幸的婚姻后,她对于后面两个儿子的婚姻态度表现得十分豁达。

然而,鲁迅对于周作人跟羽太信子的婚姻是持反对态度的。这并不是说羽太信子不好,而是周作人自从跟羽太信子在一起后,学习开始变得懒散了,以前的他除了读书写字外再也没有其他感兴趣,如今有了羽太信子,对于读书的事却心不在焉了。这让鲁迅能不焦心吗!

鲁迅跟周作人关系很好,两人经常一个合作翻译和著述,他弃医从文就是为了改变国民思想,原本希望周作人可以助他一臂之力,但有一次周作人公然拒绝合作,情急之下鲁迅不禁对周作人饱以老拳,这也是鲁迅人生唯一一次打他。鲁迅知道勉强不了周作人,后来他独自回国就业了。

鲁迅与周作人失和乃是史上的一个未解之谜,后人经常拿这事做研究。

1919年,鲁迅带领一家人从绍兴举家搬迁住到北平八道湾后,原本以为可以兄弟三个小家庭永远和睦生活在一起,但事与愿违,这源于周作人的夫人羽太信子。

世人眼中羽太信子性格泼辣,挥金如土。她虽不是出身于富贵之家,但是气派极阔。在她掌管下的八道湾的家中,家中雇有管家、厨师、车夫、全家加起来的仆人少说也有六七个。而生活中她摆阔气讲排场,饭菜不合口味就撤回厨房重做,被褥用了一两年还是新的,她就不要了送给佣人,自己全部换新的。花钱如流水的她,对于金钱从没有规划,这不勉让作为家中经济的顶梁柱鲁迅多说两句。因此,她虽然表面上恭恭敬敬有所收敛,但她内心对鲁迅是不满的。

然而,要想间离兄弟的感情并不难,只要羽太信子抓住机会,稍微在周作人面前挑拨离间,周作人也会信她说的话。况且周作人又是胆小懦弱且听老婆话的人。事实是怎么样?周作人的一封信让后人对他们兄弟两绝交的原因也是云里雾里的。

1923年7月3日,鲁迅跟周作人还在一起逛书店,没想到7月29日鲁迅收到弟弟周作人的一封绝交信:“鲁迅先生:我昨天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谁——大家都在可怜的人间。我以前的蔷薇色的梦原来却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七月十八日,作人。”收到信后不久,鲁迅搬出了八道湾的家,这个原本是他一手打造起来的家,没想到如今被迫离开。

一直到第二年的6月11日,周作人跟鲁迅的关系恶化到了极点。在鲁迅的日记中记载,那天他是去八道湾拿他遗留的物品的,但是却受到了周作人夫妻的辱骂殴打,而且他们竟然持“凶器”对鲁迅大打出手。当时周作人拿起一尺高的狮形铜香炉向鲁迅头上打去,幸亏被旁人接住了,才没击中。在周建人的回忆中他听母亲说过,鲁迅在西厢随手拿起一个陶瓦枕,向周作人掷去。两兄弟此后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就连后来鲁迅去世,周作人也没有出现在他葬礼上。

周作人跟鲁迅的绝交引起众人猜测,有一种说法是说鲁迅偷看羽太信子洗澡,所以周作人知道后勃然大怒才将他扫地出门,但这种说法完全不符合鲁迅一惯君子磊落的形象。还有一种说法是鲁迅曾在他们夫妻两的卧室窗下“听窗”偷听他们的闺房趣事。但这个说法也被推翻,因为他们的窗前种满了花木,根本没有条件去偷听。但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兄弟两自此成为萧墙路人。

1937年,北平沦陷,文化界的人纷纷南下,然而周作人却选择跟他的日本妻子留在了北平。因为他爱他的女人,而且他也留恋八道湾这所大房子,南下意味着他要过颠沛流离的生活。羽太信子不走,他又怎么能走,在他心里日本是他的第二故乡,身为中国人的他内心是非常矛盾的。这种心情就如日本籍却生长在中国辽宁的李香兰,当人们问她:“如果日本人来了,你怎么办?”李香兰的回答是:“我会在城门上迎接日本人。”她的立场既不是帮日本人也不是帮中国人,那只能被打死在最前线。

1962年4月6日,羽太信子病重,周作人派人将她送进了医院,而年近八十的周作人却没有前去,他独自坐在灯下,内心备感寂寞。同年4月8日,羽太信子因冠心病在北平去世,享年75岁。她与周作人长达54年的婚姻生活也落下帷幕。两个人的婚姻,无论是民族仇恨也罢,他一心一意陪伴着日本妻子共同生活了54年,打破了大多数夫妻的记录。

周作人的晚年生活并不如意,他在“穷、病、闹”中度过。一场革命的到来,他不仅被封了家,没有了收入,还遭受到皮带、棍子抽打。备受折磨的他失去了生活下去的念头,曾一度想寻死。

在1967年5月6日,周作人突然发病去世,结束了他备受争议的一生,享年82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