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提分#我的开放作文立意总是立不对,有什么方法吗?

如题所述

高中作文的审题、立意
一、审题
高考作文与自由作文的最大区别就是有统一的命题,有命题就要求作文符合题意。因此应试作文的第一步往往是审题。一道高考作文试题可以分解为三个构成部分:标题、材料、要求(注意事项)。当然,也不是每道题都必有这三个部分。其中,“命题作文”就可能没有材料,“材料作文”也可能要我们自拟标题,“话题作文”虽然给了话题但也提倡考我们自拟题目。作文要符合题意,就要对试题展现的各个组成部分做准确、全面的审读和理解,不偏不漏不折不扣地按要求作文。哪一项审读漏了,理解错了,都可能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不过,最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趋势是“限制”越来越少,“自主”越来越多。近几年的话题作文试题只给出材料和话题作为内容范围,由我们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这样符合题意就比较容易做到了。
作文审题,题目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命题作文,二是供材作文,三是话题作文。下面我们分别来谈谈各自要点。
一、 命题作文审题要点:
(1)抓要素,定内容。对于独词题,一般可围绕这个“词”,提出若干问题,再具体落实这个词所涉及的人、事、物、景等诸要素,确定作文的具体内容;也可以采取补充修饰限制语的办法,缩小写作的范围,将题目纳入自己熟悉的写作范围。
(2)剖析题目标志性词语,确定文章体裁。题目带“记”“我”的,可写成记叙文,有“说”“论”“议”“评”“驳”“ 析”“辩”等的,可写成议论文。
(3)抓题眼,理要点。题目是偏正短语的,写作重点往往落在附加成分上;题目是动宾短语的,写作时要抓住动词做文章;题目是并列短语的,写作时不要忘记二者之间的关系;题目是句子的,写作时要注意强调谓语。
(4)抓住背景与文题的联系,确定立意角度。背景材料与文题有内在的联系。要知道,无论选择哪一个立意角度,结合背景思考才是最可靠的。
此外,审题还必须注意审出题目的现实性、辨证性、独特性。
例如:1994年全国高考试题
以《尝试》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00字。
首先我们要明确“尝试”的含义。“尝试”,是实践、经历和体验的意思。
接着我们从选材上思考,不难想到题目是要求我们写自己的一次新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既然如此,那么取材的范围,可以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我们可就某一生活范围,写出自己在德、智、体诸方面(或一方面)成长中的新阅历、新体会。立意的角度,可以写一次尝试的成功与体会,也可以写一次尝试的失败与教训,还可以写一次由失败到成功的实践与感受;当然无论从哪个角度切入文题,都要写出它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意义。
另外从体裁来看,试题已明确要求写成记叙文,需要进一步指出的是:是记事的记叙文。
从写法上看,应以记叙为主,议论、抒情为辅。就此题目来看,单纯地叙述事情过程,而没有画龙点晴的议论和抒情,写不出体验和感受,是不切合题意的。我们既要把握记叙文的要素,又要融议论、抒情于一体。
从语言上看,应当在准确、生动的前提下,注意语言富有生活情趣,耐人寻味。
再例如:1994年上海高考试题
介绍一家街头(或乡间)小店,写一篇200字以内的说明性短文。
就题目来说它为偏正短语结构形式,中心词“店”是说明对象,定语“街头(或乡间)”,“小”限定范围:
①什么店不论,规模必须“小”,“小”是说明的一个重点;
②除了要有“方位”“坐落”和周边小环境的介绍外,还要有“小店”的风格和特点,这是本文说明的中心。
1996年上海高考试题
题目:我的财富
财富,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可以是具体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选取生活中喜欢的书、邮票、绘画、打球、长跑等内容。也可写“贫穷”是我的财富。有位学生写“贫寒使我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和劳动的意义,使我懂得了做人要有骨气、尊严”,等等,就出类拔萃。
二、供料作文审题要点:
(1)读懂提供的文字材料或图表材料,仔细辨析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抓住了关键,把握了材料的精髓,写作时才会有的放矢。
(2)分析材料中的形象或哲理。比如寓言故事中的各种形象,往往折射出某种哲理,有着一定的倾向性,须认真审视。
(3)注意材料中的对比。如果提供的材料中有对比,写作时,要特别留心。如果是多项材料,则要仔细辨析,注意区分其异同。
(4)区分材料的种类。对于单项材料,要注意把握所涉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注意材料的倾向性。对于多项材料,要注意同中求异,从异中挖掘出有分量的观点;注意异中求同,从共同点入手提炼观点;注意“异中辩异”,从分歧点处入手提炼观点;注意材料间的“互补叠加”关系,将材料合理叠加起来,这样才能提炼出正确的观点。
(5)重视“要求”中的种种限制。如字数、体裁等等。
材料作文举例:1999年上海高考试题
题目:阅读下面文字,以“回声”的启示为题,写一篇700~800字的文章。
《回声》:有一个小孩子,不知道回声是什么东西。有一次,他独自站在旷野,大声叫道:“喂!喂!”附近小山立即发射出他的回声:“喂!喂!”他又叫:“你是谁?”回声答道:“你是谁?”他又尖声大叫:“你是蠢材!”立刻又从山上传来“蠢材”的回答声。孩子十分愤怒,向小山骂起来,然而,小山仍旧毫不客气地回敬他。孩子回家后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说:“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它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其实,世界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啊!”
这个题目含有两个层次的内容:首先要懂得回声的寓意——社会生活中人与人的关系是因果的。你懂得善待别人,别人才会善待你,反之亦然。因此,在社会上、家庭中、学校里提倡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的,要学会善待别人,这是做人的基本素质之一。其次,还要注意材料中的最后一句话:“其实世界上的事情都是这样的啊!”这句话给人的启迪是:不但人与人之间有回声般的关系,人与自然也是如此。这样就可以联想到,人要善待人,同时也要善待世界,善待自然,否则自然环境会同样作出它们相应的回声。有了这样的思路,文章就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那么,回声所涵盖的内容就不仅仅是简单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了。
又如: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枯叶蝶没有美丽的外表,只有两扇褐色的、毫无生机的、根本无法与它名字中的“蝶”相匹配的翅膀。它经常收拢翅膀,静静地立在树的枝头,像一片枯叶一般随风摇曳,默默地忍受着其他蝴蝶的耻笑。然而,当色彩绚丽的蝴蝶被人们捉去制成标本时,它却可以伏在枝头,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并为自己的幸运而快慰。
请根据你对这则材料的感悟,自定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外文体自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则材料写了枯叶蝶没有一般蝴蝶所拥有的美丽外表,遭到了那些彩蝶们的嘲笑,它对此淡然处之。当那些彩蝶们被人们捉住制成标本时,它却可以伏在枝头,静静地注视着这一切,并且为自己的幸运而快慰。因为是寓意类材料作文,所以我们读了材料后,要读透材料的内涵,迅速从“蝶的遭遇”里跳出来,由物及人,想到与“蝴蝶”相类似的人的遭遇,把与枯叶蝶和彩蝶相类遭遇的人的事例或名言,分列在草稿纸上;然后对列出的事例、名言进行排序、揣摩;第三步是从不同角度进行立意,选准自己最易把握的立意来拟题,列出提纲,援笔成文。
三、话题作文与材料作文相比,变化最大的一点是突破了材料的限制,学生写起来更具开放性.
但开放性不意味着只要带上话题就可以随心所欲.关于这一点,在前四年的高考作文中已有所体现.话题作文只是规定了一个范围,有人形象地将之比喻为一个靶子,射出的“子弹”越接近“中心”,得到的“环数”就越高。考试时如何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内使你所要表达的思想与作文题目要求的“中心”更为接近呢?弄清材料的内涵、明确材料的倾向非常重要。
先来看一道非常典型的作文题:
有一个渔夫,是出海打鱼的好手。他有一个习惯,每次打鱼前都要立下一个誓言。有一年春天,听说市面上墨鱼价格最高,于是立下誓言:这次出海只捕捞墨鱼,好好赚它一笔。但他捕到的都是螃蟹。只好空手而归。上岸后他才知道螃蟹比墨鱼价格还高。他后悔不已,发誓以后只捕捞螃蟹。第二次出海,捕到的却全是墨鱼,于是他又空手而归。这次墨鱼比螃蟹价格更高。
他很懊悔,发誓今后要把螃蟹和墨鱼都捕回来,第三次出海,他见到的却都是马鲛鱼,渔夫再一次空手而归……还没等渔夫第四次出海,他已经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我们一直提倡要有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那么目标一旦定下就真的不可再更改吗?这则寓言故事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以“既定目标与客观现实”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上面的材料中,渔夫第一次的既定目标是墨鱼,结果捕到的全是螃蟹,于是渔夫放弃了螃蟹,空手而归。但上岸后发现市场上螃蟹的价更高,当然后悔不迭,于是第二次改变了目标,结果又是事与愿违,第三次同样如此。如果材料仅仅到这里,渔夫似乎是执著的,不因为遇见的现实而改变自己的既定目标,我们当然可以说渔夫是向着目标坚定不移地努力。但材料的最后又说了一句话:“还没等渔夫第四次出海,他已经在饥寒交迫中死去。”一个为了所谓的目标而丢了性命的人,相信大多数人是不赞成的,而从“还没等”和“已经”这两个词语中,我们可以发现,命题者对这个渔夫的行为持的是否定态度。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命题者真正的意图是:人不能没有目标,但当客观现实与目标有距离时,我们也要学着改变自己的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收获,而不是“在饥寒交迫中死去”。
可见,只有真正读懂了材料,才能领悟到命题者并不赞同目标一成不变,他倾向于目标与实际之间的变化关系。所以,我们就应该根据材料把作文的主题定为目标要随着客观现实的改变而改变,这样才符合命题意图。
除了在材料中寻找命题意图,我以为,抓住话题作文中材料与话题之间的几句提示性的语句,对把握命题意图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上面题目中,命题者在交代完材料之后说:“我们一直提倡要有坚定不移的目标。那么,目标一旦定下就真的不可以再更改吗?这则寓言故事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这则寓言故事可能会引发你很多思考,但并不是每一种思考都对路。在前一句反问句中其实已包含有答案,那也就是命题者要求我们思考的方向:“目标一旦定下就真的不可以再更改吗?”很显然。命题者以为,目标一旦定下有时是可以更改的,而更改的依据就是客观现实。联系所给的寓言故事,渔夫三次出海都空手而归,最后只能在饥寒交迫中死去。他的结局正是每次打鱼时目标没有随着客观现实的改变而改变造成的,这些都从反面印证了提示性的话。
也许会有人认为,既然提示中说了“这则寓言故事引发你怎样的思考”,又是以“既定目标与客观现实”为话题,难道认为“目标不应随着客观现实的改变而改变,应坚定不移地奋斗下去”就不符合命题意图吗?况且,在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中,桑地亚哥认准鳗鱼,八十四天空手而归不动摇,最后不是获得了成功吗?咋一听,是有些道理,但我觉得仍不符合命题者的意图。首先,在提示的第一句话中,“我们一直提倡要有坚定不移的奋斗目标,那么,目标一旦定下就真的不可以再更改了吗?”显然,命题者是有针对性的,他的倾向也是很明显的。再次,再联系材料,渔夫并不是没有改变,他是不懂得在捕鱼时根据现状而改变,一定要将自己捕鱼前的既定目标坚持到底,与桑地亚哥的坚持是不一样的。所以,用《老人与海》的例子来套这个渔夫的故事显然是不合适的,坚持到底也不是这则寓言故事所要阐述的主要道理。由此请大家注意话题作文的几个审题要点。
(1)全面审读题目。话题作文命题一般由材料、导语、话题和要求四个部分组成,审题时要完整阅读,逐项审视,不能偏废。要审清话题的范围,明确写什么,怎么写。
(2)借助材料和导语打开思路。话题作文的材料可以帮助我们正面理解作文内容。将二者结合起来分析,可以迅速打开写作思路。思考时要善于“以小见大”,如果题目适合,也要善于“化小为大”。
(3)利用提问法或增词法处理话题,确定主旨,确定写作内容。话题作文中的话题为了其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一般外延较大,我们应该根据自己的积累、特长去思考,化大为小,可以围绕话题提出几个问题(每个问题都包含话题);如“买镜”——买什么镜?怎样买镜?谁买镜?为什么买镜?为什么很多人愿意买昏镜?等等;也可以在话题之前、之中、之后添加词语,如“买镜”——唐太宗买镜,买历史之镜,买失败之镜,买镜的风波等等。这样既缩小了写作范围,又不至于跑题。
下面结合实例谈几种实用的审题方法:
1.吃透内涵,依题行文
写话题作文的关键是审题,而审题的关键是吃透话题内涵,那么怎样才能吃透话题内涵呢?
①依照词典的认定或社会习惯形成的意义解读话题
【示例】以“包容” 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作文。
我们首先弄清“包容”的含义,“包容”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了两个义项:一是宽容,二是容纳。“宽容”即宽宏大量,对于有损于自己利益、名誉、地位等方面的事不予追究。据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立意:宽容是理解和体谅他人的豁达大度;宽容意味着以德报怨,不斤斤计较;宽容可以获得别人的爱戴与尊重;宽容不能丧失原则,姑息纵容;宽容其人,严责其过,方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容纳”即在固定的空间和范围内接纳(人或事)。据此可从以下几方面立意: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天地承受不了的东西,胸怀可以容纳;容纳别人,发展自我;容纳先进文化,弘扬民族传统等等。
②重视话题修饰语
【示例】以“双赢的智慧”为话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2005年山东高考试卷)题目是一个偏正式短语,“智慧”是话题的核心,而“双赢”则是对话题中心词的特定的限制。实际上,对这个话题考生要分两个层次来理解:话题的内层是“智慧”,话题的外层是“双赢”。你可以写“双赢”是一种怎样的“智慧”,也可以写怎样的“智慧”才能换得“双赢”,写记叙文则可以通过故事的编排,演绎“双赢”中的“智慧”。
2.读懂材料,明白喻意
寓意性、比喻性的话题,对话题内涵的把握必须与材料的理解结合起来,那么这种话题作文怎样理解材料呢?
①搜索话题材料关键词句,话题材料的关键词句即揭示话题材料中心、蕴含命题人设定的作文立意范围的词句。
【示例】阅读下面的短诗,然后按要求作文。
蚌壳里的夜,有多长?
不再思量,不再思量,
我已摆脱苦闷与忧伤,
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
我的生命不会闪光。
请根据这首诗含义,以“珍珠”为话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读诗的前三行我们了解到,珍珠在蚌壳里熬过了无数的黑夜,受过了无数的磨难,摆脱了无数的苦闷与忧伤。这是理解诗歌的基础,而下面的两行“如果被昔日的泪水淹没//我的生命不会闪光”则是关键,因为读了这两句,我们就回深深地领悟到,生命离不开磨难,只有经历了磨难,战胜磨难,才能赢得生命的辉煌。
参考题目:a.成功与磨难 b.生命与挫折 c.让生命在磨难中闪光
②确认话题比喻义。材料型话题作文的比喻义,一般都隐含在话题材料之中,这类话题比喻义的确认,不可凭想象而要联系材料;没有材料的话题,或者命题作文,则应该着眼于话题的本身,挖掘其比喻义。
【示例】以“今年花胜去年红”为题,写一篇文章。(2005年高考辽宁题)
辽宁卷的这道作文题审题的难度较大,出题者引用了北宋词人欧阳修《浪淘沙》中的名句“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这本是一首十分伤感的诗,但人们引用时往往表达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或者人、事、物向积极的方向发展变化。“花”是人、事、物的象征,可以是物质的花,也可以是精神的花。
因此,写作此文,不可就花写花,而要在把握了其比喻义之后再确定立意的方向。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①人的成长过程;②心灵的演变;③故乡人、物的变化;④自然界的变化;⑤社会生活的变化。
③理清关系,辨证说理
写关系型的话题要理清概念之间的关系,辨证地分析说理,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些要求
(1)提高认识事物关系的能力。
对事物之间关系的正确把握,是进行辩证分析的前提。论述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或者两个事物,就必须明确二者关系的指向。事物之间的这种关系主要有:
①依存关系。例如“学与问”,学而知,问而广,勤学与好问总是连在一起。不能问者,学必不能进,不能学者,必不能有疑。议论时,深刻阐述两者之间的依存关系才能将这个题目谈透。
②主次关系。例如“成绩与缺点”、“奉献与索取”、“个人与集体”等,就要分清主要与次要,主流与支流,切忌平均使用笔墨。
③取舍关系。例如“自卑与自强”,自卑会使精神萎靡,未老先衰,自己横溢的才华和智力被埋没在哀叹之中。自强是事业的“催化剂”,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唯有自强才能使我们的人生熠熠生辉。两个事物一正一反,感情色彩一褒一贬,要能分析出其本质的区别,在分析中肯定其中的一个方面。
④条件关系。例如“继承与发展”、“树木、森林、气候”,众多的树木形成森林,森林改变气候,也就是说森林是改变气候的根本条件。
(2)提高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关系型话题的两个概念之间,总是有着一定联系的,命题者也要求考生对其进行辨证思考。如果只说一面,而忘记了另一面,就会犯片面性的毛病,写议论文最忌的就是这一点。因此,我们必须养成辨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亦即学会用全面的、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看问题。【示例】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2003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
唐诗曰:“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宋诗云:“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一叶飘零而知秋,一枝勃发而见春。寻常细微之物常常是大千世界的缩影,无限往往收藏于有限之中。
请以“一枝一叶一世界”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体裁不限,要求800字以内。
浙江高考作文试题充满人文气息,富有哲理内蕴。命题者在题目的设计上煞费苦心,没有采用全国卷双概念关系型的话题形式,而是在“一枝一叶一世界”这个比喻性的短语中蕴含哲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其审题的难度也相对加大。审题时我们必须至少要弄清两点:①一枝一叶,比喻生活中的细枝末节,细微的生活现象等;世界,指事物的全局全貌、精神本质等。②“一枝一叶”与“世界”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一枝一叶”是个性,是矛盾的特殊性;“世界”是共性,是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表现共性。写作时要警惕下列几种失误:①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写尽“一枝一叶”之美,却不能体现“世界”的特性。空谈大道理,没有具体的“枝叶”。②平分秋色,没有重点。文章写了“一枝一叶”,也写了“世界”,但二者平分秋色,无主次轻重;有的“枝叶”如水,“世界”似“油”,二者没有融为一体。③认识偏执,强词夺理。缺乏发展的眼光,分隔“枝叶”与“世界”的关系。
如果这些方法还依然让你茫然的话,你不妨参看下面这个审题技巧——合理审读话题,打破命题顺序。
首先,把视点锁定在话题语上。
我们往往是先看材料,再看话题,最后看要求。其实,这种做法用在话题作文上不一定最合适。我们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我们正是由于先看了材料,被材料中的只言片语锁定了目光,于是就开始有感而发,大写特写,竟全忘了顾及话题。比如。2002年高考话题“心灵的选择”,有人看了材料后,立即把文章中心定位在“助人为乐”“助人等于助己”之上,可实际上,本次话题是“心灵的选择”,写作重点应是“心灵是如何选择的”。所以,审题的第一步,应先看话题语,明确写作的对象、范围和重点。以加深写作前的印象,在下笔前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用材料语理解话题含义。
明确了话题内容之后,就得考虑,这个话题是什么意思,应该怎样正确理解,这就需要审题的第二步:借材料语理解话题含义。材料语在作文中有很大作用,它能够揭示话题内涵,使话题具体化、形象化,借助它,我们便能准确理解命题者的意图。拿2003年的高考题来说,乍一看,“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一个讲的是“人与人、人与事物在感情上的关系”,一个讲的是“人对事物的认识问题”,怎样把这两者统一起来?怎样在此基础上确立文章的中心观点?若仅孤立地看话题语,可能须费一番脑筋,但认真阅读材料语,略做思考后,我们就可“对号入座”。 “感情亲疏”就是对寓言中的三个人物而言的:“富人”与“儿子”感情亲近,与“邻居家老人”感情疏远。正因为这样,面对大雨坏墙,虽然“儿子”和“邻居家老人”所提建议都一样:“不修好,一定会有人来偷窃”。看当晚上富人家丢了东西以后,富人就不能正确处理问题了。他并没有认为“儿子”和“邻居家老人”都很聪明,也没有怀疑“儿子”和“邻居家老人”都是贼,而是依据感情亲疏分别对待了:感情近的(儿子),他认为“聪明”,感情远的(邻居家老人),他怀疑是“小偷”。这样,借助材料语我们可以初步理解话题语:人们对事物的认知不一定是客观的,现实生活中,感情的亲疏远近往往决定着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由此,话题含义便豁然开朗了。
第三,靠提示语打开写作思路。
我们虽能正确理解话题含义,但写作时可能会因情绪紧张而茫然无措,不知如何打开思路。不要紧,这时可查找我们“作文电脑中的快捷键”——提示语。话题中的提示语,是命题者精心构思而成的,它可以激发我们写作的灵感,使我们更快更好地切入写作范围,确定写作角度。再看2003年高考作文的提示语:“直到今天,我们仍然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听到类似的故事;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我们在认识事物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感情上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这个提示语,可以给我们如下启示:1.我们可以写今天现实生活中的故事;2.可以写感情对事物的认知起了反面束缚作用的事情;3.还可以与上述立意相反,写感情对认知起正面促进作用的事情;4.可对两者关系进行深刻剖析,或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写成议论文,等等。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迅速判断出哪些内容自己有话可说,哪些内容最吻合题意,哪些是可以创新的题材。
第四,靠要求语把握航向。
当然, 在动笔前,请不要忘记最后审读要求语,题目、文体、字数等丝毫马虎不得,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写出符合规定的优秀作文。
总之,话题作文的四大部分,我们不能孤立看待,单独截取某一部分就断然下笔行文。只有合理地阅读所有话题内容,才能既确保文章的主题、观点、情感吻合命题者原意,又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示自己的才华,这样,才能写出作者、读者都满意的好文章。追问

你给得很全,但我说的是英语,还是谢谢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1-27
一句话,放开地心灵最好
相似回答