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发明锯的故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7

有一天,鲁班和他的徒弟们接受了一项建造皇家宫殿的任务。

这个宫殿要求造的雄伟壮观,因此工程相当浩大。

采伐大量木材工作更是迫在眉睫。

开始的时候,鲁班率领徒弟们带上斧头,到山上砍伐木料。

可是,面对又高又粗的参天大树,仅用手中的斧头去砍,十分费力。

几天下来,他们师徒都累到了,可是,砍下的树木却远远不能满足宫殿建筑的需要。

鲁班心里开始焦急起来。

有一天,鲁班到一座险峻的高山上去物色用作栋梁的木料。

在爬上一个小陡坡的时候,脚下等着一块石头突然摇动了,他急忙伸手抓住了路旁的一丛茅草。

“哎呀”一声,他的手被茅草划破了,渗出血来。

怎么这么不起眼的茅草这么锋利呢?望着手掌上裂开的几道小口子,鲁班陷入了沉思。

于是,他忘记了伤口的疼痛,扯起一把茅草,细细端详,结果发现小草叶子边缘长着许多锋利的小齿。

他用这些秘密的小齿在手背上轻轻一划,居然又割开了一道口子。

正当他在琢磨其中道理的时候,忽然看见草丛中有几只大蝗虫,他们的大板牙一张一合,飞快的吞嚼着草叶。

他把蝗虫捉住,认真一看,原来蝗虫的牙齿上也长着密密麻麻的小锯齿。

他若有所思地店头自语:“噢,原来它们是用这种锯齿来咬断草叶的,难怪吃得这么快!”想到这儿,他心念一闪:要是我也用带有许多小锯齿的工具来句树木,不就可以很快的把木头锯开吗?那肯定比用斧头砍要省力多了。

于是,他就请铁匠师傅打制了几十根边缘上有锋利的小锯齿的铁片,拿到山上去做实验。

他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来来 *** 的锯了起来,果然好使,很快就把树木锯断了。

鲁班给这种新发明的工具起了个名字,叫做“锯”。

后来,他又给锯安上了一个“共”字形的把手,用起来可就方便多了。

有了据,砍伐木头就快多了,宏伟的宫殿也如期竣工了。

2400多年来,人们把古代劳动人民的集体创造和发明也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因此,有关他的发明和创造的故事,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故事。

鲁班的名字实际上已经成为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

扩展资料:

其他发明

1、曲尺

曲尺最早的名称是“矩”,又名鲁班尺,传说是鲁班发明。

《墨子-天志上》说:“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圆。

”规矩,即圆规及曲尺。

曲尺由尺柄及尺翼组成,相互垂直成直角,尺柄较短为一尺,主要为量度之用;尺翼长短不定,最长为尺柄一倍,主要为量直角、平衡线之用。

木工以曲尺量度直角,平面,长短甚至平衡线。

2、墨斗

墨斗是木工用来粉碎的工具,它是由鲁班发明的。

该工具使用桶型盒来存储墨水。

绳索的一端通过墨孔染色。

染色绳子的末端是一个叫做“班母”的小木钩,由鲁班的母亲发明。

班级母亲通常距离地面约一英尺。

固定后,染色的绳索弹回地面,施工现场用作水平直线标准。

另外,班级母亲可以固定在高处,墨斗悬挂,墨斗的重量用作迫使染色钢丝绳到墙面的力,这是直线标准。

门面。

石匠大师固定了由铲斗线收集的岩石的形状,然后用其他工具敲掉不需要的部分,形成所需板块,长石等形状的石头。

3、古代兵器

钩和梯是春秋末期常用的兵器。

《墨子·鲁问》记鲁班将钩改制成舟战用的“钩强”,楚国军队用此器与越国军队进行水战,越船后退就钩住它,越船进攻就推拒它。

《墨子·公输》则记他将梯改制成可以凌空而立的云梯,用以攻城。

4、云梯

云梯是古代攻城用的器械,传说是鲁班发明。

以下是相关记载:《墨子·公输》记载:“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成,将以攻宋”。

《战国策·公输盘为楚设机章》写到墨子往见公输般时说:“闻公为云梯”。

《淮南子》曰:鲁班即公输般,楚人也。

乃天子之巧士,能作云梯。

《淮南子·兵略训》许慎注:“云梯可依云而立,所以瞰敌之城中”。

5、钩强

“钩强”也称“钩拒”、“钩巨”。

是古代水战用的争战工具,可钩住或阻碍敌方战船。

传说是鲁班发明。

以下是各种相关记载。

《墨子·鲁问》:“昔者楚人与越人舟战于江,楚人顺流而进,迎流而退,见利而进,见不利则其退难。

越人迎流而进,顺流而退,见利而进,见不利则其退速,越人因此若埶,亟败楚人。

公输子自鲁南游楚,焉始为舟战之器,作为钩强之备,退者钩之,进者强之,量其钩强之长,而制为之兵,楚之兵节,越之兵不节,楚人因此若埶,亟败越人。”

6、石磨

根据“世本”,鲁班也发明了石磨。

据说鲁班使用了两块相对坚硬的圆形宝石,每块宝石被切成致密的浅槽。

它们一起被人或动物旋转,并将米粉磨成粉末。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磨削。

在此之前,人们通过将谷物放入石铲中来加工谷物,并且研磨的发明将蝎子的上下运动改变为旋转运动。

将间歇性工作转化为连续工作,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这是古代粮食加工工具的一大进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