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印刷媒介的衍生物是什么

即 报纸 杂志 书籍 的衍生物

第1个回答  2007-10-09
,通俗文艺书评的大批量出现并非书籍自身流传过程中的必然衍生物,而是随着通俗文化以及印刷媒介发展等社会条件的形成而产生的。它的发展过程体现了这样一种变化,即所谓的“从那些傲慢的‘短评’和‘鉴赏’进化为为广大有洞察力的读者所写的具有知识性、可读性的评论”⑤。如果理解不发生偏差,这段话应该算得上对书评由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过渡的精确描述。通俗文艺书评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既可以是依附文本的序跋以及章节字句的具体评点,也可以是报刊发表的评论文章,更可以是一种依赖其他传播媒介的各种评说。通俗文艺书评的基本职能是介绍宣传通俗读物,指导阅读欣赏。然而通俗文艺书评不仅仅是推销特殊商品“书”的特殊广告,它既有商业广告效应方面的要求,也有较高层次的文学性和理论性方面的要求,就是探讨创作方法和研究作品思想,进行理论批评和归纳总结。我国传统文艺书评在原文本上直接针对文艺作品作出评价评论,往往以简洁语言评煌煌巨制,体例虽小,其中却涵盖着揭示精神主旨、沟通受众认知、介绍典故知识、总结创作理论等诸多内容。其与文学文本相辅相成,甚至修正改定文学文本,对通俗文艺作品的传播和创作均发生影响,催生了通俗文学领域的杰构佳作出现,如清初小说评点就对《红楼梦》、《儒林外史》等小说创作影响至巨。通俗文艺书评是印刷时代推动小说之类通俗读物市场化最得力最有效的传播促销必要手段之一。在当代,通俗文艺书评的主要目的是推荐时尚新书,辅助读者阅读,通过对通俗文艺作品评价推荐介绍,来引起较多人的关注,甚至引发争议,从而提高小说的知名度。从笔者自身的阅读经历来看,对很多当代小说的购买欲望,都是看到了相关的书评介绍后,激发起了阅读兴趣产生的行为。事实上,许多知名著作如果没有评论家的参与,或许只能永远藏之名山,不能传诸后世。我们今天所津津乐道的古典小说“四大奇书”之类作品,如果没有清初评点文人的评点改定,很难说能够再续今日之辉煌。
在我们的通俗文化历史进程中,作为书评种类之一的小说评点,是极具有中国特色的通俗文艺书评形式,与小说等通俗读物的市场化几乎是相伴而行的。明清小说的兴盛,与文人、书商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推广分不开,代表着市民文化的兴起,是大众文化的先声。笔者目力所及的大多数明清小说都被冠以了《新镌绣像批评XX小说》的名目。袁无涯刻本《水浒传》卷首“发凡”云:“书尚评点,以能通作者之意,开览者之心也”就是对小说评点作用的充分说明。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由于大众传播媒介不是很发达,唯一的手段就是通过书籍的剞劂付梓来促进通俗文化的流通,因此评点者自身的名气就是最好的广告招徕。对通俗文学有兴趣的著名文人才子都被书坊主广泛敦请或伪托为小说的评点者以扩大书刊的影响,如以陈继儒、钟惺、袁宏道、李卓吾、金圣叹等知名文人的评点相号召都是通俗书刊市场促销屡试不爽的利器。清徐谦桂宫梯卷四引劝诫类钞中对金圣叹评点《水浒》、《西厢》的看法云:“此种邪书,一经才子品评,其描写愈工,其声价愈重,其流传愈广,其陷溺愈深。”虽是劝惩之言,却也是评点文字之于通俗文化传播产生极大促进作用的最佳反证。小说评点曾经是市民文化普及过程中一个普遍存在的事实,几乎畅销小说皆有评点,即便是一些质量和格调不高的小说,尽管书中只有寥寥数字甚至终篇不见一字一句评点文字,书名也要以评点相招徕。这就形成了小说评点史上的一个奇特现象,就是有其名无其评。虽然小说评点这种通俗文艺的书评形式在中国近现代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但是其影响力仍然不绝如缕,当今的文化市场上,类似评点鲁迅小说,金庸武侠小说评点本等读本仍然在不断推出。
印刷产业发展到工业化时代,报刊上的书评专栏和书评版面成为通俗文艺书评的主角,这些简短的书评、书讯,可以极其方便快捷地传达书刊出版以及内容信息。1815年8月第一份由外国人创办的中文近代报刊《察世俗每月统纪传》在马六甲出版,内容中没有新闻专栏,却包括了书评。清末民初通俗读物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报刊作为新兴的传播媒介,极大地提高了小说等文学作品的传播速度,扩大了读者面。报刊的小说连载和通俗书评等方式逐步取代了传统小说评点的地位,成为推广介绍书籍和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报刊书评可以以单篇文字的形式在报刊上独立存在,因此更灵活、更独立,比附着在原书上以注释、指点、阐发为旨归的评点文字有了更强的广告宣传性。这标志着通俗文艺书评形式的转向。民国时期,连篇累牍地登载消遣性小说的报纸文艺副刊可以被看作市民文化的代表,具有了印刷时代大众文化传播的一些基本特征。这个时期有影响力的大报一般都开辟有书评栏目。如《申报》的文学副刊“自由谈”早期开设有“小说丛论”等;《大公报》的“文艺”副刊登载了大量书评文章。特别是30年代,对书评很感兴趣的萧乾大胆地在《大公报》“文艺”副刊上开辟“书评”专栏,将这个专栏办得有声有色,影响很大,并培养了常风那样专写“书评”的批评家⑥。西方的主流报刊则历来就有登载文艺书评的传统,而将其发扬光大的一个比较有名的例子则是《纽约时报》于1896年开创的专版栏目“纽约时报书评”。它自开办以来便久盛不衰,持续存在了100多年的时间。这个栏目对西方近现代很多文艺作品进行了推荐介绍,推出了层出不穷的作家和佳作,影响力遍及全世界。其作为西方报界的经典名牌栏目被称为出版社和书迷的“圣经”。
在我国大众文化和出版事业日益繁荣的今天,报刊书评仍然在文化舞台上唱着主角,直接对读者大众的阅读需要发生作用。我国每年推出的新书有数万种,其中绝大部分是通俗文艺读物,面对如此众多的出版物,人们如何选择通俗文艺作品,如何找到符合个人口味的读物,如何进行文化消费,就只能借助和依赖大众传播媒介对大众文化的传播来实现。应这种现实需求而生,三联书店于1979年创办了第一份关于书评的杂志《读书》。同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又创办了全国第二份书评刊物《书林》。其后相继创办的书评专刊和书评类期刊还有《博览群书》、《中国图书评论》等。专门的书评报纸则有《文汇读书周报》、《书刊导报》、《中华读书报》等,而具有类似性质的报刊更是难以详尽。同时,几乎任何大城市的文学类报刊和主流报刊,甚至包括一些商报、娱乐报也都或多或少地辟有书评、读书专栏。这些文艺书评以不同的评论方式和存在形态,在引导大众文化消费市场,提高大众文化欣赏水平方面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在电子媒介成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主体,信息资讯呈几何级态势增长的今天,大众文化传播变得更为稠密更为立体,真正实现了社会性文化成果的集体共享。在此背景下,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信息符号的各种文艺书评可以更好地发挥其简短、迅捷、内涵丰富的优势,利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传递多元化的文化信息。通俗文艺书评的载体也迅速由传统的书籍报刊向各种电子媒介、网络媒介渗透和转移。广播电视栏目方面,中央电视台的《读书时间》,河北电视台的《读书》栏目都曾得到观众的喜爱和好评。其它一些广播电视也在相继推出一些读书、书评节目。同样,网上的通俗文艺书评逐渐成为大众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些网络写作就是通过网络上的众口评传,名声大噪之后,才得以通过正规途径正式出版发行。例如网络小说的成名作《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悟空传》等就是如此。上述现代传播手段与技术设备的广泛运用,使各种书评的信息功能得到进一步强化。一些图书发行公司和文化机构已经通过网络开办了网上书店、文化信息平台,其中有不少提供图书的评介信息。如美国的AMAZON,对其网上提供的170万余种图书,除介绍每种书的详细出版信息外,大多数都附有书评,并且可以由网上用户参与书评,形成了能在网上查阅、撰写的书评,实现了书评信息共享,开发了书评信息资源利用的深度⑦。而以网上论坛、BBS等形式存在的民间化的网上文艺书评则每天都在以惊人的数量产生,时至今日其总量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天文数字。这种网上的自发文艺书评,作为大众文化的自行繁荣,不能不说是对传统书评文化的有益补充。但是这些大众文化传播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文化现象,并没有引起研究者的足够重视。
当然,任何文艺批评的文化价值的显现总是有个披沙见金的过程。尤其是通俗文艺书评家们作为以阅读指导、评论赏鉴为职责的文化先行者,只有肩负起对大众文化进行甄别、引导和细分的责任,才能推动大众文化的良性繁荣和全面提升。尽管本文对通俗文艺书评与大众文化传播关系的探讨是非常粗线条的,仍然期待在当代大众文化语境下,通俗文艺书评自身更趋成熟和完善,并不断扩大阵营。同时也希望拓宽研究者进行书评研究的视野,促使人们对它的社会作用和传播价值有更多的认识和关注
希望对你有帮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